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观书有感》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观书有感》

ID:39115939

大小:2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5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观书有感》_第1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观书有感》_第2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观书有感》_第3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观书有感》_第4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观书有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观书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观书有感》教学设计涟水县安东学校杨红梅  教材简析:《观书有感》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借景喻理,借方塘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智敏锐,就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从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借助图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3.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源头活水的重要性,同时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

2、,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课前准备:1.收集朱熹的读书名言,弄懂它们的意思。  2.预习《观书有感》,理解诗意。3.自制教学课件。  设计理念:  这是首说理诗。根据以往学习古诗的方法,教这首诗我准备采用“四读”的方法。四读,即“会读”、“读懂”、“读境”、“读理”。1.会读。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诗文,读准字音,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读懂。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感知诗意,然后小组交流,提出不懂的问题,统一在班级里交流。3.读境。细细品味古诗,能借助图画,想象故事所描绘的景象。4.读理。再读古诗,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3、 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先从读朱熹名言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引出本诗的教学。在学习本诗的时候,采用四读的方法,一读:读通古诗 。二读:读懂诗意。三读:想象画面。四读:读诗明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读通古诗,到读懂诗意、想象画面,最后读诗明理,学以致用。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想象故事所描绘的画面,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拓展古诗,搜集有关读书、做学问的名言、警句,用以勉励自己。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有几句名言,请大家自由去读一读。出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

4、无一处而不学。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2.能读懂吗?它们都是关于读书的,这些名言都出自一个人之口,那就是朱熹(板书,强调“熹”的写法)【设计意图: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兴奋剂。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迸发出学生无限的热情。因为小学生的内心向来就对新生事物充满着好奇,对求知充满着冲动.】3.朱熹是谁呢?这就是朱熹,(课件出示简介)一起来读一读这段简介。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思想家。他的一生中共撰写了50余部著作,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5、,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  4.过渡: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他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于是,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一首诗——观书有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自学古诗。  1.今天我们采用四读的方法学习古诗。一读:读通古诗 自由地朗读诗文,读准字音,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二读:读懂诗意 初步感知诗意,然后小组交流,提出不懂的问题。三读:想象画面细细品味古诗,能借助图画,想象故事所描绘的景象。四读:读诗明理再读古诗,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试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6、。【设计意图:“四读”的方法,由自由到统一,再到自由,最后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这种学习方式,即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由原来被动地学会变为主动地会学。】2.学生开始自学,师巡视,提示要扎扎实实把这四个要求落实到位了。一段时间后,可以建议学生小组交流。三、导学古诗。1.出示全诗,检查读通古诗。同学们,你能准确清楚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正音“鉴”“徘徊”“为”的读音。指导写生字“鉴”字。齐读)  古诗的节奏给人以美感,谁能读出这首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指名读,评价——抑扬

7、顿挫轻重缓急等,出示标注的节奏提示,齐读)  2.读懂诗意。   (1)出示一二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一起读)  “鉴”什么意思?(镜子)(古人用的是铜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就是——一鉴开。)诗人把什么比作一面镜子?有什么用意?(方塘。诗人用美妙的比喻,把半亩方塘比作一面打开的镜子,写出了方塘的——清澈明净(板书:清澈明净)。  “徘徊”如何理解?请用动作表现它的意思。谁和谁共徘徊?理解诗句方法:连词成句,调整词序,添加词语。(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来回地移动)师:蓝天和白云一齐映入水塘,慢慢地移动着,它暗示了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