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630266
大小:34.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8
《小学数学文化缺失及彰显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文化缺失及彰显对策此文发表在《江苏科技报今日教育》第172期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究竟是什么样的状态,取得了怎样的宝贵经验,有哪些可圈可点的做法呢?还有什么样的不足之处呢?在小学数学文化教育方面又做得如何呢?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入进行分析与研究。数学教学现状“写真” 我针对近两年所听取的200节小学数学课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授课教师中特级教师占10%,骨干教师占30%,普通教师占60%;5年内的青年教师的课占50%,中年教师的课占40%,50周岁以上的老教师的课占10%。我选择了几
2、个大家关心的分析点对这些课进行了归类分析。 一、分析点之情境创设。近80%的老师注重情境创设。有的是问题情境创设,饶有兴趣的问题加上独特的叙述方式,再配上一些动听的音乐使得数学课堂上学生快乐地进入相关的学习过程中去,铺垫、激情、启思、伏笔一气呵成;有的是纯粹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的神经,而设计了吸引学生眼球的情境,让学生先动其目再动其心。应该说情境创设的设计动机肯定是好的,有的情境创设恰当好处,令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入境而思而探,而有的情境则显得可有可无,甚至是一种累赘。 二、分析点之活动
3、方式。据统计100%的课上学生有自己的活动,但活动的质量却千差万别。从活动的形式上来看,学生有独立思考与探究时间的课约占95%,学生有合作探究时间的课占46%,师生互动的课问答式约占100%,协作式的占约35%。不少名师与骨干教师很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够大胆给学生独立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有很多问题大胆给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在紧张的探究过程中享受着学习的快乐。也有约28%的课学生学习方式没有大的改变,走马观花式的学习被冠以“自主学习”,1分钟的独立探究成了“花瓶”。 三、分析点之
4、师讲方式。在200节课中示范式讲解约占78%、引导式讲解约占98%、操作式讲解约占40%、点拨式讲解约占85%、辩解式讲解约占21%、直输式讲解约占5%、评讲式约占2%。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了不同的讲解方式,老师们的讲解方式不再是那种纯粹的灌输式,而是采取了比较灵活的授课方式。但不容忽视的,也有2%直输式讲解的课,主要是上了年纪的老教师,教学方式比较陈旧。 四、分析点之生活联系。在所分析的课中,青年教师比较注意密切联系生活,设计富有生活资源的数学问题,85%的青年教师的课中都设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
5、,而老教师只占3%。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同时作用与服务于生活,二者有着密切联系。但有部分青年教师的设计却是有问题的,有贴标签的嫌疑。 五、分析点之问题解决。大部分老师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能够给学生一个解决问题的空间和时间,在所有的课中约占96%,老师包办的约占4%。在96%之中,真正能够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5分钟以上的)和空间的课只占28%。问题主要出在教师没有真正信任学生有自主探究的能力,所以不敢放权。在问题解决方法方面,有73%的老师注重方法指导,带领学生分析题意再独立解答;有18%的
6、老师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有68%的老师采取问答式的方式让学生解答问题,35%的学生通过画图等方法解决问题。 六、分析点之评价方式。现在的老师很注重评价的运用。评价的方式也很多,有老师独立评价、有同桌评、有小组评。针对学生的观察、回答、解题、合作、态度、情感等方面进行即时评价,评价的手段主要有物质奖励、肢体与语言激励。每节课都有评价,大约60%的评价是有效的,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深入;不良评价约占40%,有的评价有点过,评点不到位;有的评价只是为了搞笑,可有可无。 七、分析点之思维训练
7、。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和数学知识教学归并进行的,可以说数学知识是数学思维活动的产物。在所分析的200节课中,有近60%的课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也有近40%的课思维训练是走过场的,在老师牵引下很快就“水到渠成”,使得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得到锤炼和提高。有的老师只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把思维训练当成了摆设。可喜的是60%的老师能够通过创设情境、直观操作、分析归纳、练习扩展、师生疑辩等方式进行思维训练,培养了学生思维品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八、分析点之媒体运用。随着“高、精、尖、新”现代教学
8、媒体的不断出现,教师往往为了一节课,想方设法运用教学媒体,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但有的老师在课堂媒体教学流于形式,反而画蛇添足,成为教学的点缀和累赘。据统计有95%的课运用上了多媒体,而没有运用多媒体的只占5%,追求“新潮”现代教学媒体成了一种时髦,真正能够借助现代教学媒体上优质课的约占70%。 基于以上几点来看,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的确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对其中好的做法必须弘扬,对于不足之处则要通过校本培训等各种有效的措施加以弥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