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917955
大小:282.3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6-02
《社会及社会运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二章社会及社会运行 本章讲授主要内容第一节社会概述一、社会的含义(重点)二、社会的基本特征(重点)三、理解社会的基本思路四、社会的边界五、社会的类型六、社会的功能第二节社会运行一、社会运行条件论(重点是郑杭生的观点)二、机制及社会运行机制三、社会运行评价原则(重点) 第一节社会概述一、什么是社会(一)社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旧唐书•玄宗上》《孝经·纬》《白虎通•社稷》在汉语里,“社”字原指祭神的地方,“会”为聚集之意。两字联用意指人们为祭神而集合在一起。古籍中也用“社”指志同道合者集会之所.如“文社”、“诗社”,或指中国古代地区单位,如“二十五家为社”。在西文中,英语society和法语societe均源出于拉丁语socius一词,意为伙伴。日本学者在明治年间最先将英文“society”一词译为汉字“社会”。近代中国学音在翻译日本社会学著作时,袭用了此词。社会即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思考:国家与社会是不是同一概念? (二)社会的两个派别:社会唯实论与社会唯名论社会唯实派:代表人物有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帕森斯等人。社会唯名论:代表人物:法国的卢梭、英国的霍布斯、美国当代社会学家吉登斯、古典社会学家韦伯以及符号互动论的米德、戈夫曼等人。评价:各有优点,但也各有缺陷。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本质是人权与主权之争。 二、社会的特点(重点)—课本P531、社会是人类满足其需要的特定场所2、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3、社会是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的综合4、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5、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6、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7、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三、理解社会的基本思路1、社会的基础和本质是生产关系2、社会是一个历史的产物3、人类社会与动物群体有本质的区别 四、社会的边界1、地理意义上的社会边界(有形的边界)中国的边界问题中国边界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何处?无主先占原则2、信息意义上的社会边界(无形的边界)加拿大媒介大师麦克卢汉之“地球村” 五、社会的类型1、马克思主义是从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状况来划分社会类型的,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体现了人类社会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规律。2、德国社会学家F·腾尼斯把社会划分为“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3、中国社会学界对社会的宏观分类有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前工业社会与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等。 六、社会的正功能—P541、整合功能2、交流功能3、导向功能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社会有没有负功能? 中国盛世尧舜之治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汉武盛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熙盛世乾隆盛世思考:一个社会具备哪些条件或因素才可能良性运行? 第二节社会的运行一、社会运行条件论(一)、社会要素视角孙本文先生《社会学原理》四大要素:1、地理或环境因素——国土面积、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等2、人口因素3、心理因素4、文化因素 (二)、结构功能主义视角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主张系统论,社会是由互相依存的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各部分对整体发挥功能、满足整体的需要。强调社会体系的稳定与和谐。美国社会学家D•F•阿尔伯《社会功能之先决条件》中论述的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十个条件为代表。——课本P29 (三)、社会条件视角(重点)P31——郑杭生观点1、人口条件适度、优质、合理的人口2、生态环境条件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之“天•人”关系——姜戎《狼图腾》3、经济条件社会良性运行决定性条件。市场经济与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问题与收入差距加剧等。中国目前两极分化的原因? 4、政治条件社会主义与中国民主法治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文化及心理条件A入世文化B开放文化6、强大的军事力量7、转型加速期与转型效应8、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应 二、机制及社会运行机制论P33(一)机制及社会运行机制概念1、机制的三重含义:一是指事物各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即结构;二是指事物在有规律性的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效应,即功能;三是指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2、社会运行机制是指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要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单地说就是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二)社会运行的五大主要机制1、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社会需要——人的无休止的贪欲共产主义社会按劳分配的虚化2、社会运行整合机制利益整合3、社会运行激励机制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符号激励)4、社会运行控制机制权力与权威,规章制度(主要是法律制度),文化,道德,习俗5、社会运行保障机制社会援助,社会疏导以及社会调解。 三、社会运行的评价原则(重点)(一)、综合性原则静态评价原则综合性原则否定了经济发展的唯一标准性,而是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评价,这也符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二)协调性原则动态评价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结构性协调,功能性协调以及结构与功能的协调。(三)满足需要原则状态评价原则 思考:中国社会的特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