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86118
大小:1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9
《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囚歌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囚歌》教学设计孟岗镇伯玉小学宋翠敏教材分析:《囚歌》是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古诗二首》里的一篇诗歌,写叶挺将军在敌人暗无天日的监狱里忍受着敌人的残害,但是他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革命者誓死如归的凛然正气。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读准生字新词。(2)读通、读顺、并背诵诗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多种方法鼓励自学感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感受叶挺将军对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的愤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壮志豪情,从而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 教学重点: 理解体会诗歌中两个“自由”的不同含义。 教学难点: 了解诗的写作背景,读懂诗句的意思。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1、上课之前,我想给你们看两张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师语小结。(这些低矮潮湿的房子,便是曾经关押革命战士的监狱。 1945年国民党反动派在重庆歌乐山设置了大大小小10余座监狱。其中取名为渣滓洞的一座监狱,就因为有无数的革命者在这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所以被人们称为“活棺材”。在那里,革命战士经受了种种非人的折磨,惨绝人寰的毒刑。就在那皮鞭的嘶咬、烈火的焚烧
3、、鲜血的飞溅之中,正义与邪恶进行着殊死较量。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间牢房,便是渣滓洞中的二号牢房。在1949年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放火焚烧了这里的男牢房,囚禁其中的许多革命战士被活活烧死。生命烧掉了,但革命者的精神是永远也烧不掉的。就在这里,就在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间牢房的墙壁上还永久地留着一首诗(出示《囚歌》手稿,并配以朗诵。) 2、这个留名为“六面碰壁居士”的人便是我国著名将领“叶挺”将军。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用生命和鲜血写成的《囚歌》。(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5、指导学生读准生字“囚”的字音 二、初读诗歌
4、,整体感知: 1、释题:这首诗名叫“囚歌”,谁能说一说“囚”是什么意思?(把人关在监狱里,让人失去自由)。板书:失去自由 2、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接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他是否读准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字音。 4、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争取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句话。 三、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刚才我们说到“囚”字的意思,就是把人关起来,让人失去自由。现在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一共几次提到“自由”?分别出现在哪几节诗歌里?把它圈出来。 2、第一个自由(第一节) (1)谁能来读一
5、读这一节诗歌?请其他同学思考这节中的“自由”是什么样的自由?(所谓的自由) (2)这种所谓的自由要怎样才能得到?(要从狗洞子里爬出。) (3)从文中哪句话知道的?(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4)怎么牢房中会有“狗”呢?这“狗”指什么人?(“狗”指革命队伍中的叛徒)。 用狗来比喻叛徒,表现出作者对叛徒怎样的感情?(极度厌恶和痛恨) 那与之相对应的“人”又指什么人?(革命者、真正的人) 作者对他们又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呢?(敬佩、崇敬) (5)我们这样想,敌人又是怎样对待“人”和“狗”的呢?(对待革命者是监禁迫害,
6、对待叛徒是给予所谓的自由。) 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从“紧锁”和“敞开”看出来)这是一组什么词? (7)一个“紧锁”,一个“敞开”敌人的目的是什么?(诱惑革命战士投降) 引导学生分男女生比较读这两句。 (8)这个时候“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师引读) “一个声音”是谁的声音?(国民党反动派) “高叫”又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你能想象出敌人是怎样的一副嘴脸? 他们阴险恶心地叫什么?(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11)这“爬”是真的爬吗?而是什么意思?假如你就是诱惑革命者的敌人,你会怎么说这句话?自己试一试
7、。 (12)请生读、生评、再读、齐读。 (13)连起来再读一读第一节诗歌。 过渡:面对敌人的诱惑,叶挺是怎样回答的?(师引读:“我渴望自由……) 第二个自由: (1)在这里文中第二次出现了自由,叶挺想不想得到自由?(想)从哪个词可以看得出来?(渴望) (2)是的。自由,谁不向往?谁不渴望?但敌人要给的“自由”和叶挺想要的自由一样吗?(不一样) 对,敌人给的是所谓的自由而叶挺想要的是什么样的自由?(真正的自由) (3)而且,这种所谓的自由还要怎样才能得到?(从狗洞子里爬出) (4)从狗洞子里爬出,叶挺愿意吗?(不) (
8、5)所以他是怎样回答的?(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他的意思吗?(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分两组比较读这两句话。让学生边读边体会哪个句子更好?好在哪里?再带着体会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