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41781
大小:90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0
《刘彦峰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聚“砂”成塔点“砂”成珠激发学生思维体现课堂高效——《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案例大砂坪小学刘彦峰一、案例背景(一)本课例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教材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人教课标版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描写的是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全文围绕"美丽""诱人",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文章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是对学生进行"用词准确"训练的典型文章。课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表。课文的结
2、构形式很突出----总分总的文学形式。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我在教学本篇课文,尊重学生阅读个性,抓住重点词句、段落,指导学生多读多想,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而且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这种感受;在想象形象中感知形象,引导学生一边结合插图、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一边读悟课文,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把课文当作一个例子,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阅读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二)学情分析大砂坪小学教师“六个一”聚“砂”成塔点“砂”成珠文中介绍的景象及动物、物产等,学生不够熟悉,可能感到生疏,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课文中许多
3、地方用词准确、描写生动,学生体会有一定难度。(三)学习需求分析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然而,准确地运用词语和恰到好处地表达对于刚入三年级不久的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经验的阶段,而且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比较有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倡,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学生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式,提倡在想象形象中感知形象,引导学生一边结合插图、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一边感悟课文。二、案例主题案例主题:在想象形象中感知形象,引导学生一边结合插图、多
4、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一边感悟课文,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把课文当作一个例子,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阅读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课例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他主要原因问题一:师生合作学习后,再总结学习方法,最后利用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师生共同经历一个探索学习方法的过程。问题二:结合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描写生动的优美句子。三、案例方案大砂坪小学教师“六个一”聚“砂”成塔点“砂”成珠1.以旅游者的身份和学生们一起到我国的最北方小兴安岭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2.尊重学生阅读个性,充分利用课后问题2"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来讲授第二至
5、五自然段的内容。针对学生的发言,选择大部分学生想要在哪个季节去旅游,就从这一段展开分析课文内容。这样就打破了以前的那种课文要按顺序讲的讲课方式,完全随着学生的意愿来进行新授内容,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四、案例实施走进季节,领略美景。师: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各有特色,如果你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什么季节去?生1:我会选择冬天去。生2:我会选择春天去。生3:我会选择夏天去。师:很多同学喜欢选择夏天去,其实这篇课文中写得最优美的要算夏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的小兴安岭。师:让我们赶快读读,在描写的景物下面画上圆圈。(生边读边做记号)师:同学们真会学习,很快就找到了夏天的景物。生1:
6、树木、雾、太阳、野花。生2 :树木、雾、太阳、野花、森林。师:他补充了一个木森林,也可以。大砂坪小学教师“六个一”聚“砂”成塔点“砂”成珠师:请同学们再读读,找一找夏天美在哪儿?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生边读边画)师:请你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生1: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大花坛。师: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出示灯片)生1:花有五颜六色的。师:花一直是美丽的象征,各种颜色的花聚在一起当然美丽。我们带着最美的语气读好这句话。师:读得多有体会呀,还有你喜欢的句子吧。生:"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师:我们来直观欣赏一下。(出示灯片)师:太阳光现在成
7、了什么?生:利剑。师:为什么会成这样子?生1:因为有阳光照射,再加上有雾,所以成了一把把利剑。师:还有补充的吗?生2:因为它穿过了树梢。生3:因为它从树缝里穿过来的。师:写得多好啊,我们一起来读读。师:还有没有你喜欢的美句?生1:夏天的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没读准)(出示灯片)大砂坪小学教师“六个一”聚“砂”成塔点“砂”成珠师:你想说什么?生2:密密层层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生齐读)师:是呀,你读了,你看了有什么感受?生:树木很多也很浓。师:你从哪儿看出树木很多也很浓呀?生1: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生2:严严实实,封五、教学反思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