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32483
大小:8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2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智慧田忌赛马教学目的: 1、从田忌两次赛马一输一赢的事情中,让学生懂得要办成事需对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使用力量。 2、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3、理解“扫兴、挖苦、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疑惑”等词语。教学重点: 叙述两次赛马的情况是阅读的重点。 解决的方法:运用比较、分析法。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解决下列问题有一定难度: 1、比赛规则“各自把马分等级”是孙膑计策的必要条件,学生不一定给予足够注意; 2、齐威王的骄傲轻敌是孙膑计策得以实施的原因。暗含在作者遣词用句中须从人物上去理解。教学用具:生字卡片。教学时间:
2、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齐国大将田忌喜欢赛马……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提问: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场?结果如何?2.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3.出示生字卡片,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学生积极认读)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分节读课文,思考:课文哪部分写“败”,哪部分写“胜”,田忌是依靠什么转败为胜的?(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2.引导学生分段(学生合作交流)3.学生汇报4.段落分得不一致,不统一,教师需加以引导。 方法:先看看这小节主要写什么,再看看它是和上面讲的意思联系紧密
3、,还是跟下面联系紧密,或是单独讲一个意思。四、布置作业1.把课文读熟练2.写熟生字词板书设计田忌赛马田忌齐威王败第一次胜胜第二次败第二课时一、了解兴趣点。你们对课文中的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从预习中了解到部分学生对比赛时的情况最感兴趣。)二、从兴趣点入手,组织讲读。 教学手段:将两次赛马的内容放在一起阅读,运用比较、分析的逻辑思维形式。目的:启发思维、培养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要求:边默读边思考:这两场比赛各是怎么赛的?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 1、组织小组自学讨论。 2、读后小组代表发表意见。 主要有三处相同: ①二人的马没换。 ②比
4、赛规则没变——各自把马分等级。 ③齐威王的马出场顺序没变——先上等、再中等、后下等。 主要有三处不同: ①田忌的马出场顺序不同——先下等、再上等、后中等。 ②比赛的结果不同——田忌第一次败,第二次胜。 ③人物心情不同:3、教师据情指导,须讨论明确的问题: ①“扫兴”是什么意思?什么事使田忌扫兴? ②第一次赛马,田忌为什么输?——马的每个等级都低于齐王。 第二次赛马,田忌为什么赢?——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 ③追问:为什么可以调换马的出场顺序? 理解比赛规则“各自”。4、概括段意。 复习方法:概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用什么样的句子?——
5、陈述句。 它包括哪两个部分?——谁,干什么?(怎么样) ①概括第一次比赛内容(第一段)。 ②概括第二次比赛情况(第三段)。三、质疑导趣,将学习兴趣迁移到第二段。 1、启发质疑:你们认为课文中的哪部分内容需要仔细读才能弄懂? 追问:你们想到些什么问题? 例如:①为什么田忌开始以为孙膑在挖苦他? ②为什么田忌对第二次赛马取胜没信心? ③为什么孙膑对再赛能胜胸有成竹? 2、组织学习第二段。 教学方式:自学画批→议论交流→讨论明确。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全班讨论,教师据情指导。 ①理解描写孙膑的语言 ②抓住齐威王的语言、神态。
6、理解齐威王的骄傲、轻敌,使得孙膑的计谋得以实施。 为什么“胸有成竹”? (对田忌、齐王的了解。) 5、理解后分角色练习朗读。 6、教师小结。 设问:你们觉得孙膑的这个主意妙不妙?妙在什么地方?(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七)“投石”激趣。 1、设疑:你们想过吗,还有没有其他调换方法? 2、组织学生“试验”。 你们拿出一张纸来,写上上等、中等、下等各两行,用线连接搭配一下,看看有几种调换的方法,结果各是什么?可以用“×”表示输,用“√”表示赢。从中你们悟出什么? 3、指一名学生上前面“演示”。 四种调换方法,均输两场,胜一场。 1、
7、从中悟出道理:要进行科学分析,选择最佳方案,合理使用力量。 2、从中体会两个“让”字用得贴切、精当。 (八)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第二次赛马后,孙膑和田忌再见面会有怎样的一段谈话。根据课文内容做合理想象,两人一组,设计对话内容及动作、表情,表演出来。板书设计田忌赛马第一局第二局第一场:上-上下-上第二场:中-中上-中第三场:下-下中-下 调换顺序 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孙膑献计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教学反思:捞铁牛教学目标: 1、掌握“宋、府、拴、笨、
8、尚、潜、绳、绑、铲、拔、丙、程”等12个字的音、形、义,并会写。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