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默知识理论

缄默知识理论

ID:40883583

大小:4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09

缄默知识理论_第1页
缄默知识理论_第2页
缄默知识理论_第3页
缄默知识理论_第4页
缄默知识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缄默知识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缄默知识理论英国哲学家波兰尼于1958年在《个体知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缄默知识的概念,他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两种形式。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知识,缄默知识是指以整体经验为基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波兰尼的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能够言说的”。波兰尼提出的理论,现已得到国际社会科学界广泛的认同。例如,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把知识分为四种类型:(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即关于事实的知识。(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如有关自然法则与原理方面的科学理论。(3)知道怎样做的知识,指做某些事情、完成某

2、种活动的技艺与能力。(4)知道是谁的知识,涉及谁知道如何某些事的信息。在这里,前两类知识主要通过书籍、报刊、光盘、数据库等载体,能够用语言、文字、数字和图表清楚地表达的知识,属显性知识,后两类往往难于编码和度量,是存储于人们头脑中的属于个人经验、诀窍、灵感的那部分知识,常隐含于人的行动之中,属难以量化处理的隐性知识。(一)、什么是缄默知识缄默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这种知识即是所谓的“

3、行动中的知识”,或者“内在于行动中的知识”。对知识的表达而言,行动是和语言同样根本的表达方式。1.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区分  (1)显性知识是规范的、系统的、公共的,而缄默知识是难以规范的、零星的,并且常常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与个体的个性、经验以及所处的情景交织在一起。  (2)显性知识所陈述的内容往往得到了科学的证实或检验,而缄默知识背后的科学道理还不甚明了。  (3)显性知识是稳定的、明确的,是能够复现的,而缄默知识难以捉摸、含糊不清,没有定形。  (4)显性知识通常已经经过编码或者格式化、结构化,因此,可以用公式、定

4、理、规律、原则、制度、法规、软件程序和说明书等方式来表达,而缄默知识尚未编码和格式化,更多地需要用诀窍、个人特技、习惯、信念等形式呈现。(5)显性知识的使用者对所使用的知识有着明确的认识,而缄默知识的使用者则对所使用的知识不甚了解。(6)显性知识容易被储存、理解、传递和分享,而缄默知识则不易保存、传递、掌握和分享。2.缄默知识的习得方式(1)通过显性知识及其辩护理由的自然遗忘而获得。(2)通过实践活动(如反复操练和训练)的方式获得,如技能的强化训练。(3)通过建立“师徒学艺制”的方式获得:隐性知识在不同的个体之间实现转移。

5、(4)通过使他人隐性知识外显化而获得:对他人的隐性知识加以显性化、符号化,然后对它的合理性加以检验、修正与利用。在这里,默会知识的外显化以及它的检验,必须借助个体自我反思能力的提升,而个体自我反思能力的获得又必须借助一定外显知识的掌握才行。(二)、在教育中的应用1.对课堂教学的启示1)重新认识教学过程的多重性。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递和掌握显性知识的过程(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同时也是一个通过实践活动领悟和获取必要的隐性知识或直接体验的过程(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或者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同时还是一个使隐性知识显性化、符号

6、化,从而得到检验、修正与利用的过程(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教学过程基本功能的重新定位2)重新认识掌握知识的含义。掌握知识不仅包括掌握明确的显性知识,而且还包括掌握必要的隐性知识。一方面,任何外显认识的背后都有相应的“附随认识”作为其支撑物;另一方面,要发展一个人的实践能力,光靠掌握外显的理论知识是不行的,还必须掌握相应的“个人实践知识”~ 即隐性的程序性知识才行。所谓“高分低能”现象的形成,要么是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个人实践知识造成的,要么是由于学生原有的隐性认识与当前学习的显性知识相脱节所造成的。(另外的理由:默会知识相

7、对于明确知识具有逻辑上的在先性)3)缄默的认识理论再一次确证了这样一个道理,即实践性教学、直接经验的获取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逻辑地位。再好的讲解式教学,即便是启发式的教学,也不能代替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或亲身参与的方式,去学习和获取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极为重要的个人实践知识,即隐性的知识。迄今为止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实践依然还是传统的“三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人们广泛地认为,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主要来自于教师、书本和课堂,只能能够言传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课堂教学忽视了默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默会能力的培

8、养。波兰尼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学习至少有四种形式:(1)从明确知识到明确知识(言传)(2)从明确知识到默会知识(内化)(3)从默会知识到明确知识(外显)(4)从默会知识到默会知识(意会)根据这种重新认识的学习观,我们可以看到活动式教学同传统的接受式教学一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活动式教学的主要特点在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