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导学案)20.口技

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导学案)20.口技

ID:39139669

大小:1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5

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导学案)20.口技_第1页
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导学案)20.口技_第2页
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导学案)20.口技_第3页
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导学案)20.口技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导学案)20.口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工作者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口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停顿准确。过程与方法理解一般文言实词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口技的特点,激发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准确、规范地翻译文言语句2、感受和体味民间艺术的精湛技艺【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你听过口技吗?什么是口技? 口技是杂技的一种,是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的技艺,是艺人长期在实际生活中仔细观察、专心揣摩、勤学苦练而获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一文,便是描写这一技艺的文章。 当然,我们今天不是用耳朵去捕捉声音来欣赏,而是通过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来欣赏。这,又是一种享受了。(

2、如有可能,可让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表演一下,以创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二、走进作者: 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 三、预习检测:给下面的字注音,并写出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吠fèi(狗叫)    叱chì(大声责骂) 倾qīng(斜)     顷qǐng(短

3、时间)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  ①范读,请同学读准下列字音。 顷qǐng倾qīng呓yì絮xù叱chì间jiàn许许hǔ曳yè几jī(提示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停顿、节奏、表情)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字和词的含义。 3.齐读课文。 4.理解课文中的疑难词语。 可让学生先找出文中的疑难词语,然后分组讨论。 五、 合作探究:1.第一自然段(1)掌握下列字词的意义 善:擅长厅事:大厅、客厅施:放置会:集会,恰逢但:只 闻:听见坐:通假字,同“座”,座位(2)请一学生依注释翻译,教师订正、补充。人工作者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3)分析这是文章第一自然

4、段,是口技表演前的情况。介绍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演出时间、舞台布置、道具、听众的情况及开演时的气氛。  特别注意“善”字,它是统领全文、连贯全文的关键字眼,全文的展开都紧紧扣住它。(4)朗读、背诵教师提示,学生背诵,再留几分钟时间,学生自读成诵,比比谁背得快。(5)抽查背诵情况,鼓励完成情况好的同学2.第五段(1)朗读第五段,注意几个词语。 绝:消失、没有之:指屏风里面(2)学生直译文段,教师订正补充。(3)分析 第五段和第一段相互呼应,既突出了舞台道具的简单,也反衬了口技表演声响的繁杂,热闹,表明表演者依靠的是高超的技艺,而不是借助于外物,突出“善”。(4)朗读、背诵(同上)(5

5、)抽查背诵情况。3.第二、三、四段(1)朗读。(2)结合注释,自己翻译。(3)准备这三段内容的复述。六、 精读品析:1.出示小黑板或利用投影,检查学生自译第二、三、四段的情况(1)部分实词的词义理解(请学生起来回答)   欠—打呵欠伸—伸懒腰其—他的乳—名词,乳头,动词,喂奶毕—全绝—极、最意—心情少—稍微舒—伸展、放松虽—即使中间—中间夹杂许许—拟声词名—说出股—大腿奋—卷起几—几乎、差点儿走—逃跑(2)请了个同学起来翻译这3个文段,一人一段,教师学生共同点评。2.齐读3个文段,准备复述3.请几个同学来复述,一人复述一个场景,比比谁复述得好。要求:(1)复述的内容要与原文相符,要

6、抓住要点;(2)口齿清楚,语句连贯,要一气呵成。 (请几个同学和老师一起做裁判来点评)4.分析这三个文段  这三个文段是全文的中心部分,形象而逼真地描述了口技艺人精心摹拟的复杂而多变的声响所构成的三个场景。 (1)第一个场景:夜阑人静,一家人惊醒后的喧闹情景。  作者是怎么写“声”的?(即按什么顺序描摹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第二场景:一家人闹而复静的情景 “纵声”“渐拍渐止”,声音由大而小,“微闻”声音更小,是由大及小,微闻余响。 (3)第三场景:深夜失火、救火的情景。 (4)人工作者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这三个文段中,除了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外,还描写了其他方面吗?如果有,请一

7、一找出来。 三个文段都描写了听众的情绪变化,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些描写是侧面烘托,在于反衬与赞美艺人技艺高超。(5)小结  以上三个场景,既从正面突出描写了“善”,又从侧面反衬与赞美了艺人之技的“善”。总之,三个场景的描述,都是先描摹表演的情节内容,再写听众的情绪变化,其间插入笔者的简要赞语,这种正面描摹与侧面相结合的写法,是本文一个显著的特点。  整个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