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的内容》PPT课件

《训诂学的内容》PPT课件

ID:41303147

大小:210.56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8-21

《训诂学的内容》PPT课件_第1页
《训诂学的内容》PPT课件_第2页
《训诂学的内容》PPT课件_第3页
《训诂学的内容》PPT课件_第4页
《训诂学的内容》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训诂学的内容》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训诂学的内容一、保存在注释书和训诂专书中的训诂内容一、解释词义所谓解释词义,就是解释古书中字和词的含义。戴震在《古经解钩沉序》中说:“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未有能外小学文字者也。由文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以通乎故圣贤之心志,譬之适堂坛必循其阶而不可以躐等。”在《尔雅注疏笺补序》中指出:“其究也,文字之鲜能通,妄谓通其语言,语言之鲜能通,妄谓通其心志,而曰傅合不谬,吾不敢知也。”在《沈学子文集序》中说:“凡学始乎离词(解释词义),中乎辨言(辨析句义),终乎闻道(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钱大昕在《经籍籑诂序》中说:“有文字而后有

2、诂训,有诂训而后有义理。诂训者,义理之所由出,非别有义理出乎诂训之外者也。”黄侃在《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中说:“训诂之事,在解明字义和词义。”训诂虽然不是单纯解释词义的,但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表意单位,即语义的基本单位,所以,解释词义是训诂学的基础工作,在训诂学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作为社会交际工具――语言的建筑材料的词,它的意义首先是概括的,为社会所公认的,因此是客观的。但是,当它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出现、被按照语法规律组织进句子以后,意义就明确、具体、生动了,说话人可以从客观的概括的词义里选取某一个方面来表达自己具体的思想和主观的感受。前者是词义的概括性、

3、客观性,后者是词义的具体性、灵活性。训诂学首先要揭示词的概括意义。这种概括意义必须是客观的,不能主观臆断,凭空推测。《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朱熹注:“格,至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穷极,无不到也。”按朱熹的意思,“格”训“来”,“来”与“至”同义,“至”又与“极”意义相近,“极”又可以训释为“穷极”。最后,“格”就有了“穷至、穷极”即“彻底研究”的意思了。因为朱熹的哲学思想是:人的知识和智慧是先天具有的,是万能的。人的思维可以“穷至”“穷极”事物的真理;只要凭借自己的思想去认识,就可以彻底地了解一切,无所不到。其实,《方言》:“

4、,来也。”魏《三体石经》篆、隶、古三体都有“”字。而这个字在《说文》中应是“”字。《说文·彳部》:“,至也。”段注:“《方言》曰‘:、,至也。邠唐冀兖之间曰,或曰。按,古格字。,今本《方言》作假,非也。’”后世以“格”代“”。所以“格物”应是“物”,也就是“来于物”。只有这样解释才符合《大学》中此处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词义在其概括性的基础上,还有其灵活性。现以《左传》中用“人”字的五句话为例:豕人立而啼。(《庄公八年》宫之奇之为人也。(《僖公二年》子无谓秦无人。(《文公十一年》宁我薄人,无人薄我。(《宣公十二年》)人各有以事君。(《襄公二十八年》)

5、2、分析句读《史记·伯夷列传》:“岩穴之士取舍有时若此,类名湮没而不称,悲夫!”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读作:“岩穴之士取舍有时,若此类,名湮没而不称,悲夫!清代方苞纠正了张的错误。第一,张守节没有正确理解“取舍、类”的含义,“取舍”应作“行为”理解。“类”在这里是副词,表示“大多数”的意思,用来说明一种普遍的现象。(如曹丕《与吴质书》:“观古今文人,类不获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曹丕是说所谓“文人无行”,是由于大多数文人在私生活方面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所以很少人能以名节自立。)张把“类”理解为“属类”的类,所以句子就断错了;第二,司马迁这篇文章的中

6、心思想是:历史上许多名人佚事都是靠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宣扬才能留名于世的。伯夷、颜渊这些人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没有孔子对他们所作的称赞宣扬,恐怕后人就不会知道、周初有个叫伯夷的遗民,也不会知道孔子有个叫颜渊的高才生。这层意思是他在“列传”的第一篇里,借伯夷这个人物,对过去历史记载所发泄出来的不可遏制的愤慨不平。所以文末他指出:“没有权势的人,他们的行为很多是跟伯夷、颜渊一样高尚的,却大都没有被历史所称道,以致姓名、事迹湮没无闻,这是多么令人悲痛的事啊!”3、阐释语法毛亨在申述句子的意义时,往往用抽掉原文的虚词或增加虚词的方法来说明词与词或句与句之间的

7、关系。例如:《诗经·鄘风·蝃蝀》:“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毛传:“乃如是淫奔之人也。”这几句诗里有四个语气词“也”,毛亨恐怕人们误解为四个平列句,或者误认为三个平列结构,所以作了这样的注解。他用“淫奔”来解释“怀昏姻”,又去掉了第一个“也”字,这就说明了“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仅仅是一个词组,是主语,“大无信也;不知命也。”是谓语。4、说明修辞手段《小雅·苕之华》:“牂羊坟首,三星在罶。”《毛传》曰:“牂羊坟首,言无是道也。三星在罶,言不可以久也。”前一句是歇后语(《左传》谓之隐语、廋辞)“牂羊”是母羊,“坟首”是大脑袋。事实

8、上只有公羊才会长大脑袋,说“母羊长了大脑袋”等于说是“不可能的事”或“不会有的事”。后一句是借喻修辞格。“三星”,星宿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