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1》教案2

《函数1》教案2

ID:36147324

大小:29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函数1》教案2_第1页
《函数1》教案2_第2页
《函数1》教案2_第3页
资源描述:

《《函数1》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函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变量与常量,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之间能否成为函数,能正确分辨出自变量和因变量;2、过程与方法:经历函数概念的探索过程,感悟变量的内涵,形成认知结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探索方式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促进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教学重点理解函数是刻画变量与变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教学难点弄清变量和常量的内涵以及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情境1:(即教材P21之问题1)用热气球探测高空气象,设热气球从海拔1800m处的某地升

2、空,它上升后到达的海拔高度h(m)与上升时间t(min)的关系记录如下:时间t/min01234567……海拔高度h/m18001830186018901920195019802010……思考:(1)在这个问题中,有哪几个量?(2)观察上表,热气球在升空的过程中,平均每分钟上升多少米?(3)你能求出上升后3min、6min时热气球到达的海拔高度吗?说明:呈现此情境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教师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再由学生回答问题.本情境以表格的形式描述了两个变量之间的的关系.情境2:(即教材P22之问题2)下图是S市某

3、日自动测量仪记下的用电负荷曲线.看图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这个问题中,有哪几个量?(2)任意给出这天中的某一时刻,如4.5h、20h,能找到这一时刻的负荷y(×103兆瓦)是多少吗?你是怎么找到的?找到的值是唯一确定的吗?(3)这一天的用电高峰、用电低谷时负荷各是多少?它们是在什么时刻达到的?说明:呈现此情境后,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并提醒学生要准确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情境以图像的形式描述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情境3:(即教材P22之问题3)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惯性的作用刹车后仍将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住

4、.刹车距离是分析事故原因的一个重要因素.某型号的汽车在平整路面上的刹车距离s(m)与车速v(km/h)之间有下列经验公式:s=v2/256.(1)式中涉及哪几个量?(2)当刹车时车速分别是40、60km/h时,相应的滑行距离s分别是多少?说明:呈现此情境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独立完成此情境中的两个问题,其中,第(2)问实际上是求代数式的值的问题.本情境以解析式的形式揭示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二、分析探究,体验发现.1、常量与变量.在上面的三个情境中,都涉及了一些量.有些量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不变,是常量.如情境1中的热气球

5、每分上升30m,情境3中的256等.有些量在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的值,如情境1中的热气球上升的高度h与时间t,其中的h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情境2中的用电负荷y与时刻t,其中的y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情境3中的刹车距离s与车速v,其中的s随着v的变化而变化.是变量.2、函数的定义.在上述三个情境中,都是一个变化过程,在每一个变化过程中都只涉及两个变量.对于同一个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均是一个变量的变化导致了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如情境1中t的变化导致了h的变化,情境2中t的变化导致了y的变化,情境3中v的变化导致了s的变化等,或

6、者说是一个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两个变量中,当给定了一个变量的允许值时,相应地也就确定了另一个变量唯一的值.由此我们给出函数的定义.函数: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x在它允许取值范围内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y是x的函数.例如:情境1中,热气球上升的高度h(m)是上升时间t(min)的函数,其中t是自变量,h是因变量;情境2中,用电负荷y(MW)是时刻t(h)的函数,其中t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情境3中,刹车距离s(m)是车速v(km/h)的

7、函数,其中v是自变量,s是因变量.三、范例学习,知识应用.1、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悬挂物体,改变并记录物体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如果弹簧原长10cm,每1kg物体使弹簧伸长0.5cm,怎样用含物体质量m(kg)的式子,表示弹簧受理后弹簧伸长的长度y1(cm)和弹簧的长度y2(cm)?y1和y2是不是m的函数?如果是,谁是自变量?谁是因变量?2、想一想,如果你坐在摩天轮上,随着时间的变化,你离开地面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下图反映了旋转时间t(分)与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米)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变化过程

8、中,h与t是否构成了函数关系?如果构成了函数关系,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五、课堂总结,知识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六、课后作业,提炼升华.教材P23练习之第1、2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