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992752
大小:8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13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中国结教案 北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中国结教案北师大版三维目标:1.掌握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中国结的寓意,体味其中饱含的中国心﹑中国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了解中国结外形变化无穷,寓意丰富的特点。2、体会作者对中国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具准备:中国结的实物,中国结的有关资料。教法:导读法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中国结。(板书:中国结)齐读课题。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中国结是什么样儿的?中
2、国结有哪些特点?中国结为什么以中国命名?人们为什么喜欢中国结?)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1、检查预习2、默读课文,你对中国结有了哪些了解?(全班交流)3、中国结有哪些特点?画出相关句子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结受欢迎?三、小结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师过渡: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那其他人喜欢吗?2.中国结是如何制作而成的?中国结有哪些特点?3.介绍自己手中的中国结,用课文中的词语来形容一下?4.从哪儿可以看出中国结特别受宠呢?中国结为什么如此受宠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自然段,用心默读,一边读一边找出相关词句。5.中国结还有哪些受
3、宠的原因呢?6.为什么中国结能够表现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呢?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中国结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奥妙就在这个“头”上,这个“头”就是我们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三、朗读感悟,体会情感1.中国结表现着中国心,饱含着中国情。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因此,中国结又被称为“同心结”。谁来读一读3—6自然段?读出句子中饱含的丰富感情来。(指名读)2.师生合作读,读出这美好的感觉。3.欣赏中国结。(播放中国结的图片) 4.此时此刻,令你叹为观止的还只是一个个中国结吗?(生自由说)四、深化主题,拓展延伸。中国人民的智慧,华夏文化的悠久,不仅体现在万里长城,秦兵
4、马俑这样的恢弘巨制之中,还体现在这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的小小中国结身上。 板书设计:巧夺天工变化无穷中国结受宠中国心中国情教后反思: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中彩那天1教学实录鲁教版课前谈话: 老师昨天跟同学们说,老师是干什么的?大家一起大声说(生:交朋友) 师生问好,朋友见面,大家都带来了礼物,老师从遥远的北方也给大家带来了见面礼,(出示汽车模型)大家喜欢吗?收到礼物你们心情会怎样? 生:我收到礼物一定会送一份见面礼给老师。 生:我收到一定会很快乐。 师:这节课,我要用最特殊的方式把这辆小汽车送给最会学习的孩子,是不是每一个中彩的人都会
5、这样惊喜呢?今天我们学习课文《中彩那天》。注意写好每个字,(师板书课题)注意“中”字的读音,中彩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自由读课文。 师:教师看大家教师让大家在预习中摘录的生字和词语,谁愿意给大家展示(出示一位同学词语,让这位同学领读词语) (随机表扬:真了不起,多音字读准了) 师:你们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了词语,这些词的意思你明白了吗? 谁说说“拮据”的意思。 生:经济情况不好,困窘。 师:他把字典上的意思念出来了,看来还是不懂。我们看看课文中是出现的? (出示句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
6、持生计,生活很拮据) 生:生活很困难。 生:困难到靠父亲工作维持六人的生活。 师:把字典中查来的意思放到课文中理解,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词语。 师:什么又是“梦寐以求”? 生:很想要。 生:做梦的时候都想要。 师:什么时候都想要,吃饭、走路都想要,修汽车,连做梦都想要,那才叫“梦寐以求”。有些词语要联系生活实践来理解更准确。课文题目是《中彩那天》,那么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写中彩那天发生的事? 生:第3段到第8段。 师:今天我们重点来学习第3——8段。 (出示汽车模型) 师:老师把汽车放在谁的面前,这辆车就是谁的了。这辆车是你的了,你的心情怎么样?(
7、教师走到一位同学面前)谁能找出课文中中彩时心情最激动的句子读一读。待一会儿,谁读得最激动,这辆车就属于谁的了。 (学生自由读句子) (指名读句子)师:如果你突然得到一辆汽车,你心里高兴的表现、表情会怎么样呢?自己找伙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伙伴吧!(学生走位读句子) (再指名读句子) 师:请你接着往下读一读,你觉得最奇怪的是什么? 生:我奇怪爸爸中彩了,得到一辆汽车,却不高兴,我觉得很奇怪。 师板书:不高兴? 师: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再读读课文。 生:因为爸爸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问题。 师:同学们边读书边想就解决了问题了,那你又有什么问题? 板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