【精品】诗经研究

【精品】诗经研究

ID:43046537

大小:245.84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9-25

【精品】诗经研究_第1页
【精品】诗经研究_第2页
【精品】诗经研究_第3页
【精品】诗经研究_第4页
【精品】诗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诗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诗经的一燉性问题第一节,什么事诗一、什么是“诗对于“诗"是什么?历代学者论述很多,大致上看来,对“诗”的解释方法主耍有两种,一为义训,一为声训。1、义训:(1)“诗言志,歌永言。”(《尚书•尧典》)(2)“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国语•魯语下》)(3)“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4)“诗,言其志也。”(《礼记•乐记》)(5)“诗者,所以导达心灵,歌咏情志者也。”(《隋书•经籍志》)(6)“夫诗者,论功颂徳Z歌,止僻防邪Z训。"(孔颖达《毛诗正义序》)2、义训(1)“诗者,持也。"(《诗纬•含神露》)“诗”字属上古透母,之

2、部。持字属定母,之部。两字声近韵同,于是以“持"字通“诗”字之义。“持''冇维持平正中和Z义,与《诗》Z“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以及“温柔敦厚”相近。(2)“诗者,思也,辞也。”(梁简文帝)“思”、“辞”与“诗”韵部相同。在心为“思”,发言为“辞S(3)“诗者,言之述也。”(程颐《程氏经说》卷三)“诗”与“述,,声母和近,哒”字取屮言之义,因为从思到辞的过程屮必须屮言,方能成诗。这里冇一个特殊的现象,即郑玄在《礼记注》中所说的:“诗Z言承也。”孔颖达在《诗谱序正义》中加以征引,并推衍为:“然则诗有三训:承也,志也,持也。作者承君政之善恶,述己志而作诗,所以持人之行

3、,使不失坠,故一名而三训也。”“国君世子生,告于君。接以大牢,宰掌具。三日,卜士负Z,吉者宿齐,朝服寝门外,诗负之。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礼记•内则》)此处Z“诗”为“持”之通假字,郑玄以“诗之言承也",是用正字之义释借字之法,这是汉代注经中常用的间接表明正借字的训法Z—。二、诗的产生问题1、诗起于何时?“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人庭、轩辕逮于高辛,其时有亡,载籍亦蔑云焉。《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Z道放于此乎?”(郑玄《诗谱序》)(2)“上皇道质,故讽谕Z情寡。中古政繁,亦讴歌Z理切。唐虞乃见其初,牺、轩莫测其始。"(

4、孔颖达《毛诗正义序》)“上皇”指伏牺,“大庭”为神农、“轩辕”是黄帝,“高辛”即帝啻(3)“作诗不知起于何时代,然自生民之能言,则诗之道已具矣。康成以为诗不起于上皇之世,岂其然乎?"(北宋•蔡卞《毛诗名物解》卷二十)(4)“上皇道质,人无所感,虽形讴歌,未寄文字。”(成们宵《毛诗指说•兴述》)“郑康成疑大庭、轩辕有诗,大庭有鼓籥之器,黄帝有《云门》之乐。至周,尚用《云》,明其音声和集,既能和集,必不空弦,弦Z歌,即是诗也。……讴歌Z初,则疑其起口大庭Z时。”(宋•张文伯《九经疑难•毛诗》)这段话从音乐入手,认为神农时代有乐器,黄帝时代有乐ilh,乐不空弦,配乐Z歌

5、即为诗。2、诗如何产生?(1)“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2)“哀乐Z心感,而歌咏Z声发,诵其言谓Z诗,咏其声谓Z歌。”(《汉书•艺文志》)肯定情感在诗歌产生过程中的先决条件,从普通意义上论述了诗产生的先决条件和原则。(3)“《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司马迁Z语,指出了《诗经》中的诗篇大都是圣贤抒发愤闷Z情而作,也强调了情感的作用,但这并不是普便意义上的诗论,还有就是,司马迁因受李陵之祸而遭宫刑,个人愤懑难当,故所论有失公允与平正。(4)

6、“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咏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在这一段话中,刘勰提出了诗作的三个要素:情、物、志。也就是情感于物,吟志成诗,强调了物在存在,并指出,这个“感物吟志”的过程出于自然,并非神圣不可启及。这种说法是对《毛诗序》情感说的深化,也是对诗才神赋论和灵感说的批判。(5)“若夫哀乐Z起,冥于自然。喜怒Z端,非由人事?故燕雀表阴瞧Z感,鸾风冇歌舞Z容。然则诗理Z先,同夫开辟;诗迹所用,随运而移。’’(孔颖达《毛诗正义序》)孔氏在这里提出两个问题:1、哀乐感应,不独人类冇,动物也有,进一步说明“情感”出于白然,从天地开辟之初,就已经有了。但是有

7、了作诗的先决条件并不等于有了诗作,诗作的出现还有赖于其他条件的具备。2、诗作的出现、发展又受到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可以说,孔颖达之论注意到了诗歌的创作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刘勰之论的基础之上乂向前推进了一步。第二节诗与乐一、诗乐关系(1)“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周礼•春官•大司乐》)在《周礼•大司乐》屮将“乐语”、与“乐徳”、“乐舞”并列,作为乐事的三个组成部分。“乐语''即诗。从《周礼》这样一部系统记载周代礼乐制度的肌籍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周代,诗与乐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诗离不开乐,乐离不开诗,乐为总名,诗为乐的纟R

8、成部分之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