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迁居行为特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城市居民迁居行为特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ID:34052251

大小:9.19 MB

页数:116页

时间:2019-03-03

上传者:U-24835
城市居民迁居行为特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_第1页
城市居民迁居行为特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_第2页
城市居民迁居行为特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_第3页
城市居民迁居行为特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_第4页
城市居民迁居行为特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居民迁居行为特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万方数据中图分类号UDC硕士学位论文学校代码!Q墨墨呈密级公珏城市居民迁居行为特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TheResearch0ntheMigrationCharacteristicsoftheUrbanResidentsinChangshaCi锣作者姓名: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学院(系、所):指导教师:论文答辩日期黄赛建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与艺术学院刘钺副教授答辩委员会主席中南大学二。一四年五月 万方数据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南大学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共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作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作者签名: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了解中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根据国家或湖南省有关部门规定送交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作者签名:\触儿么一名一虢一币舄二¨y宦,新脯 万方数据城市居民迁居行为特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摘要本文从迁居者特征及迁居选择、迁居行为空间特征等角度进行研究,揭示出迁居行为与城市空间的内在耦合性,如迁居的主要方向与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的关联,迁居前后集聚中心如何表征城市居住空间的变化等。迁居行为在城市空间内的特征表达,帮助我们判断城市内部各中心、片区、组团间的空间吸引力相互关系。在这些过程中,研究伴随着一些具体的城市问题的发现,也能从迁居的角度对问题的形成予以分析,提出关乎空间活力的重要规划意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开展的主要工作有:(1)结合国内外迁居综述和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设计符合长沙市居民实际情况的迁居行为调查问卷,取得1792份迁居数据,建立迁居的空间和属性信息库,并确立以ArcGIs为主的空间分析技术。(2)从城市规划的学科角度出发,结合城市地理学、社会学等的基本知识,获取迁居者的特征、迁居选择等基本情况。(3)从空间维度对迁居的城乡区别进行划分,按迁居距离的多少对分别对三类迁居路径进行定性分析,对城市内部的迁居流动方向进行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在分析迁居的方向特征时,采用了基于行政区划的迁居流场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发展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的迁居分区,将长沙市划分为十个分区,三个中心区和七个扇形的外围区;在分区内对迁居的主成分,向心、离心分布,方位性特征进行定量研究,深化迁居空间特征的表达。(4)从空间角度提出对迁居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三个城市空间因素,分别为城市土地扩张、自然要素格局、城市道路系统。分别采用事件史分析、缓冲区分析、空间句法计算等方法,对影响因素下的迁居行为进行定性和定量评述。通过研究,本文得到如下结论:长沙市目前的迁居活动主要向南、西、北三个方向发展,迁居频数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并呈现不同的平面形态。迁居的整体态势表现为微弱的离心集聚,老城中心的空间吸引力在减弱,而河西新中心和城市新片区、组团的空间吸引力正在逐渐形成。外来流动人口的向心入侵和其他城市居民的离心扩散,使得居住聚集区从城市的绝对中心撤出,向外围的副中心集聚,并以轴向连续、以及斑块状和组团状等非连续形态向外扩展。本文将迁居置于城市空间结构的分区中,所采用的定量研究技术方法,是对以往多见的定性分析的补充,是文章的主要创新点,并具备一定的可推广性。希望未来的迁居论题在博取众长的同时,加强对迁居与城市空间关系的研究。关键词:迁居行为;城市空间;离心集聚;长沙市;Gls分类号:Tu984 万方数据TheResearchontheMigrationCharacteristicsoftheUrbanResidentsinChangshaCi够AbstractarrticlehaVedonealotofresearchintheaspectofthemovedpeople,themlgratlonchoice,thespatialcharacteristicsofmigration,Ⅵ,hichrevealingtheinherentcouplingbeMeenmigrationbehaViorandcityspace,suchastheaSsociationbetweenthemainaspectofmigrationandthedevelopmemdirectionofcityspace.Thecharacte“sticsexpressionofmigrationbehaviorincityspacehelpusknowthereIatlonshlpso士cltycenters,areasandgroups.Thestudyfbundsomespecificurbanproblemsmtheseprocesses,andalsogaVeanalysistothefo咖ationofthequestionintheaspesctofmigration,raisedimportantplanningadviceinrelationtospacevitality.TakingChangshaasaresearchsubject,themainresearchworkare:(11Reviewthemi伊ationtheo巧ofthedomesticandintemational,combainthemwiththesoclo’economicdeVelopmentofChangsha,designthequestionnairewhichcouldmeettheresidents’actualmigrationsituationinChangsha.PaperestablisharelocationofspatiaIandattributeinflonnationdatabasebasedon1792peceisofquestionnairedata.(2)FromtheperspectiVeofurbanpl锄lingdisciplines,thearticlecombinedwithbasicknowledgeofurbangeographyjsociology,etc.inordertoobtainthecharacteristicsofthosewhomoVed,movedtothebasicsituationofchoice.(3)Fromthespatialdimensionsofurban-mraldi日’erences,theoveraUmigrationweremoveddiVidedbythenumberofdistancemovedweremovedtothepathofthreetypesofqualitatiVeanalysis,thecitymovedtothenowdirectioninsidethequalitativeJudgmentandquantitatiVecaiculation.Movedinthedirectionfeatureanalysis,usingamethodbasedonadministmtiVedivisionsmovedtotheflowfield.Finallv’theanicIeproposedapartitionbasedontheurbanspatialstmctureandtheconsiderationofthespacefactors.Intheresearch,ChangshaCityisdividedintotenpartitions,t11ree士an。shapedcenn’alareaandseVenperipheIalzone;paperstrengthenthemainlngredlent,thecentripetal,cent“fhgaldistribution,orientationcharacteristicsinthequantltatlVeresearch,deepenmoVedspatialcharacte—sticsofexpression.(4)FromtheperspectiVeofbehaVioralandspatialcognition,paperproposedr-elocationofthree士.actorsonthebehaViorofurbanspaceu抽ichhassigni螽cantinfluence—一theurbanlandexpansion,thepattemofnaturalelements,urballroadsyste.Andthenuseaserieso士approprlatemethods,suchaseVenthisto吼bu艉ranalysis,spacesyntaxcalculations,etc.togiVethe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impactonthecommentary.TIT 万方数据Theaniclegetmi铲ationbehaVioralcharacteristicsofChangshacityresidentsthrou曲research.ThecurrentactiVitiesinChangshaaremainlymovedtothesouth,westandnorthaspect.Themigration仔equencydecreaseswithincreasingdistancewhichpresentsadif五erentplaneshapeineachdistancespecies.Theperf-onnanceoftheoVeralltrendinthemi伊ationbehaViorisaweakcentri向galagglomeration.TheattractiVespaceintheoldcitycenterwasweakened,whilethecit),newcenterandtheHexiDistricthasbeenf.o姗edtheattractivespacegroupgraduaIIy.InvasiveaIientotheheanofmigrantsandcentrifugalspreadofotherurbanresidentsmakingthewithdm、valoftheresidentialspace行omtheabsolutecenterofthecity,andgatheringoutsideofthedeputycitycenterwhichextendinaplaqueandgroups-Hkemode.migrationresearchhasbeenputintothepartitionofurbanspatialstructureinthisarticle.TheresearchusedthequantitativeresearchmethodsasthemaininnoVationintheaniclewhichhaVesomereplicabilityinthef.uture.Atthesametime,thequantitatiVemethodsisalsoasupplementforthecommonqualitativeanalysis.Wehopethat,therewillbemorea11dmoremigrationresearchwhichcombainedtheadVantagesofotherdiscipline,andhasbeeninfIorcedwithurbanspace.KeyWord:Mi酬ionbehaVior,Urbanspace,Centri矗唱alagglomeration,Changsha,GISClassification:TU984IV 万方数据目录原创性声明⋯⋯⋯⋯⋯⋯⋯⋯⋯⋯⋯⋯⋯⋯⋯⋯⋯⋯⋯⋯⋯⋯⋯⋯⋯⋯⋯⋯⋯I摘要⋯⋯⋯⋯⋯⋯⋯⋯⋯⋯⋯⋯⋯⋯⋯⋯⋯⋯⋯⋯⋯⋯⋯⋯⋯⋯⋯⋯⋯⋯⋯⋯⋯⋯⋯⋯⋯⋯⋯⋯⋯⋯.II目录⋯⋯⋯⋯⋯⋯⋯⋯⋯⋯⋯⋯⋯⋯⋯⋯⋯⋯⋯⋯⋯⋯⋯⋯⋯⋯⋯⋯⋯⋯⋯⋯V1绪{仑⋯⋯⋯⋯⋯⋯⋯⋯⋯⋯⋯⋯⋯⋯⋯⋯⋯⋯⋯⋯⋯⋯⋯⋯⋯⋯⋯⋯⋯⋯⋯⋯⋯⋯⋯⋯⋯⋯⋯⋯⋯.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目的与意义⋯⋯⋯⋯⋯⋯⋯⋯⋯⋯⋯⋯⋯⋯⋯⋯⋯⋯⋯⋯⋯⋯⋯⋯31.2.1研究目的⋯⋯⋯⋯⋯⋯⋯⋯⋯⋯⋯⋯⋯⋯⋯⋯⋯⋯⋯⋯⋯⋯⋯⋯.31.2.2研究意义⋯⋯⋯⋯⋯⋯⋯⋯⋯⋯⋯⋯⋯⋯⋯⋯⋯⋯⋯⋯⋯⋯⋯⋯.31.3国内外研究综述⋯⋯⋯⋯⋯⋯⋯⋯⋯⋯⋯⋯⋯⋯⋯⋯⋯⋯⋯⋯⋯⋯⋯..41.3.1西方迁居研究进展⋯⋯⋯⋯⋯⋯⋯⋯⋯⋯⋯⋯⋯⋯⋯⋯⋯⋯⋯⋯.41.3.2国内迁居研究进展⋯⋯⋯⋯⋯⋯⋯⋯⋯⋯⋯⋯⋯⋯⋯⋯⋯⋯⋯⋯101.3.3小结⋯⋯⋯⋯⋯⋯⋯⋯⋯⋯⋯⋯⋯⋯⋯⋯⋯⋯⋯⋯⋯⋯⋯⋯⋯⋯⋯⋯⋯⋯⋯⋯⋯⋯.121.4研究方法⋯⋯⋯⋯⋯⋯⋯⋯⋯⋯⋯⋯⋯⋯⋯⋯⋯⋯⋯⋯⋯⋯⋯⋯⋯⋯.131.5研究内容及框架⋯⋯⋯⋯⋯⋯⋯⋯⋯⋯⋯⋯⋯⋯⋯⋯⋯⋯⋯⋯⋯⋯⋯.141.5.1研究内容⋯⋯⋯⋯⋯⋯⋯⋯⋯⋯⋯⋯⋯⋯⋯⋯⋯⋯⋯⋯⋯⋯⋯⋯141.5.2研究框架⋯⋯⋯⋯⋯⋯⋯⋯⋯⋯⋯⋯⋯⋯⋯⋯⋯⋯⋯⋯⋯⋯⋯⋯l52迁居问卷调查⋯⋯⋯⋯⋯⋯⋯⋯⋯⋯⋯⋯⋯⋯⋯⋯⋯⋯⋯⋯⋯⋯⋯⋯⋯⋯一162.1相关概念⋯⋯⋯⋯⋯⋯⋯⋯⋯⋯⋯⋯⋯⋯⋯⋯⋯⋯⋯⋯⋯⋯⋯⋯⋯⋯.162.2基本模型及问题⋯⋯⋯⋯⋯⋯⋯⋯⋯⋯⋯⋯⋯⋯⋯⋯⋯⋯⋯⋯⋯⋯⋯162.2.1基本模型确立⋯⋯⋯⋯⋯⋯⋯⋯⋯⋯⋯⋯⋯⋯⋯⋯⋯⋯⋯⋯⋯⋯162.2.2基本问题确立⋯⋯⋯⋯⋯⋯⋯⋯⋯⋯⋯⋯⋯⋯⋯⋯⋯⋯⋯⋯⋯⋯172.3研究范围划定⋯⋯⋯⋯⋯⋯⋯⋯⋯⋯⋯⋯⋯⋯⋯⋯⋯⋯⋯⋯⋯⋯⋯⋯182.3.1概述⋯⋯⋯⋯⋯⋯⋯⋯⋯⋯⋯⋯⋯⋯⋯⋯⋯⋯⋯⋯⋯⋯⋯⋯⋯⋯⋯⋯⋯⋯⋯⋯⋯⋯.182.3.2空间范围⋯⋯⋯⋯⋯⋯⋯⋯⋯⋯⋯⋯⋯⋯⋯⋯⋯⋯⋯⋯⋯⋯⋯⋯182.3.3时间范围⋯⋯⋯⋯⋯⋯⋯⋯⋯⋯⋯⋯⋯⋯⋯⋯⋯⋯⋯⋯⋯⋯⋯⋯202.4调查方法设计⋯⋯⋯⋯⋯⋯⋯⋯⋯⋯⋯⋯⋯⋯⋯⋯⋯⋯⋯⋯⋯⋯⋯⋯.202.4.1调查问卷设计⋯⋯⋯⋯⋯⋯⋯⋯⋯⋯⋯⋯⋯⋯⋯⋯⋯⋯⋯⋯⋯⋯202.4.2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222.4.3调查问卷统计与整理⋯⋯⋯⋯⋯⋯⋯⋯⋯⋯⋯⋯⋯⋯⋯⋯⋯⋯⋯232.5小结⋯⋯⋯⋯⋯⋯⋯⋯⋯⋯⋯⋯⋯⋯⋯⋯⋯⋯⋯⋯⋯⋯⋯⋯⋯⋯⋯⋯⋯⋯⋯⋯⋯⋯⋯⋯⋯..263迁居者特征及迁居选择⋯⋯⋯⋯⋯⋯⋯⋯⋯⋯⋯⋯⋯⋯⋯⋯⋯⋯⋯⋯⋯⋯⋯273.1户主特征⋯⋯⋯⋯⋯⋯⋯⋯⋯⋯⋯⋯⋯⋯⋯⋯⋯⋯⋯⋯⋯⋯⋯⋯⋯⋯.273.1.1性别⋯⋯⋯⋯⋯⋯⋯⋯⋯⋯⋯⋯⋯⋯⋯⋯⋯⋯⋯⋯⋯⋯⋯⋯⋯⋯⋯⋯⋯⋯⋯⋯⋯⋯.27V 万方数据3.1.2年龄⋯⋯⋯⋯⋯⋯⋯⋯⋯⋯⋯⋯⋯⋯⋯⋯⋯⋯⋯⋯⋯⋯⋯⋯⋯⋯⋯⋯⋯⋯⋯⋯⋯.273.1.3户籍⋯⋯⋯⋯⋯⋯⋯⋯⋯⋯⋯⋯⋯⋯⋯⋯⋯⋯⋯⋯⋯⋯⋯⋯⋯⋯293.1.4学历⋯⋯⋯⋯⋯⋯⋯⋯⋯⋯⋯⋯⋯⋯⋯⋯⋯⋯⋯⋯⋯⋯⋯⋯⋯⋯293.1.5职业⋯⋯⋯⋯⋯⋯⋯⋯⋯⋯⋯⋯⋯⋯⋯⋯⋯⋯⋯⋯⋯⋯⋯⋯⋯⋯303.1.6月均收入⋯⋯⋯⋯⋯⋯⋯⋯⋯⋯⋯⋯⋯⋯⋯⋯⋯⋯⋯⋯⋯⋯⋯⋯313.2家庭户特征⋯⋯⋯⋯⋯⋯⋯⋯⋯⋯⋯⋯⋯⋯⋯⋯⋯⋯⋯⋯⋯⋯⋯⋯⋯.323.2.1家庭形成期⋯⋯⋯⋯⋯⋯⋯⋯⋯⋯⋯⋯⋯⋯⋯⋯⋯⋯⋯⋯⋯⋯⋯333.2.2家庭成长期⋯⋯⋯⋯⋯⋯⋯⋯⋯⋯⋯⋯⋯⋯⋯⋯⋯⋯⋯⋯⋯⋯⋯343.2.3家庭成熟期⋯⋯⋯⋯⋯⋯⋯⋯⋯⋯⋯⋯⋯⋯⋯⋯⋯⋯⋯⋯⋯⋯⋯353.2.4家庭衰老期⋯⋯⋯⋯⋯⋯⋯⋯⋯⋯⋯⋯⋯⋯⋯⋯⋯⋯⋯⋯⋯⋯⋯373.3迁居选择⋯⋯⋯⋯⋯⋯⋯⋯⋯⋯⋯⋯⋯⋯⋯⋯⋯⋯⋯⋯⋯⋯⋯⋯⋯⋯.373.3.1迁居次数⋯⋯⋯⋯⋯⋯⋯⋯⋯⋯⋯⋯⋯⋯⋯⋯⋯⋯⋯⋯⋯⋯⋯⋯373.3.2迁居原因⋯⋯⋯⋯⋯⋯⋯⋯⋯⋯⋯⋯⋯⋯⋯⋯⋯⋯⋯⋯⋯⋯⋯⋯383.3.3迁居意愿⋯⋯⋯⋯⋯⋯⋯⋯⋯⋯⋯⋯⋯⋯⋯⋯⋯⋯⋯⋯⋯⋯⋯⋯393.3.4迁居时间⋯⋯⋯⋯⋯⋯⋯⋯⋯⋯⋯⋯⋯⋯⋯⋯⋯⋯⋯⋯⋯⋯⋯⋯403.4小结⋯⋯⋯⋯⋯⋯⋯⋯⋯⋯⋯⋯⋯⋯⋯⋯⋯⋯⋯⋯⋯⋯⋯⋯⋯⋯⋯⋯⋯⋯⋯⋯⋯⋯⋯⋯⋯..43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454.1迁居的城乡划分⋯⋯⋯⋯⋯⋯⋯⋯⋯⋯⋯⋯⋯⋯⋯⋯⋯⋯⋯⋯⋯⋯⋯.454.1.1城市内部迁居⋯⋯⋯⋯⋯⋯⋯⋯⋯⋯⋯⋯⋯⋯⋯⋯⋯⋯⋯⋯⋯⋯454.1.2城乡之间的迁居⋯⋯⋯⋯⋯⋯⋯⋯⋯⋯⋯⋯⋯⋯⋯⋯⋯⋯⋯⋯⋯484.2城市内部迁居的距离划度⋯⋯⋯⋯⋯⋯⋯⋯⋯⋯⋯⋯⋯⋯⋯⋯⋯⋯⋯.494.2.1迁居距离划度⋯⋯⋯⋯⋯⋯⋯⋯⋯⋯⋯⋯⋯⋯⋯⋯⋯⋯⋯⋯⋯⋯494.2.2短距离迁居⋯⋯⋯⋯⋯⋯⋯⋯⋯⋯⋯⋯⋯⋯⋯⋯⋯⋯⋯⋯⋯⋯⋯524.2.3中长距离迁居⋯⋯⋯⋯⋯⋯⋯⋯⋯⋯⋯⋯⋯⋯⋯⋯⋯⋯⋯⋯⋯⋯544.2.4长距离迁居⋯⋯⋯⋯⋯⋯⋯⋯⋯⋯⋯⋯⋯⋯⋯⋯⋯⋯⋯⋯⋯⋯⋯564.3城市内部迁居的方向特征⋯⋯⋯⋯⋯⋯⋯⋯⋯⋯⋯⋯⋯⋯⋯⋯⋯⋯⋯.584-3.1基于行政区划的迁居流场⋯⋯⋯⋯⋯⋯⋯⋯⋯⋯⋯⋯⋯⋯⋯⋯⋯584.3.2基于空间结构的迁居分区⋯⋯⋯⋯⋯⋯⋯⋯⋯⋯⋯⋯⋯⋯⋯⋯⋯634.3.3区内迁移的高频分布⋯⋯⋯⋯⋯⋯⋯⋯⋯..⋯⋯⋯⋯⋯⋯⋯⋯⋯.664.3.4中心向外围的离心集聚⋯⋯⋯⋯⋯⋯⋯⋯⋯⋯⋯⋯⋯⋯⋯⋯⋯⋯⋯⋯⋯⋯⋯..674.3.5扇形扩散的方位性特征⋯⋯⋯⋯⋯⋯⋯⋯⋯⋯⋯⋯⋯⋯⋯⋯⋯⋯694.4显著人群的迁居空间特征⋯⋯⋯⋯⋯⋯⋯⋯⋯⋯⋯⋯⋯⋯⋯⋯⋯⋯⋯.734.4.1城市流动人口⋯⋯⋯⋯⋯⋯⋯⋯⋯⋯⋯⋯⋯⋯⋯⋯⋯⋯⋯⋯⋯⋯744.4.2城市中产阶层⋯⋯⋯⋯⋯⋯⋯⋯⋯⋯⋯⋯⋯⋯⋯⋯⋯⋯⋯⋯⋯⋯76VI 万方数据4.5小结⋯⋯⋯⋯⋯⋯⋯⋯⋯⋯⋯⋯⋯⋯⋯⋯⋯⋯⋯⋯⋯⋯⋯⋯⋯⋯⋯⋯.785迁居行为空间影响因素⋯⋯⋯⋯⋯⋯⋯⋯⋯⋯⋯⋯⋯⋯⋯⋯⋯⋯⋯⋯⋯⋯..795.1城市用地扩展对迁居的影响⋯⋯⋯⋯⋯⋯⋯⋯⋯⋯⋯⋯⋯⋯⋯⋯⋯⋯795.1.1城市行政区划调整⋯⋯⋯⋯⋯⋯⋯⋯⋯⋯⋯⋯⋯⋯⋯⋯⋯⋯⋯⋯795.1.2城市用地外部扩展⋯⋯⋯⋯⋯⋯⋯⋯⋯⋯⋯⋯⋯⋯⋯⋯⋯⋯⋯⋯805.1.3城市用地内部填充⋯⋯⋯⋯⋯⋯⋯⋯⋯⋯⋯⋯⋯⋯⋯⋯⋯⋯⋯⋯825.1.4城市事件史整合⋯⋯⋯⋯⋯⋯⋯⋯⋯⋯⋯⋯⋯⋯⋯⋯⋯⋯⋯⋯⋯825.2城市自然格局对迁居的影响⋯⋯⋯⋯⋯⋯⋯⋯⋯⋯⋯⋯⋯⋯⋯⋯⋯⋯.835.2.1山体要素⋯⋯⋯⋯⋯⋯⋯⋯⋯⋯⋯⋯⋯⋯⋯⋯⋯⋯⋯⋯⋯⋯⋯⋯835.2.2水体要素⋯⋯⋯⋯⋯⋯⋯⋯⋯⋯⋯⋯⋯⋯⋯⋯⋯⋯⋯⋯⋯⋯⋯⋯845.2.3规划实例⋯⋯⋯⋯⋯⋯⋯⋯⋯⋯⋯⋯⋯⋯⋯⋯⋯⋯⋯⋯⋯⋯⋯⋯895.3城市道路系统对迁居的影响⋯⋯⋯⋯⋯⋯⋯⋯⋯⋯⋯⋯⋯⋯⋯⋯⋯⋯905.3.1空间渗透性⋯⋯⋯⋯⋯⋯⋯⋯⋯⋯⋯⋯⋯⋯⋯⋯⋯⋯⋯⋯⋯⋯⋯905.3.2相对可达度⋯⋯⋯⋯⋯⋯⋯⋯⋯⋯⋯⋯⋯⋯⋯⋯⋯⋯⋯⋯⋯⋯⋯915.3.3空间深度值⋯⋯⋯⋯⋯⋯⋯⋯⋯⋯⋯⋯⋯⋯⋯⋯⋯⋯⋯⋯⋯⋯⋯925.4小结⋯⋯⋯⋯⋯⋯⋯⋯⋯⋯⋯⋯⋯⋯⋯⋯⋯⋯⋯⋯⋯⋯⋯⋯⋯⋯⋯⋯⋯⋯⋯⋯⋯⋯⋯⋯⋯..946总结及研究展望⋯⋯⋯⋯⋯⋯⋯⋯⋯⋯⋯⋯⋯⋯⋯⋯⋯⋯⋯⋯⋯⋯⋯⋯⋯..956.1研究结论⋯⋯⋯⋯⋯⋯⋯⋯⋯⋯⋯⋯⋯⋯⋯⋯⋯⋯⋯⋯⋯⋯⋯⋯⋯⋯.956.2建议措施⋯⋯⋯⋯⋯⋯⋯⋯⋯⋯⋯⋯⋯⋯⋯⋯⋯⋯⋯⋯⋯⋯⋯⋯⋯⋯.976.3主要创新⋯⋯⋯⋯⋯⋯⋯⋯⋯⋯⋯⋯⋯⋯⋯⋯⋯⋯⋯⋯⋯⋯⋯⋯⋯⋯.996.4研究展望⋯⋯⋯⋯⋯⋯⋯⋯⋯⋯⋯⋯⋯⋯⋯⋯⋯⋯⋯⋯⋯⋯⋯⋯⋯⋯.99参考文献⋯⋯⋯⋯⋯⋯⋯⋯⋯⋯⋯⋯⋯⋯⋯⋯⋯⋯⋯⋯⋯⋯⋯⋯⋯⋯⋯.101附录⋯⋯⋯⋯⋯⋯⋯⋯⋯⋯⋯⋯⋯⋯⋯⋯⋯⋯⋯⋯⋯⋯⋯⋯⋯⋯⋯⋯⋯.106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107致谢⋯⋯⋯⋯⋯⋯⋯⋯⋯⋯⋯⋯⋯⋯⋯⋯⋯⋯⋯⋯⋯⋯⋯⋯⋯⋯⋯⋯⋯.108VII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l绪论1.1研究背景迁居行为与城市发展的过程息息相关,活跃的迁居流动往往象征着快速的城市发展过程。我国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大体都经历了如下的时代背景。1.住房制度改革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先后进入快速稳定发展的阶段。其中,住房体制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城市居民迁居行为影响深远。我国在住房制度改革上大体上经历如下三个阶段:(1)1978—1988年,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探索和试点阶段;(2)1988.1998年,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和配套改革阶段;(3)1998年至今,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深化和全面实施阶段。三十多年来的住房改革制度,将传统的福利分房制度变革为适合市场经济机制的货币分房政策,并逐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这一过程影响了城市历史和空间的方方面面,城市居民迁居行为也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在不同的住房制度下呈现出不同的规律、特征。2.人口及户籍政策变化在过去的三十多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及严格执行,影响到城市家庭户数和规模的变化,传统的大家庭向小家庭分解,家庭规模越来越小,而总的家庭户数增多。家庭户结构和规模的变化,深刻地影响到迁居的发生率和可变性。据报告统计,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1的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五普”的3.44人减少0.34人,比1990年“四普”的3.96人减少了0.86人。其中,长沙市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在2010年为2.94人,比2000年“五普”的3.2人减少0.26人,比1990年“四普”的3.59人减少了o.65人。伴随着这个家庭规模减小的过程,城市居民迁居次数和迁居率却不断提升。户籍政策对迁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户籍制度对农村人口的转移形成体制性障碍,不利于农业人口城市化的顺利进行。(2)户籍制度限制了外来务工人员落户城市;(3)现有户籍制度缺乏对城市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政策,流动人口的上学、就业、社会福利与保障等各个层面的矛盾十分突出。正因为现今的户籍政策存在着上述诸多问题,因此它削弱了流动人口在城乡之间、城市之间的自由流动,限制了流动人口的迁居自由和平等。3.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城市发表的重要方面,近二十年来,全国各1本文将第六次人口普查简称“六普”,以此类推,此前的几次人口普查分别简称为“五普”、“四普”等。l 万方数据硕上学位论文1绪论地的城乡面貌改善显著,居民收入逐年增加。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全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1990年为1510元,2000年为6280元,2010年为19109元,仅二十年时间,翻了12.65倍。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955元,其中,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均突破4万元大关,长沙以人均33662元位居第31名。随着支付能力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老一代受惠于福利分房政策的居民,从目渐拥挤和陈旧的单位大院搬出,到城市住房市场上自由选择住房;新一代农民进城,以辛勤劳动的双手收获在城市中的一席之地;因城市发展被吸引而来的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工作地址和生活质量改善等原因变换租房,这些现象如今已是普遍。4.房地产市场化及楼市宏观调控在住房体制改革之后,我国于1998年开启了房地产市场化的时代,迄今己然十五年。这个市场化的十五年,是各种迁居影响因素纷至沓来的阶段,也是当今各层面、各角度迁居行为研究严重匮乏的的阶段。房地产市场规律的呈现和楼市调控的政策走向,使得城市迁居者广为关注的房价走势变得难以预测,迁居者的迁居行为也因此表现出年度之间的较大差异。房地产市场化代表着住房在市场上的自由交易,城市居住空间因此出现不同的价格标签。由于住房支付能力的差异,迁居者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表现为较明显的同类人群集聚的特征,迁居解释的正是这一现象形成的过程。5.城市空间格局变化近三十年来,城市建设的步伐纷纷加快。以长沙为例,从城区面积由1978年的352平方公里增大到2008年的954.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则从53平方公里增加到242.8平方公里。30年间,建成区面积翻了4.6倍,年均增加6.3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长沙市内六区的建成区面积已达372平方公里,相比2008年,又增加了1.5倍2。城市的发展伴随着城市用地的扩展、城市空间的重构等过程。这些方面的发展和变化,一方面,可以通过迁居研究来表述;另一方面,也使得研究的复杂度和难度随之加大。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是我国城市化进程高速进行的时期,随着一系列政策、制度改革的进行一一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城市人口及户籍政策变化、以及单位住房制度解体和房地产市场化等一一居民迁居模式开始转变,并伴随着城市空间的重构。在制度转变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双效作用机制下,城市的迁居主体、迁居水平、迁居空间集聚等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此,笔者选择城市居民迁居行为作为研究命题,将论题定为《城市居民迁居行为特征研究一一以长22013年和2008年的长沙市建成区面积均不包括长沙县。2008年长沙市的建成区面积实际上不含望城区,但为了方便对比,此处进行了统一。2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沙市为例》,拟通过城市居民的迁居特征表达,研究城市空间发展的特点。依据有二,其一,城市空间的发展、衰退、向心、离心等巨大变化,通常可以通过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表现出来,反过来说,城市内外人口的空间集聚与扩散,诠释的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的变化;其二,居民迁居行为的发生过程将城市作为直接的空间承载体,迁居活动联系了城市内外的各个区域,形成了不同的城市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等。因此,迁居与空间的关系十分密切,透过它我们可以探索城市空间发展的内在机制。1.2研究目的与意义1.2.1研究目的本文对迁居行为进行研究,实质上是为了研究城市空间。在辨析迁居特征的基础上,解释迁居行为与空间的关系,进而探索城市空间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第一,从城市规划的学科角度对迁居研究体系进行重新审视,强调空间特征在研究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重点,对迁居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第二,利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获取数据,采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特征的定量分析,总结出具备推广性的迁居研究技术方法。第三,从空间因素和非空间因素的角度对迁居特征进行研究,归纳出长沙市居民迁居行为的空间特征和非空间特征。第四,辨析影响迁居特征的空间因素,建立迁居行为与空间影响因素之间的研究方法,并对影响因素之下的迁居现象进行解读和原因分析,深化迁居空间特征的表达。第五,通过迁居行为的研究,发现城市空间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如人口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平衡与否,河流尺度和可达性对迁居产生的影响等。通过这些研究,得到对现今的城市规划、管理等具有改良意义的意见。1.2.2研究意义基于前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本文确立了行为与空间的研究主题,从这个角度出发,迁居研究具备如下意义。第一,有利于理清迁居行为与城市空间之间的内在耦合性城市可以理解成为空间集聚的产物,是人流、物流的空间集聚。单次人流、物流的发生在城市平面形态中表现为点到点的线性特征,这与迁居在城市空间中的平面形态基本一致。并且,迁居行为代表着人们对居住空间的选择,而居住空间作为城市四大空间功能的基本出发点,与其他三类空间都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迁居行为研究有利于整合其与城市空间之间存在的内在耦合性。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第二,有利于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从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房地产市场化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自由选择住房的权利,带来了大部分人的居住空间自由流动,并形成了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响应。因此,可以将迁居理解为城市空间重构的重要推动力量。从福利分房政策到货币分房政策,城市居民的迁居行为横跨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形成了既带有福利分房制度烙印,又需面对住房市场自由选择的独特特征。伴随这一过程,城市居民的迁居模式从无法自主选择居住空间的被动式搬迁转变到拥有自主能力的主动式搬迁。这些重要的历史进程,深刻而持续的对现有的迁居格局和迁居模式造成了影响,折射出城市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空间变革。第三,城市规划与各学科交叉领域的迁居研究利于探讨城市问题的实质我国迁居研究长期以来作为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人口问题的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不够多元化,缺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融合;研究层面较为单一,普遍集中在宏观和定性层面。本文对城市居民迁居的研究,综合了社会学和人口研究领域对迁居者的研究方法、城市地理学对迁居影响因素的重视,以及城市规划的空间研究重点,对迁居的空间特征和非空间特征进行分别解析,郭清了空间因素对迁居的影响,有利于对城市复杂现象的解读,有利于探讨城市问题的实质。第四,丰富国内迁居研究的实践进展和技术支持从研究的城市层面看,国内常见的迁居研究往往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为研究对象,本文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选择长沙这个二线中等发达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大量问卷的收集实现对迁居的定量研究,此举能够丰富迁居的实证研究。文章采用ArcGls技术平台,能够实现对空间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的迁居分区能拓展迁居特征研究的新思路,从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层面为迁居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持。1.3国内外研究综述1.3.1西方迁居研究进展西方迁居研究起步较早,涉及社会学、地理学、行为学、心理学以及经济学等各个领域;研究内容、角度和层面都各有不同;不同学科流派从自己的角度对迁居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对迁居的理解。此后的研究多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进行。1.人类生态学派二战前,城市人口迁居研究诞生于社会学领域。当时,城市社会学家发现迁居是引起诸多社会问题的原因之一,为了解决城市内外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学者们开展了对迁居现象的研究。在这个背景下,城市社会学的开拓者一一芝加哥大学形成了最早的人类生态学派理论。帕克教授认为,城市社区里存在一些因素,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它们导致一种有序的、典型的人口和机构组合方式。分离这些因素并进而描述由于这些因素的合力而造成的人口、机构群集方式的科学,就是人类生态学。这其中,便蕴含着人口迁居与城市空间的典型关系。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引入生态学的概念及方法,特别适合从整体角度来研究城市复合结构,因此,他们的人口迁居研究也多属于宏观层面,形成与人口迁居有关的代表性理论,分举如下:(1)同心圆模式与入侵演替理论伯吉斯(E.w.Burgess)在1925年提出同心圆模式3(图1—1),他将城市结构的形成与城市内部人口迁移联系起来。认为外来移民最新“侵入”城市中心,随着中心区人口和住房的压力增大,一部分移民继续向外城区以及较高级住宅区“侵入”,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完成了移民向城市居民的“演替”。外来移民“入侵”引起的城市内部人口移动,界定了城市空间的五个圈层,由中心向外围依次为:中心商业区、过渡区、工人阶层住宅区(往往伴随着大工厂)、中产阶级住宅区、高级或通勤人士住宅区。同心圆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基于对芝加哥城市人口迁居和分布的简单表达,缺乏对道路交通、自然要素格局、社会文化和区位偏好等方面的界定,因此,对于大多数城市不具备普适性。从人口迁移的角度来讲,存在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与生物界在竞争机制方面的差别包括人的社会性,模型忽略了迁移者的社会性,诸如文化偏好、家庭结构因素等。第二,模型对新来移民在城市内部迁移的路径解释不完全正确,他们中迁移能力有高有低,不完全是以由内向外依次扩展的方式迁移。第三,模型关于住房的获得和转移假定于住房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与一些国家和城市的现实不符,不能完全表达迁居规律。”0荦霹c。二●Chicago,1920S引卜锤麓卜{I_:。慧藜鬻爹|i\i麓辫攀ij骥荔7|i、’\。。0≮誓¨|;麓躲j一1.Loop《downtown}目lv.w0俄岫classzone图¨Factoryzone口V。Residemialzone口叭zoneoftransition口V1.commuterzone3约翰·伦尼·肖特.城市秩序【M川二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5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图1_1伯吉斯的同心圆城币模式(图片来源:《城市秩序》)(2)扇形模式和过滤理论霍伊特(HomerHo”)1939年在伯吉斯同心圆模型的基础上发展提出扇形模式(图1—2),他综合了64个城市的房租调查资料,并考虑了城市主要道路系统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因此,其得出的空间模型对其他城市具备一定的普适性。Ae8QfCen耋ral8usinessQistrict》BZoneof下rans疆lonD,。ResidentlalV《lowercl鑫ss)匕D~Res{dent;al(1niddfeclass》DE《篙裂)一‘④一汹dus孵图1—2霍伊特的扇形城币模式(图片来源:《城市秩序》)在扇形城市模型中,隐含了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的过滤理论。霍伊特认为,现住房的逐渐过时和衰落会引起高收入阶层的迁居,他们为维持社会地位而购置新建的高级住宅,随着用地的扩展而向外迁居,这过程中,高收入阶层迁居留下的空房流向低收入阶层,导致住房向城市的低收入阶层过滤,而人则向高等级住宅区过滤。城市居住空间在时间的变迁中迎来人口的更替,表现在城市平面布局上,则为土地利用的演替和虑变。换而言之,可以将迁居理解为具有伴随着城市土地利用扩张而向外作条、带、扇形状延伸发展的趋势。不过,文化因素的缺失成为此理论的明显短板,短时期来看,人们不仅有追求更高社会地位的倾向,也具有着留恋现有生活氛围的情结。费雷(Firey)于1945年研究发现,在波士顿,尽管有一些高级住宅己过时,但由于住户对此地人际关系和环境氛围的留恋,并没有外迁,形成了不少局部地区人居空间相对稳定的现象。(3)多核心理论麦肯齐(R.D.Mckenzie)在1933年提出城市空间结构的多核心理论,哈里斯(c.D.Harris)和乌尔曼(E.L.UIIman)于1954年对该理论进行进一步发展和改良。该理论认为,城市将发展形成一个或多个商业中心区,以其中一个最主要商业区为城市的核心,其余则为次核心。理论的优点在于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多元结构进行了分析,完善了对于功能区布局的解释,指出功能区之间的并无一定的序列关6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系,且面积大小不一,这样富有弹性的描述,比较接近城市的实际情况,因此适用于较多的城市。团1.中心商业区2.轻工业、批发区3.下层社会住宅区4.中层阶级住宅区5.上层阶级住宅区6.重工业7.外围商业区8.佳宅郊区9.工业郊区图1—3麦肯齐的多核心模型(图片来源:《城市秩序》)多核心理论对人口迁居的描述包含了土地价值曲线的原理,理论认为城市高地价、高房租吸引较高等级的使用者,而非低品质、低等级人群的使用。依据该理论,人口迁居在城市的土地利用布局上,呈现出依据个人、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向不同等级的商业中心附近移动的规律:高收入阶层向居住环境优越、交通条件便利、远离工业区污染、靠近城市次级商业区的地段迁移;低收入阶层向中心商业区、工业区和环境条件较差的地段移动;中等收入阶层则向位于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之间的地段迁移,一般是商业中心和次级商业区之间的地段。上述三个模式是人类生态学派的典型代表,均假定在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他们引用生态学的概念来阐述城市内部人口迁移变动的过程,分别为:集中、分散、隔离、侵入和演替。同心圆理论认为城市居民迁居的根本原因是低收入阶层的入侵,从而引起城市环境巨变,并进而导致高收入者向外迁移;扇形模式认为高收入者基于个人对先有住房环境的不满和对社会地位的追求而向更高级别的居住阶层过滤;而多中心模式则是结合了入侵演替和过滤理论等多方面原因,阐释城市内的搬迁。这三个理论对于迁居者的假设都基于一般性、无差异的人,忽略了人的个体差异和主观性,所研究角度均为宏观层面。2.行为地理学1960年代以来,西方行为地理学出现。该学派从认知特点、个体差异性等角度对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假设进行了修正,此举有利于增强对空间问题进行解释的能力。该流派认为从人的主体性角度去理解行为和空间的关系是迁居研究的重点,从这一特点出发,迁居行为的决策研究正是题中之义,同时也使得家7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庭因素的考虑成为迁居决策的重要方面。重要的研究结论分别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和迁居行为决策的角度得出,均属微观层面。(1)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美国人类学学者格里克(P.c.GIick)于1947年提出家庭生命周期理论。1955年,罗西(Rossl)运用该方法研究了费城四个街区的人口迁居行为,将人一生中的重要时段与人口迁居联系起来。理论指出,大部分人的一生包括从出生成长、青少年、成熟、结婚、生育、抚养未成年子女,直到衰老和死亡这七个阶段,15.25岁时多处于家庭结构多变的时期,因此迁居频率最高。(表1—1)。罗西认为“生命周期循环会造成家庭结构变化,进而引发住房需求,而迁居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调整家庭住房来满足这种需求”。理论从微观层面很好地解释了家庭发展阶段和结构在迁居行为上的影响,使对人口迁居过程及其运动机制的研究更加系统和全面。缺陷则在于,没有考虑家庭经济状况的制约作用,比较适用于经济收入较高的阶层。表1—1个人生命周期与迁居的关系(表格来源:《西方国家城市人口迁居研究进展综述》)年龄节点010203040506070生命阶段出生成长青少年成熟结婚生小孩小孩成长退休死亡迁居次数1(2)压力模型和迁居行为决策1958年,贝尔(BelI)从一定时间范围内家庭主要任务的角度,将迁居者的家庭分为四类:事业型、家庭型、社区型、享受型。这几种类型的家庭会基于阶段的主要目标来确定迁居的方向和区位,这一点,成为迁居行为决策研究的重要背景。布朗(Brown)和摩尔(Moore)是迁居行为决策研究的核心人物,布朗主要强调产生迁居活动的决定因素,他结合沃佩特(wolpert,1966)的压力门槛(stressthreshold)假说,认为内外压力的共同作用使迁居决策产生。其中,城市居民所受到的内在压力来源于家庭生命周期和家庭类型的变化;外部压力则主要是住宅和邻里变化引起的居住环境改变所致。当内外压力的合力达到一定的水平,即迁移门槛时,迁居行为发生。摩尔则侧重研究新住房的寻找,这一阶段位于内外压力超过迁移门槛之后,是一个不断寻找理想住宅以释放压力的过程。迁居决策研究将迁居者视为理性行动者,采用压力模型的方法使对迁居过程的解释更为深刻、具体。但是,模型单方面从消费者的角度入手,缺乏对市场供给方一一即外围住房市场和相关政策的考虑。(3)人口推拉理论和多层次模型人口推理理论虽然属于长距离迁移方面的理论,但一些学者借助该理论研究了关于家庭迁居决策的过程,本文认为也具备参考意义。1959年,博格(Bogue)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用人口推拉理论解释家庭迁居的决策过程,他从整体人口迁居角度,将迁居的结果视作原居住地和目标居住地的推力与拉力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李(E.s.Lee,1966)认为影响家庭做出迁居决策的因素,除了原居住地与目标居住地间推力、拉力的作用之外,还有中间障碍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它们会对推力、拉力的作用产生修正。他指出迁移行为的决策与迁移者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有关系,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和职业等。他运用多层次模型(Mu¨levelModeI),将个人特征和城市住房市场状况纳入迁居模型,能够较为完整的表达迁居的影响因素。遗憾的是,李只对此作了概括性的描述,缺乏定量研究作为支撑。3.空间分析学派理论空间分析学派主要侧重从空间层面对迁居行为进行研究,主要的理论为互补(trade.o仟)理论和侧重空间规律和数量模式的迁居研究。(1)互补理论以阿朗索(Alonso)为代表,他于1960年提出城市人口迁居的互补理论,根植于城市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在于,迁居者必须平衡迁居成本与其他因迁居引发的日常性成本之间的关系,因此造成迁居能力和迁居选择会由于迁居者所属收入阶层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具体表现为:低收入者受限于经济能力,只能拥有较为狭窄的居住空间选择范围,所属范围一般是城市中心,房子面积小而楼层高,造成中心区人口的高密度;而高收入者选择的自由度则较大,且倾向于在环境良好、交通便利的郊区居住,所以郊区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2)空间规律和数量模式这一阶段在20世纪50、60年代,从空间规律和数量模式的角度研究迁居,重点在三个方面:迁居的距离和方向、迁居的统计模式和迁居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其中,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引入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劳瑞(Lowry)模式是这个阶段的代表。他从居住、工作、交通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角度,认为工作地点对城市居民的迁居与否、迁居位置选择具有较大的影响。他的观点丰富了迁居决策的影响因素。4.马克思主义学派或激进地理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派或激进地理学派的研究重点是社会结构的深层分析。他们对于人口迁居的研究主要在下列方面: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城市阶层、政治要素等对人口迁居的影响。此外,以早期的马彻(Macher,1974)和威廉姆(william,1976)为代表,他们还研究了城市绅士化(Gentrification)现象。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加拿大,由于城市重新发展过渡地带的契机,新的豪华公寓往往在中心商业区边缘交通便利的地带聚集,这吸引了不少热衷城市热闹氛围的中产阶层从郊区自发的迁入,学者们将这个过程称作绅士化现象。9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绅士化是迁居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指出城市过渡地带的重建会吸引高收入阶层,完成对原有低收入者的取代;从迁居的角度解释了城市土地利用的正确价值曲线,是探讨城市复兴与发展的重要方面。s.1990年代以来的迁居研究进展1990年以来,迁居研究不断增加,研究重点侧重于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家庭的决策过程、住房市场的变化以及从国家层面4对不同国家的迁居影响因素作深入分析。其中涉及多成员家庭共同偏好的决策、双收入家庭的迁居决策模型等。研究层面相对之前而言,呈现出分别向宏观、微观极化的特征:其一,从家庭生命周期和心理学的角度,向微观决策过程不断细化。其二,向迁居选择的空间层面不断拓展,由城市内部迁居拓展到更大层面的迁居选择。这一点拓展了迁居研究的空间外延,将迁居与迁移结合起来,但其不属于本文的理论支撑,故不阐述。(1)家庭的决策模型迁居并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与家庭生命周期及个人教育、职业生涯等紧密相连的。克拉克和戴尔曼(1996)认为新的工作机会对原有的居住地形成了挑战,当工作地距原住地较远时,往往引起迁居行为;相反,短距离的居住地改变不会对原有的工作机会造成影响。克拉克和大卫(1999)认为,城市地域范围内职业改变对迁居起着触发器的作用,职业改变比其他因素更容易影响到家庭的迁居行为。毛林(1999)将迁居与心理学紧密联系起来,他对“选择”、“满意度"进行心理学评价,并将成果应用于居住选择、偏好及满意度领域。格林和弗里曼(2001)从心理学的决策理论入手,将迁居决策、寻找和选择住房看作一个独立过程的必要阶段,考虑了住户估价和选择住房的心理学方面。(2)新住房的寻找和住房市场鲍森和布莱姆利(2000)认为,在新住房寻找阶段,当地的市场条件对迁居者的住房选择起到限制或拓宽作用。当住房市场特征的地区差别较大时,就会导致区域差异较大的迁居过程。鲁(1998)利用美国的四个普查区对迁居行为进行案例分析,发现迁居行为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李等(2000)认为城市的地区价格差异,将明显地对居民住房选择的倾向产生影响。戴尔曼(2000)认为地区住房周转率的高低会增加或者减少居民迁居的可能性,周转率高则迁居率高,反之亦然。1.3.2国内迁居研究进展我国城市化进程起步相对西方而言比较晚,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郊区化现象在国内一些大城市才开始出现。借鉴西方经验,郊区化的基本特征是人口外迁,所以人口迁居成为我国学者理解郊区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式的迁居4李新.1990年代以来广州市人口迁居及其影响研究【D】.中LJJ大学,200510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研究大约从1990年后开始。这之前,主要探讨了郊区化现象出现的条件、影响迁居的因素等问题。1990年后,迁居研究不断增加。在我国最早对迁居现象进行研究的是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者,他们从城市郊区化现象入手进行人口迁居相关研究。典型代表有周一星、孟延春。周一星于1996年研究了北京的郊区化现象,指出我国与众不同的郊区化机制。周一星、孟延春在1997年,基于中西方郊区化现象的差异,研究了沈阳的郊区化情况,指出中西方之间的城市郊区化过程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这个基础上,二位学者又于1998年,大范围的采用中心区人口外迁强度这一指标,对北京、上海、沈阳、大连等大城市进行郊区化问题以及机制研究。我国迁居研究实际经验的不足和外国业已成熟的迁居体系使得对国外迁居理论的引进也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周春山、许学强(1996)等学者,他们对西方国家城市的人口迁居研究历程5进行解读,将国外的先进理念引入国内,贡献十分显著。1998年住房市场化的开始,从住房供给关系和可获得性来看,人们的迁居可能性大为提升。因此,迁居在我国学术界逐渐作为一个单独的命题来研究。这一时期,主要以一些地理学的学者团队最为突出:有柴彦威、胡智勇、仵宗卿(2000)等通过对天津市民问卷调查等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天津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的迁移性、迁移方向性、迁移距离和迁移空间类型等特征,并进行了迁居机制及其变化分析6;同年,柴彦威又与史中华、刘志林(2000)两位学者对深圳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市民迁移性、迁居空间类型、迁居原因等的时空间分析,得到深圳市民迁居的时空间特征,指出未来深圳市民迁居的空间趋势7;以及张文忠、刘旺(2004)对西方城市居住区位决策与再选择模型的评述,为国内的人口迁居引进模型的研究方法,拓展这一命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人口与区域研究领域的杨云彦教授于2004年,在总结了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若干新特点之后,指出城市内部迁移成为新热点;同年,又与田艳平、易成栋等学者,对武汉市城市内部迁移的问题展开初步的分析,指出动迁“离心化”趋势与“务工经商”移民形成相互作用、相互整合的趋势;田艳平、杨云彦于2006年,对武汉市外来人口的职业流动与就业适应的专题研究。传统的城市地理研究方面,冯健、周一星(2004)利用千份问卷调查资料,研究居住郊区化进程中北京城市居民的迁居行为、第二住宅与季节性郊区化,以及包括通勤、出行和购物等在内的相关空间行为;结果表明北京本地城市化和近郊化的特征明显,某些单位的福利分房和工程动迁成为居民迁居的主要原因。5周春山,许学强.话方国家城市人口迁居研究进展综述【J】.人文地理,1996,04:23.27.6柴彦威湖智勇,仵宗卿.天津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特征及机制分析[J].地理研究,2000,04:39卜399.7史中华,柴彦威,刘志林.深圳市民迁居特征的时空分析[J].入文地理,2000,03:37—42.1】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时代进入发展中最关键的转型期。这一时期,主要的研究模式延续了上述学者团队的方式,以刘望保、闫小培等人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他们在2007年,对影响广州市居住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基于户籍的比较,利用事件史的分析方法对迁居的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了外来流动人口与本地城市居民之间的迁居影响因素的差异8。研究表明,广州市自1980年以来,年均居住迁移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流动人口的年均居住迁移率要高于比本地居民。他们在2009年,继续对广州市的居住迁移进行研究,分阶段地比较了住房制度改革时期各个阶段的迁居特征,指出家庭生命周期、工作单位变动、住房产权和住房性质选择等都会对居住迁移产生显著的影响,但由于不同因素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它们对各阶段迁居特征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差异9。此外,以.柴彦威为首的学者团队还采用生命历程方法,解读了城市单位居民的迁居(2009)10,研究了人口迁居领域中的过滤理论的起源、概念及研究进展等(2011)11。各大院校的城市规划、地理学、城市问题研究与交叉学科研究等专业也出现了一些人口迁居的硕博论文:李新(2005)研究了1990年代以来,广州市人口迁居对城市空空间结构的影响,着重分析了迁居对广州市人口再分布、居住用地、城市空间、社会区、功能地域等方面的影响12;邓罗飞(20儿)以闵行区为例对上海市居住郊区化进行研究13;何健(2007)对1990年代南京市人口的分布变动与郊区化进行研究14;龚敏健(2011)对苏州市外来人口居住特征和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15。及近几年,学者们从社会学领域也对迁居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以齐心博士为代表。他的研究成果16主要以北京市为例,内容从迁居研究的数据、方法、迁居空间模式、迁居原因、以及人口的迁居流动等都各有涉及,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复杂的迁居流线进行整理,提出迁居流场这一概念,他的研究层面和内容构成较为详实,但限于学科专业的角度,空间研究是其短板。1.3.3小结国外迁居理论和实践研究,自二战以来己陆续开展,至今为止经历了80多年的研究历史。目前,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研究的8刘望保,闰小培.转型期广州市居住迁移影响因素于户籍之间的比较【J】.地理研究,2007,26《5):1055—1066.’刘望保,陈忠暖,闰小培等.转型期广州市居住迁移的分阶段比较【J】.热带地理,2009,29(2):123.128.”柴彦威,陈零极.中国城市单位居民的迁居:生命历程方法的解读【J】.国际城市规划,2009,24(5):7—14.“塔娜,柴彦威,刘志林.过滤理论的起源、概念及研究进展fJ】.人文地理,2011,(1).“李新.1990年代以来广州市人口迁居及其影响研究【D】冲山大学,2005.”邓罗飞.上海市居住郊区化研究——以闵行区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儿.“何健.1990年代南京市人口的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龚敏健.苏州市外来人口居住特征和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齐心一E京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0.12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内容引入了各交叉学科理论,以地理学、人口学为主,渗透到生态学、行为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相关领域,可以说西方国家的人口迁居的体系研究已近成熟。国内的迁居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学科限于地理学和人口学,仅有少部分社会学、经济学研究,与西方国家人口迁居的研究深度和广度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但近年来,迁居问题的研究呈现上升趋势,各类错综复杂的城市发展形势催生和加速了迁居的研究进展,各领域的专家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出发,提出对迁居的认识和见解,并针对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等一类的大城市做了实践研究。相对迁居理论体系而言,学者们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但概念的深层论证和迁居理论的系统化并未见雏形。从目前国内外迁居研究的进展来看,总体上,西方迁居研究的理论体系较为成熟,国内迁居起步晚,体系不成熟,需要借鉴国外优秀理念和经验,开展多学科的研究;国内的迁居研究大部分落在实证研究层面,缺乏合适中国国情的迁居理论支撑,难于对方法进行推广。我们在借鉴西方迁居理论的同时,需要更深层次地对国内外迁居的不同形式进行分辨。具体而言,存在如下区别:第一,西方迁居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北美城市,故其结论不完全适合处于发展期和转型期的社会主义中国。第二,西方主要研究住房市场,较少研究政府在迁居中的作用,这与我国行政主导下的房地产市场的宏观形势不一致。第三,西方主要研究住房需求市场,很少涉及住房供给市场,无法解释我国从福利分房到货币购房的迁居变化。1.4研究方法在借鉴国内外迁居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确定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有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抽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其中,文献研究主要应用于理论指导方面,定性居多;其他四个方法则结合具体的城市对象进行实践研究,重定量分析。(1)文献研究通过广泛的文献收集和整理,了解迁居研究的发展历程,把握国内外各学科领域的研究重点及特色,在理论的基础上设计科学的调研方法。(2)问卷调查确定问卷调查为本文数据的主要获取方式。根据文献分析的结果,将与本文研究最具关联度的因素整合到问卷中,并根据实际调查对象的具体特征进行设计。(3)统计分析在迁居研究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取得的信息进行系统的属性分析,主要基于spss软件。具体的技术方法有主成分分析、交叉分析等,并对软件生成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4)抽样调查由于样本量太大,在分析某部分具体内容时,根据需要对总体样本量进行抽样,目的是得到更具针对性的特征人群,本文的家庭生命周期分析、流动人口分析等均采用这一方式。(5)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与调查问卷相对应,针对长沙市这个具体的案例进行迁居情况的解析。行文中涉及到影响及建议的部分,也常采用案例分析使内容表达更为贴切。分析过程中,具体运用的软件平台主要是ArcGIsl7、spss、Excel和Depthmap。其中,ArcGls用于迁居空间属性的录入、管理和分析,spss用于其他属性数据的统计和分析,E×cel为辅助图表生成,Depthmap为评价城市道路系统中所用。常用的技术手段有主成分分析、属性交叉分析、聚类分析、路径分析、缓冲区分析、空间句法分析等。1.5研究内容及框架1.5.1研究内容本文以长沙市城市居民迁居行为特征研究为主题,通过设计及大量发放《长沙市居民迁居调查问卷》,取得足够的样本量;在样本信息的基础上对城市迁居者的各类特征、迁居选择、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等作深入解析;并从城市空间的角度,指出影响迁居的空间因素,了解城市内部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一章,阐述迁居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在对中西方迁居研究历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确定以大量调查问卷发放为基础的数据获取方式,及以ArcGIs空间分析和spss属性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第二章,调查方法设计的具体过程和数据结果的呈现。第三章,城市居民迁居的非空间特征研究。本章属于宏微观结合的角度,从迁居的户主特征、家庭户特征、迁居选择和时间特征等角度对长沙市的迁居非空间特征进行解析。第四章,城市居民迁居的空间特征研究。本章以空间特征的分析为主,对长沙市空间进行城乡划分,对城市内部迁居的空间距离和方向进行分别解析,并有针对性地对长沙市流动人口和城市中产阶级的迁居空间特征进行研究。第五章,影响迁居的空间因素。从学科角度出发,重点将迁居与城市空间联系起来,如城市用地扩展、行政区划调整、自然山水要素格局、交通网络等;从迁居的角度整合出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具备改良意义的建议。第六章,结论及研究展望。全面归纳长沙市居民迁居行为的特征,整理对城17本文的ArcGIs技术支持主要来自于:牛强.城市规划GIs技术应用指南f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4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市空间格局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理解;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指出文章的主要创新,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1.5.2研究框架图1-4本文研究框架(图片来源:作者自绘)15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2迁居问卷调查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问卷调查,故调查方法设计在文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问卷设计和调查过程组织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本文从国内外迁居理论及研究进展出发,确定城市的基本迁居模型,在模型的指引下结合所调查城市的具体对象进行问卷设计,确保问题设置合理有效。在调查过程中,与调查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确保调查分组和任务分配的顺利进行,并就调查范围和调查目的统一认识。2.1相关概念城市居民迁居国内一般采用周春山教授的人口迁居定义18,他在1994年,将人口迁居解释为以住宅位置改变为标志的、城市地域范围内的人口(往往是住户)移动,因此人口迁居有时也被称城市内部的人口迁移(IntraI.urbanM.gration)。此处的城市内部人口迁居指的是迁入地、迁出地都在城市内部的迁居。本文将研究范围适当扩大,在问卷阶段统计从外部迁入城市、以及从城市迁出的人口,即迁入地或迁出地其中任何一个地点在城市内部即可。笔者称之为城市居民迁居,其中包括城市内部迁移和城乡迁移,发生迁居的人就称为迁居者。为更好地理解迁居这一名词,笔者引入人口学、社会学的观点。美国人口统计学家彼得逊将人口迁移定义为:人们在一特定时间内移动一特定距离以改变其永久住处的行为。因此迁居的过程包含时间、空间以及定居目的这三个基本维度,在空间范畴,迁居指跨越了居住单元但不超过一定的空间范围(往往不包含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在时间范畴,迁居无具体限制;在定居目的方面,迁居以定居为目的。从这个角度出发,能够较为清晰地将迁居与其他的概念诸如移动、迁移、流动等区别开来。2.2基本模型及问题2.2.1基本模型确立本文从城市规划的学科属性出发,注重行为在空间中的发生及影响,研究层面为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对迁居行为在城市空间中的作用过程解释如下。1.迁居行为主体为迁居者,迁居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家庭。但无论是以个人还是家庭作为研究主体,户主的特征都尤为重要。与迁居者特征紧密相关的还有迁居选择,主要包括迁居次数、迁居原因、迁居意愿和迁居时间等。18周春忆城市人口迁居理论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1996,03:34.40+6616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2迁居问卷调查2.迁居行为发生的载体为城市空间,是自下而上形成的城区空间,非严格意义上的行政界线界定的城市范围。3.在迁居行为的发生过程中,从微观个体的角度看,迁居者受到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的共同作用,而产生并实践迁居行为;其中,内部压力具体分解为:迁居者的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家庭结构、居住偏好等。外部压力具体分解为:居住外部环境、邻里关系、配套设施、交通便捷与否等。4.此外,从宏观的城市角度看,还有不涉及个人差异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影响因素:如宏观制度与政策、社会经济发展及收入水平、城市的住房市场、城市规划与建设、自然要素格局、道路系统及交通方式等。这些要素可分为空间要素和非空间要素。5.非空间因素主要对迁居水平造成影响,在于迁居次数与迁居率。空间因素则主要对迁居的空间特征的形成造成影响,重点在于迁居路径的距离和方向方面。6.迁居行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最为密切,迁居在不同区域间的方向和距离等变化通常表征着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图2—1迁居行为与城市的关系(图片来源:作者自绘)2.2.2基本问题确立根据上文对迁居行为在空间中的解释,本文确定迁居研究将以问题为导向。因此,总结需要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如下。1.探讨迁移者的各类特征,即迁居者的年龄、职业、社会地位、家庭结构等因素对迁居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2.借鉴推拉模型和摩尔的研究模型的结论,对迁居行为进行空间距离划度,研究不同迁居距离所对应的空间特征。3.利用迁居行为与城市空间的内在关系,研究行为的方向性特征,是处于向心集聚、离心扩散还是两者兼有的状态,是否还存在其他可能的方向性特征。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2迁居问卷调查4.伴随着迁居特征的研究,浅析城市内部居民演替的过程,重点在于外部流动人口入侵和内部居民演替。5.研究迁居过程中的各类因素如空间因素和非空间因素等分别对迁居产生了何种影响。空间因素如城市土地扩张、自然要素格局、交通系统如何影响到迁居行为,并使迁居格局产生出与之相应的特征。通过本文设立的五个重要问题,行文过程中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将这些问题串联起来,一一进行解析。2-3研究范围划定本文研究的空间范围是城市发展实际形成的建成区19范围以及规划确定的近期发展区,基本对应市区20(又称城区)的概念,但又有差别,在实际研究案例中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城市市域21范围内除上述外的其他地区是城市外围地区,其中的郊区视作研究范围外的周边乡村。时间范围基本和城市化进程的过程重合,其中以1990年至今为主要研究的时间范围,尤以1998年住房市场化以来的阶段为重。在具体研究对象方面,本文选择长沙市作为实证研究的城市。从可行性的角度看,有利于整合资源,方便组织人员就近调查。2.3.1概述长沙,又称星城,是湖南省省会,也是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科教中心。长沙市经济总量(GDP)由1978年的16.85亿元上升至2010年的4547.06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3.22%。长沙城位于湘江下游以及长浏盆地西缘,湘江由南向北,跨城区而过,浏阳河、捞刀河从城市东面汇入湘江。湘江东岸土地资源较多,发展成自古以来的主体城区;西岸多山,在近代随着1972年橘子洲大桥的开通而得到发展机遇。因此,长沙城市的发展与山水格局的关系较为密切。古长沙伴随行政原因和湘江河运发展而来,形成了稳定的以河东为中心的城市格局。近现代,城市的边界开始突破湘江、浏阳河、岳麓山等的自然屏障,向城市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拓展。城市中心由一个变成多个,“一主两次六组团”成为长沙市的规划空间结构。2.3.2空间范围本文对划定研究的空间范围有两点考虑:其一,从长沙市现阶段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看,城市的主要建成区在于2008年行政界线调整之前的市五区、星马片区和望城区北部的高星片区等地(图2—2)。其二,2011年修编的2003版长沙19城市建成区,是指市区集中连片部分及分散在近郊与城市有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用地。20市区指和周边地区相较之下,有着人口密度较高、人类活动特征较发达的区域,在行政划分上,市区可能是市或镇。21市域指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18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2迁居问卷调查市总体规划将上述区域划为规划区范围(图2.3)。图2—22014年长沙市行政区划范围(左)(图片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长沙行政区划)图2—3长沙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1修编(右)(图片来源:长沙市人民政府)璧城送开疆区岳麓嚣荚蓉区塞沙区雨花送天心区醐图2—4长沙市迁居行为研究的空间范围(图片来源:作者自绘)19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2迁居问卷调查因此,本文将不以行政区划为界,而选择实际发展的长沙市城区范围进行研究,其空间范围为:长沙市东四区一一天心区、雨花区、芙蓉区、开福区;岳麓区除莲花镇、雨敞坪镇的大部;望城区西北部的高塘岭街道、星城街道、丁字街道、黄金街道和雷锋镇;以及长沙县的星沙城区、榔梨镇、黄花镇22(图2.4)。周边乡村即指长沙市域范围内除上述长沙城区范围和其他郊市县城区范围以外的地区。2.3.3时间范围本文选择长沙城市化发展较快的时期进行研究,研究的时间跨度主要集中在1990年至今的二十多年的时间范围,其中尤以1998年住房市场化以来的十五年的研究为重。这时期,政治经济改革时代背景的影响和长沙市城市空间的蓬勃发展,使得迁居行为的发生具有广泛、明显、持续的特征,比较合适研究。2.4调查方法设计论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问卷调查,基于抽样得分的抽样误差估算表2—1指出,当样本量为1537份时,达到95%的置信区间,±2%偏差,即对研究整体具有代表意义。考虑到问卷发放的回收率及有效率,本文拟在研究范围内发放2000份左右的问卷,建成长沙市迁居研究数据资料库,在数据库的基础上,运用ArcGJs和spss的软件平台进行分析。表2—1基于抽样得分的抽样误差估算(表格来源:《如何确定抽样统计的最小样本量》)相对抽样误差置信度1%2%3%4%5%95%6147153768338424690%433010824812711732.4.1调查问卷设计根据本文的迁居解释,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从迁居主体、空间载体、内外影响因素等方面考虑。共计7道单选题,2道多选题,及一个迁居情况变化表格。迁居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家庭,但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户主的特征都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以户主特征的采集为主。1”6道单选题从户主特征的角度进行调查,包括户主的性别、年龄、户籍、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基本界定了迁居者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第7道单选题,对迁居次数进行统计。2道多选题从迁居者搬离旧住所、选择新住所的角度,分析迁居内外压力对迁居者的影响。一个迁居变化情况表,从迁居时间、迁居地点、住房面积、常住人数、住22本文为方便分析的进行,将长沙县地区合称为星沙区。20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2迁居问卷调查房权属角度进行信息采集。问卷设计的创新点在于,调查问卷拟采集一到二次的迁居行为信息,这一做法,拓宽了迁居研究的时间维度,同时也能收到增加调查样本量的益处。具体问题及选项设计如下:1.性别户主的基本属性之性别构成,其作用在于判断性别因素对迁居的影响。2.年龄户主年龄的选项分布参考了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按照单身期、家庭形成期、家庭成长期、家庭成熟期、家庭衰老期构成五个选项。考虑到迁居者的经济因素,对具有购买能力的家庭阶段进行细分。形成的选项如下:30岁以下、30.40岁、40—50岁、50一60岁、60岁以上。3.户籍设计问卷发放以长沙市常住人口为对象,但户籍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管理方式,对城市人口迁居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户籍人口在权威的统计资料方面积累了一些信息。本文希望与上述数据进行对接,设计了长沙市城市户籍、长沙市农村户籍和其他地方户籍三个选项。4.学历户主学历是说明迁居者文化属性的重要方面,按照个人在我国教育体制下可能经历的阶段设计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含职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共六个选项。5.职业户主职业主要说明城市迁居者的社会阶层和购买能力。从这一原则出发,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分类方式,有针对性的将城市迁居者的职业划分为如下9类:机关干部/公务员、经理/中高层管理人员、专业人士/技术人员、个体/私营业主、公司职员、教师、退休职工、无业、其他。6.家庭月均收入家庭月均收入是最直接和最准确地判断一个家庭购买能力如何的指标。房地产业内人士也通常将月薪与房价作比较,讨论城市居民的购房能力及城市之间的房价高低。2013年全年长沙平均房价在6500—6700元间浮动,参考这一点,将家庭月均收入分为:3000元以下、3000一6000元、6000.10000元、10000一15000元、15000。20000元、20000元以上这六个梯度。7.在长沙地区共搬迁过多少次?搬迁次数的多少主要测度城市的迁居水平,方便与已有研究中的其他等级城市进行横向对比。由于本文扩大了迁居的范围,从外地迁至长沙以及从长沙迁至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2迁居闯卷调查外地都算作一次迁居。8.离开原住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迁居者的内部和外部压力考虑,将迁居原因归类于:不满意住房环境、不满意邻里氛围、更换住房面积、交通不便、工作地址变动、家庭关系变化、拆迁以及其他这八类。9.迁居时,主要考虑住房的哪些方面?从人的认知能力的空间范围出发,将住房从内到外分为:住房品质、住房价格、配套设施、交通区位、邻里环境、社会治安及其他。结合赵建晟(2009年)的居住意向调查,事实表明,这些方面往往也是迁居者考虑最多的。10.迁居变化情况统计表本文在迁居调查的基础上,将一次迁居扩展为两次。调查内容为:迁居时间、住房面积、常住人数、住房权属和居住地点。其中,居住地点是本文最关键的数据,采用表格记录和地图辅助的方式进行标记,样表如下表2.2所示。表2—2长沙市居民迁居变化情况统计表(表格来源:作者自绘)迁居住房面常住人住房权属居住地点迁居情况时间积(m2)数(个)(打√)(如:天心区韶山中路桔园小区)囹自有现居情况口租用上次囹自有居住情况口租用再上次口自有居住情况囹租用2.4.2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1.人员组织及时间安排问卷调查过程结合本科生的城市规划社会调查实践进行,调查队伍共分为六组,每组6人,总人数为36人。针对本文调查范围内的五个主要区域发放问卷,分别为天心区、雨花区、芙蓉区、开福区、岳麓区23。调查问卷发放环节主要在天气晴好的工作日、周末进行,共计两周时间。2.问卷按人口配额为获得较高的可信度,本文预计需要收到1600份的有效问卷,将1600份问卷与各区的人口分布情况进行匹配,得到如下结果,各区需按下表2.3取得相应的样本数量。23HemanKok在1999年对匈牙利和波兰的迁居研究中指出,无论郊区化与否,城市仍然是人们日常活动的中心。本文认为长沙市民的活动区域仍在五个主要的城区,因此调查选择这些区域进行。22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2迁居问卷调查表2—3抽样调查样本量分布情况(表格来源:作者自绘)区人口数(万)所占比例样本量芙蓉区52.316.91%271天心区47.515.36%246开福区56.718.34%293雨花区72.523.45%375岳麓区80.225.94%415总计309.2100%16003.调查地点选择问卷发放地点的选择相当于“抽样”的过程,包含了对调查对象的甄选,合适的调查地点将有利于提高调查效率。因此,选择调查地点的原则为长沙市常住人口集中、构成随机、综合度高、服务半径较大的地点。综合这几点要求,确定调查地点为如下几类:购物中心、广场、公园、居住区等。平均每组选择4”6个具体地点进行问卷发放,平均每个地点发放50份左右的问卷。(1)选择购物中心或商业步行街、公园、广场等地点发放问卷时,按照各功能在城市中所处的等级来分配问卷构成。例如,在商业步行街发放问卷,从黄兴南路步行街一一东塘商业街一一橙子街这样的商业圈等级模式,来思考地点选择。(2)选择居住区发放问卷时,按照居住区的建成年代分配问卷构成。一般可以按新建小区、成熟小区和历史小区来划分,例如:万科·金域华府是新建小区;阳光100、通泰等建成5—15年左右的为成熟小区,建成年代较为久远的诸如德雅村、梅岭村等作为历史小区。为确保获取足够的有效数据,每个小组发放的调查问卷均大于设计的问卷量。实际发放问卷2090份问卷,回收1792份(spss),回收率为85.75%。2.4.3调查问卷统计与整理问卷统计和整理工作有三大任务:第一,将调查数据录入ExceI和spss软件,方便进行属性分析等过程;第二,将调查数据的空间位置点定位到ArcGIs地图上,以便进行空间分析。第三,检查数据信息的完整度,构建高质量的迁居数据库。录入ExceI和spss软件的操作较为简单,本文不作具体说明。录入的原则为:调查编号具有唯一性,即不存在重复的调查编号,这样便于后文的数据对接和分析处理。录入ArcGIs的具体操作为:(1)打开Arcmap,建立新的工程文件,添加底图数据:包括调查范围、自然要素和路网信息等。(2)建立新的shp文件,要素类型为点要素,启动编辑器对新建shp文件进行字段编辑,添加调查编号、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2迁居问卷调查迁居先后、地点位置这三个字段(如图2—5)。文件,进行迁入点、迁出点的空间定位,同时完成全部的数据点空间定位后,属性信息,通过唯一的调查编号(3)输入属性,选择新建的点shp输入点的上述三个属性信息。(4)通过属性表的联接功能,将外部整理好的ExceI联接起来,完成后对shp文件进行数据导出存盘(如图2—6)。(5)通过属性表的排序功能检查数据信息是否完整,对于信息缺失的数据进行检查、核对,无用信息予以删除。饿建萧sha卵剐e*一l望豳自薹橐剿————————————————————』二jii二二—二———————。——一——名称嚣臻黧慧:耄嚣,一⋯、i要素娄型|点,;i一“空闻参考插述.未知坐标系显示详细信息i绳塑:i坐标将包含M值。用于存储路径数据。坐标将包含z值。用于存储3。数据。sha钟}b露眭L塞一龅堕笾蚓!i湔i对i筛委享埴。豪i享段名教提;;:}:0对妻0sha胙几何《长整型调童蝎号:文本】王居先后艾本地点位置:文车⋯萱塞_一黝一。!:|一二;;;≯2丢j巍i~一⋯一⋯⋯一一一一一一————_二===~二=⋯一、二=j图2—5新建点shp文件及编辑字段的操作界面(图片来源:作者自绘)遑嬲l一望擅鲤鲞喇、圭接訇用于向该圉是的屠性表选加茸他数据·因此可以使用这些数据执行符号{七图层要素等操作。妻转哪些内苔连接至}该匿墓笋j,表的连接属性,图2—6输入空间数据点的操作界面(图片来源:作者自绘)经空间数据点的整理、剔除和信息对接,汇总后的有效迁居样本量为156424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2迁居问卷调查份(ArcGIs),各区的问卷构成如下表2—4所示。问卷比重基本上与前文按人口进行配额的构成一致,具备可信度。其中,由于将一次调查扩展到二次调查,可用的迁居信息有所增加,二次迁居的样本量为220份,总迁居信息为一次迁居和二次迁居的综合,共计1774份。这1774份迁居数据中,包含了2957个居住点,其分布如下图2—7所示。表2—4长沙市居民迁居问卷调查构成(表格来源:作者自绘)天心区雨花区芙蓉区开福区岳麓区总量实际样本量及分布275份315份257份295份422份1564份实际样本比重分布17.58%20.14%16.43%17.84%26.98%100%理想样本比重分布15.36%23.45%16.91%18.34%25.94%100%●爻。。●:~..●●●图2—7长沙市迁居调查的数据点空间分布(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2迁居问卷调查2.5小结本章主要为调查方法设计。在绪论的理论基础及框架指引下,第一、二节阐述迁居定义和对迁居的理解,确定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第三节确定调查对象,简述对象的基本情况和时间、空间范围,郭清基本认识;第四节为问卷设计、发放和数据汇总、整理的阶段。这部分工作的完成对论文具有极大的意义,所希望解决的问题成为下文主体部分的指引;所取得的迁居数据,其信息的完备度和质量高低与否对本文结论存在着重要的影响。不足之处及经验总结:(1)问卷设计还有改进的余地。对问卷发放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尽多地思考,并在设计阶段对问题进行细分。(2)考虑到问卷信息的录入和汇总工作的难易程度,需要在调查之前作好正确的决策。例如:每个题目、每个选项是填写ABcD还是在“口”内划“√"等,这些细节问题的妥善处理有利于提高问卷汇总的质量和效率。(3)多项选择题囿于数据统计的难度,不宜设计太多选项,宜分解为几个小问题。26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3迁居者特征及迁居选择迁居者作为城市迁居活动的主体,在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们对居住环境选择的主要倾向和不同之处,成为本章研究的出发点。居民对城市环境的认知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由迁居人群的居住空间选择;与此同时,人们的迁居选择还受到实际的工作、教育生涯和经济能力因素的影响。在众多的迁居理论中,生命周期理论对迁居者的全阶段分析最为突出,本章采用数理统计和生命周期抽样的方法,对长沙市的迁居户主和家庭户特征进行梳理,同时,对迁居者的迁居水平、迁居原因、迁居意愿、迁居时间等作简要的统计。这一角度涉及城市规划与社会学的交叉部分,属于非空间特征的范畴,有助于我们从迁居者及其迁居选择的角度,理解产生迁居行为差异的原因。3.1户主特征户主特征主要蕴含在问卷的6个单选题中,利用spss的频数分析、交叉分析的技术手段,方便进行属性数据分类统计;对其中具有显著特征的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角度分析。3.1.1性别迁居户主性别构成以男性为主,占60.0%。在单身期及家庭形成初期,男女性别比例为1:1,性别构成基本均衡;到家庭成长期、成熟期、衰老期,男性迁居者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甚至达到女户主的2—3倍。数据一方面说明,目前长沙市成熟的家庭以男性户主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迁居选择上,年轻女性的迁居诉求在提升。表3—1户主性别和年龄交叉处理(表格来源:作者自绘)年龄总量18—30岁3口—.40岁4旷一50岁5旷一60岁60岁以上男性33237722773631072性别女性3322151183223720总量6645923451058617923.1.2年龄调查结果显示,18—30岁、30—40岁这两个年龄阶段为迁居的主力军,随着户主年龄的成长,家庭不再轻易迁居,具体构成见下图3—2。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3迁居者特征及迁居选择瓣18—30岁戮30—40岁40—50岁糍50一60岁熬60岁以上图3—2户主年龄的分布饼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年轻户主代表的个人、家庭更有可能因为工作变动而迁居。在选项因工作地址变动而迁居中,46.1%的户主为30岁以下。30—40岁的户主,在更换大面积住房和因家庭关系变化而迁居的选择上,均高于其他年龄阶段,表明这时期,家庭因素在迁居中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年龄在50岁以上的户主一般对邻里关系较为满意,不倾向于迁居,只有在更换大面积住房、拆迁等情况下才会产生迁居行为,详见图3.3。另有实证研究指出:长沙居民住房需求与年龄高度相关:个人在20岁以后住房需求快速上升,到50岁以后开始逐步下降。住房需求的表达体现在迁居行为上,故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迁居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趋势。50融⋯~。瓤。纛A瓣18—30岁瓣30一40岁=40—50岁蠢50—60岁麟60岁以上图3—3户主年龄和迁居原因的交叉分析24(图片来源:作者自绘)24图3.3中A代表不满意原住房环境,B代表不满意邻里关系,c代表更换住房面积,D代表交通不便,E代表工作地址变动,F代表家庭关系变化,G代表拆迁,H代表其他。28厂}i步0巧加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3迁居者特征及迁居选择3.1.3户籍户籍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中国计划经济的残余而被诟病,在此不作具体评价,仅利用户籍所包含的人口来源信息进行分析。迁居调查中户主的户籍以长沙市地区城市户口为主,占52.1‰农村户口为16.7‰其他地区户籍则为31.1‰如下表3—2。这表明,长沙地区城市户籍人口占主体,三成左右迁居者来自长沙以外的地方。其中,本地城市户籍人口是城市内部迁居的主要构成成分,农村户口主要对应城一一乡迁居这一类型,其他地区户籍人口则表现为长沙市对周边市县、外围省份人群的吸引力。具体研究需在下文结合居住点的空间位置进行分析。表3—2户主户籍构成表(表格来源:作者自绘)变量数量百分比长沙地区城市户口93452.1长沙地区农村户口30016.7其他55831.1总量1792100.03.1.4学历在迁居行为调查中,户主的学历以高中(含职高、中专)、大专、本科为主,三者比重共占79%;其中,本科学历占最大的比重,为29.9%。其他三个层次学历的迁居者较少,仅占21%;最少的为小学及以下学历者,仅占3.2%,详情如下表3—3所示。袁3—3户主学历构成袁(表格来源:作者自绘)变量数量百分比小学及以下583.2初中20211.3高中(含职中、中专)42223.5大专44825.0本科53629.9研究生及以上1267.0总量1792100.0在各年龄层次的学历分布中,60岁以上的户主学历分布较为均衡;40—50岁、和50一60岁的户主出现了高中和本科这两个学历峰值,其中以高中更为明显;3卜40岁、18—30岁的户主则以本科学历占到绝对优势,详情见图3—4。这表明,年轻迁居者的学历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这一现象与我国的社会历史发展和教育事业进程有较大关系。29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3迁居者特征及迁居选择户主学历研究生及以;<上户主学历本科\}//户主学历大专户主学历初中户\、。l户主学历./7高中一户主年龄18—30岁一户主年龄30一40岁”一一、+户主年龄40一50岁一户主年龄50一60岁—一户主年龄60岁以上图3—4尸主学历与年龄的交叉分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3.1.5职业户主的职业构成以个体/私营业主和公司职员为主,均占21%。;退休职工及教师比重最少,均占4%左右。如果按照职业界定的大致社会阶层进行等级划分,大致呈现如图3—5所示的:两头小、中间大,重心偏向下的规律,这表明城市中低产阶层是长沙市目前迁居现象中的行为主体。对于选项中的“其他”职业,分析其年龄构成,50.5%左右为30岁以下;其收入构成,66.7%左右为6000元以下。因此,推断“其他”职业群体是一个较为年轻的城市务工阶层,其构成基本为商业服务业者、工人等,在校大学生也可能成为其成分之一,总而言之,其中的主体人群是城市迁居行为中地位相对较低的阶层。其他无业退休职工教师公司职员个体/私营业主专业人士/技术人员经理/中高层管理人员机关干部/公务员|⋯⋯——⋯r⋯⋯⋯⋯一r一~———r—————r一——一,0100200300400500图3—5户主职业的构成分布(图片来源:作者自绘)30骥户主职业黧百分比蒜签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3迁居者特征及迁居选择3.1.6月均收入从迁居家庭的月均收入(图3—6)来看,大部分落在3000一6000元这一梯度上,占34%;以这一梯度为中心,向相邻两侧呈现递减趋势。迁居一次的群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次数的家庭(图3.7);发生三次以下迁居行为的家庭,其月均收入在3000一6000元这个梯度上存在着明显的频数峰值,结合长沙市2013年全年住房均价6600元来看,得出如下推断:当长沙市房价与家庭月均收入的比值在1.1:1—2.2:1之间时,迁居的可能性较大,其中尤以一次迁居最为可能。图3—6家庭月均收入的构成分布(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3—7家庭月均收入与迁居次数的交叉分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31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3迁居者特征及迁居选择无论是户主还是家庭的月均收入,其与房价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这一关系也是迁居行为特征研究的一个关注点。由于城市土地价值曲线的存在,可以将城市内的不同房价区域大致区别开来,以其中的一个区域为例,当人们由于对该区域的迁入量呈上升趋势时,该区域的住房需求量上升而住宅供给量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导致局部市场的房价上涨以调节市场的这种供求关系;同时,迁入居民一定程度上造成该区域的环境负担,使得人们对住宅的品质要求也更高。总体来看,城市内部居民迁居的择居性较强,是一个居住消费的调整过程,市场通过住房价格这一杠杆来调整迁居行为带来的市场供给关系的变化,并最终形成了住房需求的空间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化。3.2家庭户特征前文探讨了迁居户主的特征,在迁居者的生命周期(LifecycIe)中,个人的选择绝大程度上与家庭的选择分不开。这个微观角度的观察,启发了笔者从家庭生命周期(Familylifecycle)的角度探讨不同阶段的家庭户特征,研究家庭户各个阶段的迁居行为与事业、教育等的关系。很多人一生的轨迹是这样度过的:儿童时期由父母抚养,在14~22岁外出求学,随后开始工作生涯,在20~30岁之间结婚,之后很快有了孩子,在接下来的18~20年内抚养孩子,把他们送进学校,当孩子离开去组建自己的家庭时,再一次成为夫妇2人的家庭,然后夫妇2人会相继离开这个世界。从上述家庭生命周期的阐述角度,提取出对家庭户研究最具意义的方面为:年龄,常住人数,迁居原因等。本文在sPss数据库的基础上随机抽取300份问卷,其调查区间构成为每个区各取60份,其年龄分布为每个年龄段各取60份。迫于前文的户主年龄构成中以中青年为主的趋势,对现象的分析不尽其然,故此处对年龄构成进行平衡;此举也有利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采用spss对户主年龄和家庭常住人数进行交叉表处理,结果显示如下表3—5。表3—5家庭生命周期——户主年龄与常住人口的交叉表(表格来源:作者自绘)现居常住人口1人2人3人4人5人6人7人总量卢i年龄18—30岁7298720603H0岁12271906040_一50岁51615175206050-一60岁3182512016060岁以上1153662060总量1768132532541300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3迁居者特征及迁居选择对户主年龄和家庭迁居次数进行交叉处理,结果显示如下表3—6。袁3—6家庭生命周期——户主年龄与迁居次数交叉表(表格来源:作者自绘)迁居次数1次2次3次4次及以上总量户i年龄18—30岁1427109603D一40岁17251086040一50岁2419143605口一60岁3120636060岁以上3616460总量12210744273003.2.1家庭形成期户主年龄在18.30岁左右时,往往对应家庭的形成期,其家庭拥有更多的常住人口形态,从独居1人到5人都有,呈现出以3人为主的分布(如图3.8)。这种多样性的原因是,这一阶段的年轻人,有的独身求学、工作,有的新婚2人刚组建家庭,有的为新生儿家庭(3—4人),有的为单身青年与父母合住(3—4人),或者夫妻、父母、小孩合住的三代同堂家庭(5、6、7人),从这方面看,家庭的常住人口形态差异较大。同时,年轻人新家庭观的冲击及中国传统的大家庭观念的弱化,使得他们正经历或即将经历大家庭分离、小家庭组建的过程,因此,也催生了较为复杂的、不稳定的家庭常住人口形态。图3—8家庭形成期——户主年龄与常住人口情况(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在这个形态下,家庭形成期阶段的迁居次数较为频繁,迁居原因相应地具备多样性,有独居1人的随工作单位迁居,也有组建家庭的婚姻迁居,还有生养小孩的扩大住房面积迁居(如下图3.9)。其中,大部分户主正处于个人事业生涯的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3迁居者特征及迁居选择起步期和上升期,对工作较为重视,加之居住形式的自由,这阶段的家庭因工作地址变动的迁居最多。迁居的主要考虑因素显示,这阶段家庭对住房价格和交通区位的选择较多,表现为以工作地为导向的迁居模式,主要的家庭类型为事业型和享受型。图3—9家庭形成期——18—30岁户主的迁居原因构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3.2.2家庭成长期户主年龄在30一40岁时,家庭进入成长期,家庭常住人数基本稳定于2—5人的数量,表明单身青年基本已组建家庭,并承担起主要的家庭责任,开启照顾下一代,赡养上一代的使命。这一阶段家庭常住人口形态,主要是夫妇2人、夫妇携小孩同住,或夫妇孩子的3人小家庭与父、母中的1人或2人同住。这个年龄段,家庭的构成趋向稳定,但迁居次数仍较高。家庭中的夫妇2人可能都拥有工作,以工作地址改变为主的迁居较多,需要权衡的方面也更多,对交通区位条件的追求呈现上升趋势;对家庭重视,尤其表现为对小孩教育问题的重视,按小孩的年龄来说,基本处于。一14岁左右,主要为上小学、初中的阶段,迁居选择倾向于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地区。这一点,从长沙市万博汇楼盘的火热程度,可以初见端倪。万博汇楼盘位于长沙市雨花区,在雨花区房价均价为6600元/平米的时候,万博汇的均价已达12000元/平米,基本是雨花区均价的两倍,但其购买热度依然不减。反观万博汇楼盘,其不仅具备优质楼盘所必需的区25图3.9中A代表不满意原住房环境,B代表不满意邻里关系,c代表更换住房面积,D代表交通不便,E代表工作地址变动,F代表家庭关系变化,G代表拆迁,H代表其他。下图3—11、3—12同此义。34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3迁居者特征及迁居选择位和配套设施(图3—10),更占据着不可多得的优势教育设施,万博汇周边的2500米范围内分布着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11个优质教育资源。这个案例突出体现了在以小孩为主的家庭,教育资源对迁居选择的重要性。从选择新住房所考虑的因素看,由于需要兼顾各代人的住房需求,因此迁居者对住房品质和配套设施的考虑成为最主要的部分,故家庭成长期的家庭类型主要为事业型、家庭型和社区型。}|、1人l鍪{-,|图3—10万博汇周边配套设施示意图(图片来源:http://baike.so.com/doc/6358244.htmI)3.2.3家庭成熟期家庭成熟期的概念在于子女独立和事业发展到巅峰,对应迁居户主的40一50岁、5卜60岁两个年龄段。这两个阶段,迁居次数开始减少,有长久定居的打算。家庭常住人数集中体现在2、3、4人,是典型的小家庭趋势,表现为子女组建新家、留下夫妇2人,夫妇2人与子女同住(3—4人),夫妇2人与子/女的小家庭同住(4人)。家庭成熟期,是家庭资产积累较丰厚的时期,家庭对住房的选择多体现在对住房质量方面。除去与个人工作生涯相关的工作地址变动因素,其他的迁居原因表现较多的有:对住房环境、邻里关系、交通区位的要求,因家庭关系变化而需要新房或者更换大面积住房的原因等。同时,迁居者自身的购房能力和来自父母的代际支持,保证了从大家庭分解到小家庭所需的经济实力,因此,常住人口数目倾向于减少。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3迁居者特征及迁居选择从选择新住房的考虑因素看,40一50岁人群,单因子方面,选择住房品质、配套设施较多;多因子方面,则对各选项的考虑均很全面,表现为社区型和享受型(图3—11)。50—60岁人群,在多因子选择上较为均衡,表现为他们对住房各方面要求均较高;在单因子选择上,受到福利分房制度的历史影响,对照顾工作地的关系非常重视。值得注意的是,50—60岁人群的保守意识较强,追求清净的居住空间,因此对社会治安的要求也高于一般人(图3—12)。图3—11家庭成熟期——_4卜50岁户主的迁居原因构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3—12家庭成熟期——5卜60岁户主的迁居原因构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36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3迁居者特征及迁居选择3.2.4家庭衰老期家庭衰老期,指的是夫妇退休到终老而使家庭消灭。其常住人口集中体现在2、3、4人,可以判断为退休夫妇二人,退休夫妇与其父母同住(3—4人)。在迁居人群的构成中,这部分人群较少,他们往往对生活氛围和邻里环境较为满意,基本不倾向于迁居。在长沙地区发生的迁居次数,主要以一次迁居为主,占总量的60%。在对新住房的要求方面,60岁以上人群的表现特征没有其他人群显著,有单因子选择,也有多因子选择,较为分散,只有邻里环境这一项相对较多,说明迁居者对生活氛围的依赖,家庭类型主要为社区型。3.3迁居选择通过问卷调查,不仅收集到迁居者的特征,还收集了迁居者对居住的选择情况,主要包括迁居次数、迁居原因、迁居意愿和迁居时间。作为迁居研究中重要的非空间特征,这些内容在以往的研究较为充分,本文此处只做简要分析。3.3.1迁居次数迁居情况在不同的城市之间可能因为人口成分、社会经济情况和房地产市场等因素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何进行迁居情况的城市间对比,如何描述一个城市的迁居水平,这些都需要引用迁居次数的指标。本文调查的迁居者中,56%左右的人选择了迁居一次,28%的人迁居二次,10%的人迁居三次,仅有6%的人迁居了四次及以上(图3.13),平均迁居次数大于1.657次。在一次迁居和两次迁居中,专业人员/技术人员、个体/私营业主及公司职员这三种职业占绝对优势,其总和分别为:60.3%(占一次迁居中的比重)和58.0%(占两次迁居中的比重);两者相加刚好为全部迁居量的50.0%。因此,有理由认为,长沙市目前的城市内部迁居以中低阶层的迁居活动为主,结合迁居的考虑因素看,表现出较强的工作地指向性。一般而言,发展较快的地区,人口迁居水平较高,原因在于新移民的到来和新的住房机会的产生,会对整个住房链的供需造成冲击,从而形成显著的迁居流。齐心在《北京城市内部人口迁居水平研究》一文中26,通过2008年对北京市居民的大规模问卷调查,统计出北京市迁居家庭户的平均迁居次数大于2.28次27,将该数据与长沙市的平均迁居次数1.657次进行横向对比,结果表明长沙市迁居水平目前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城市的发展水平明显低于一线大城市。26齐心.北京城市内部人口迁居水平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6—12.27本文对北京市平均迁居次数进行了重新计算,剔除了未迁居人群,目的是方便与本文的数据进行对比。37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3迁居者特征及迁居选择二j{√程长沙地区搬迂过多少欢?图3—13户主职业与迁居次数的交叉分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3.3.2迁居原因本文根据问卷收集的第8道多选题,从迁居者的角度初步分析迁居原因的构成,也为后文的迁居影响因素分析作铺垫。在迁居的诸多原因中,本文从迁居者的角度给出了8个选项。其中,市民迁居的最主要原因是工作地址变动,占26%;其次是更换住房面积,占19%;第三是不满意原住房环境,占16%;第四是交通不便,占14%,详见图3.14。这四个方面成为市民迁居的最常见原因,共占75%。这一原因分布,从个人微观角度折射出四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一,居住与工作地的关系;其二,人均住房面积需求;其三,住房配套设施的不满足;其四,城市交通的问题。本文以上述问题中第一点为例,简述迁居原因在迁居研究中的重要性。宏观来看,居住空间与工作地的关系属于城市职住关系的研究范畴,受到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传统城市的产业集聚方式往往带来以城市中心为主的均匀扩散性迁居方式,城市发展和迁居过程较为缓慢。现代城市的产业空间往往沿城市的纵向或横向的交通主轴布局,或者从游离于城市空间的外围飞地发展而来,因此带来城市居民迁居的沿轴向布置、呈斑块状、组团状等的布局形式,并进一步影响了城市空间结构,使得城市由单中心格局向多中心格局转化。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3迁屠者特征及迁居选择图3—14迁居原因构成分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选择迁居原因频数在20以上的选项,将其与户主职业进行交叉,得到下图3.15。图片显示出如下规律:(1)因工作地址变动而产生的迁居行为在公司职员、个体/私营业主、专业人士/技术人员这三类人群中,分布尤为明显;证明城市中低阶层的迁居指向以工作地址的变更为风向标。(2)因更换住房面积而产生的迁居行为在各类人群的分布中较为均衡,表明各类职业的人群均有因住房面积需求而产生的迁居行为。(3)对住房环境的不满足,常常伴随着更换住房面积、交通不便、工作地址变动等原因,通常将这类考虑较多的家庭归类为社区型家庭。20Ol。,...。,.。..。,,.....。。................。...,........。......。。...一~~一机关干部/公务员一经理/中高层管理人员鞋专业人士/技术人员一个体/私营业主黼公司职员藩教师退休职工赢无业其他图3—15职业与迁居原因选择(图片来源:作者自绘)3.3.3迁居意愿本文根据问卷收集的第9道多选题,从迁居者的角度,初步分析迁居意愿的选择,也为后文第五章的影响因素分析作铺垫。迁居者在迁居时所着重考虑的住房因素,也就是迁居意愿。选项在各因素上的具体比重情况如下:交通区位占21‰住房品质19%,住房价格18‰配套设39境环系房关积动化住里面变变原邻房便址系意意住不地关满满换通作庭迁他不不更交工家拆其一曩藏一瓣瓣瓣鞲%一;;|;,。||,}:,一:};;一;li,一O0心加864一。o吣卜L一上∞l鼓c一上,能一)一赵加~k正一止能一已CL越能;l盘A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3迁居者特征及迁居选择施16‰社会治安15‰邻里环境10‰详见图3.16。结果显示,迁居者对诸多住房因素考虑得较为慎重,各因子的比例分布相对均衡。藤住房品质隧住房价格鳞配套设施礴交通区位黪邻里环境鬟社会治安黧其他图3—16迁居意愿的因素构成分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3.3.4迁居时间根据调查显示,迁居者在时间上的选择跨度较大。最早的为1962年,即在同一个地点居住了51年,最近的为2014年,即新搬迁不久。调查获取了两次迁居的信息,因此取得了三个时问点的信息,下文分别对三次迁居时间进行分析。分次的迁居变化规律(1)最近一次迁居时间(现居点)该趋势线代表的是迁居者最近一次迁居的时间点。从理论上人的记忆曲线来说,收集的是较为准确的时间点信息,如图3.17显示。700⋯一71多心∥7l“。一、。。。。壕铲妒¨∥40||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3迁居者特征及迁居选择90年代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迁居水平较低;到1990年以后,迁居水平上升较快,明显的时间节点主要有1998、2008、2010年等。由于是对最近一次时间点的收集,因此时间点主要集中在距今较近的时间段。(2)上次迁居时间(前居住点)这一次的迁居变化情况较为复杂,表现为年与年之间的波动较大。剔除细小变化,总体上显示为1998年后的急速迁居上升,2001~2005年的迁居洼地,以及2008—2013年的波动上升。详见图3.18。图3—18上次迁居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3)再上次迁居时间(最早居住点)图3—19再上次迁居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41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3迁居者特征及迁居选择再上次时间点主要收集的是迁居三次及以上人群的早期迁居信息。趋势线的整体水平保持上升趋势,在1998年这个时间点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呈现低趋势的波动,并在2003年达到该时间段的最低;2005年后,迁居走出低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详见图3—19。总体的变化规律对三次迁居时间点的分别解析,能够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发现重要的时间节点。为取得更为完整、正确的迁居次数变化情况,需要调查尽可能多的迁居时间点,本文将三次迁居的时间点信息汇总,呈现如下图3—20所示的趋势。图3—20三次迁居总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片显示长沙居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始有明显上升的迁居活动。这一点与本文研究的时间范围相吻合,故提取1990年以后的迁居信息,如图3.21所示。图片显示,自1990年以来,随着宏观政策及制度、城市空间格局发展等变化,长沙市居民迁居的统计频数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和节点特色,本文结合必要的影响因素对这一走势的原因进行分析。1.1990年以来,随着长沙市的发展,居民迁居活动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但在单位住房制度的限制下,迁居基本上表现为外来居民的迁居流动,整体上升及摆动幅度均较小。2.1998年是一个上升趋势显著的年份,这一年,福利分房制度的取消,使住房步入市场化阶段,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一系列革命性的大动作大手笔,极大地解放了长沙市居民的居住需求,加之外来人口,催生出持续稳定上升282014年因为未足年,剔除该年的迁居数据。42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3迁居者特征及迁居选择的迁居行为。图3—211990_一2013年迁居频数变化趋势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3.在2002—2007年间,迁居增加的趋势暂缓,似乎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中,这阶段迁居增量不多,有些年份甚至有下降的趋势。可以理解为长沙市本地人口迁居需求的基本满足,主要体现为外来人口的迁居活动。4.2008年,是全国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的时期,但未影响到长沙地区以买房自住为主的消费者,相反成为城市居民们迁居的较好时机;同时,城市西部扩容和规划筹建,也使得迁居量大幅攀升。5.2009年至今,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成熟和政府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大,迁居行为也深受影响。从局部来看,情况变得更加复杂,有大幅上升的年份,也有急转直下的年份,2011年,随着中央房地产调控之限贷限购、千套保障房动工、一房一价的一系列动作,住房成交量急转直下,居民迁居量也随之陷入低地;但就整个阶段看,迁居水平仍旧处于上升趋势中。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住房需求在不断上升和提质。这其中,有早期的迁居居民释放出来的第二次迁居,也有新晋城市居民的首次迁居,更有大量周边郊市县、及外来地区人口的迁居入住。3.4小结本章主要内容分为三节,户主特征、家庭户特征和迁居选择。第一节以长沙迁居户主的特征为中心内容,运用spss的数据分析功能,从户主的职业、收入、学历等6个方面,认为长沙市迁居户主存在如下6个特征:(1)随着年龄的增加,迁居户主的男性比例上升,年轻女户主的迁居诉求也正4气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3迁居者特征及迁居选择在上升。(2)迁居者住房需求与年龄高度相关。(3)城市户籍人口占迁居者主体,流动人口在迁居者中约占三成。(4)迁居者以本科学历占最大比重,年轻的迁居者中,学历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但迁居水平与学历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规律。(5)户主的职业构成表明城市中低阶层是目前迁居现象中的行为主体。(6)家庭月均收入与房价之间的关系最能说明迁居者的经济能力,住房价格是迁居需求和房地产市场供给之间的平衡者。第二节将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应用到本次问卷调查中,从家庭生命历程的角度微观地了解不同家庭阶段,迁居的可能性及发生的原因,能够更全面、立体地了解迁居在实际选择中所需面对的问题。将家庭形成、成长、成熟、衰落这几个主要的阶段提取出来,得到长沙市不同家庭阶段的迁居偏好和家庭类型。研究表明,家庭规模越小,迁居的可能性越大。第三节为迁居选择的概述,包含迁居次数、迁居原因、迁居意愿和迁居时间。迁居次数方面,迁居者的平均迁居次数大于1.657次,迁居水平相对国内其他大城市较低;市内迁居活动以中低产阶层为主,表现出较强的工作地指向性。迁居理由和迁居意愿的选择中,主要表现为以工作地变动为主的迁居;人们对交通区位考虑较多,其次则是住房质量、住房价格、配套设施等因素。迁居水平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表明,城市居民迁居活动的变化与宏观制度、政策、房地产市场、城建活动之间等均存在较大关系。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城市迁居行为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较强的论题,前文对城市迁居者特征和迁居选择的分析是空间研究的基础,本章将回归迁居行为的空间研究,从行为在城乡之间的区别、城市内部迁居在迁居距离方面呈现的规律、城市的迁居流场、及城市内部迁居的特殊人群等方面,对长沙市迁居行为的空间特征进行梳理,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有效的完成对迁居研究的技术支持。其中,迁居距离和迁居方向是城市迁居空间特征中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它们直接建立了现居点和前居住点之间的空间联系。如果说迁居距离和迁居方向界定的是迁居路径的线性特征,那么线与现居点、前居住点一道,这三者便构成了平面几何上点到点的导线关系,这是迁居行为在数理意义中蕴含的本质关系。微观来看,迁居距离和迁居方向能够表征城市迁居者的迁居能力和选择倾向;宏观来看,迁居距离、迁居方向的总量特征,能够一定程度上反应城市发展的方向,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尺度和结构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4.1迁居的城乡划分上文分析得知,长沙市迁居的户籍人口有三成左右来自外地,16.7%为本地农村户籍,这一情况,导致迁居距离在空间上呈现较大的差别,使得空间分析难以进行。故以研究范围为界对迁居的城乡分别进行细分,归纳为如下三类:(1)城市内部迁居;(2)城乡之间的迁居29;(3)城市与外围地区间的迁居。前两类是本文的研究范围,尤以第一类为重点,而城市与外围地区间的迁居涉及到更大范围内的城市空间的引力模型,不是本文空间研究的内容。4.1.1城市内部迁居城市内部迁居是构成城市迁居流的主体,也是迁居行为中最复杂的部分。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讲,人们常以自己主要活动的区域(通常是居住和工作空间)为中心,展开对外界的认知和探索。以一般的城市结构为例,城市的主要工作地点、商业区位于市中心,而居住区位于相对外围的地区,在这种情况下,居民的城市认知区域一般为扇形,人们对扇面内的事物比较熟悉,之外则比较生疏。如图4—1所示。人们在城市内的主要活动区域成为城市的活力地带,人群成为城市活力的源泉。因此,城市内部迁居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城市内部空间,能够将抽象的、不好研究的城市空间结构,通过迁居研究进行具体落实,具备较大的研究意义。29此处的“乡”基本对应长沙市域范围内的乡村地区,其迁居主体主要对应问卷中的“长沙地区农村户口”人群。45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图4—1扇形的城下认知地图(图片来源:《环境心理学》)本文使用平均最近邻(AverageNearestNeighbor)工具对城市内部居住点的数据集进行评价,以确定数据类型适合采用何种工具。计算结果包含5个参数,如下表4.1所示。根据平均最近邻分析的原理,z得分用来检验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统计显著性,当z得分为负时代表集聚,为正则代表发散。表格中,现居点和前居住点的z得分均为负数,说明长沙市迁居者的居住空间分布处于显著的集聚状态,如下图4.2所示。其原因可能是城市居住用地分布较为集中,导致居住区内部居住人群的相对集聚。表4—1居住点的平均最近邻评价参数(表格来源:作者自绘)现居点1464前居住点1295平均观测距离215.337543247.935664预期平均距离434.899723495.443763最邻近比率0.495143O.500431z得分一36.954712—34.392268p值0.00000046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囹CIuste州FtandomDIsD_ersed图4—2居住点的集聚程度分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基于城市内部居住点的这种集聚趋势,本文可以选择与密度有关的一系列工具对居住点进行分析。具体方法设计如下:(1)使用ArccatIog的相交工具(Intersect),使居住点落入预先准备好的研究范围的面shp文件内,使点具备相应的空间位置属性,意即落在长沙市城区内的居住点。(2)利用Arccatlog的核密度工具(Kemeldens耐)计算城市内部居住点的集聚程度,形成如下图4—3的城市内部居住点的核密度分布图。从核密度分布图上看出,城市内部居住空间集聚的地带主要分布在河东主城区和岳麓区核心区(即2008年长沙市扩容之前的范围),由于主城区发展的时间较长,主要的迁居流动也发生于此。城区外围居住点核密度高的地方主要是城市新区,如开福区北部的金霞组团、望城区高星组团、岳麓区南部的坪埔组团、天心区和雨花区南部的省府板块、一东一西的星沙开发区和麓谷工业园等,发生在这些区域的迁居通常具备距离较远、方向向心化的特点,尤以城区北部高塘岭镇、星城镇、捞霞经开区,星沙经开区向主城区的迁居流动最为显著。47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甍图4—3城市内部居住点的核密度分布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结合城市其他方面的基本资料,不难看出城市内部的自然要素格局、道路系统等对居住空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存在一些明显的现象。例如,在湘江的东西两岸有大量的居住点集聚,粗略表明城市河流对城市地价的提升、对城市迁居者的吸引;浏阳河区域的居住点,在其东面的单面集聚现象,表现出河流对城区发展的阻碍和迁居的隔离作用。铁路站场和城市环线对城市发展产生一定的隔离作用,一方面,人们不倾向在其附近居住;另一方面,人们也很难跨越这一障碍物而进行迁居。4.1.2城乡之间的迁居城乡迁居主要是指发生在城区与城区的周边乡村之间的迁居流。在长沙市的案例研究中,主要指长沙市城区与长沙市域内的周边乡村之间的迁居流,这个“乡的”具体范围包括(1)长沙县暮云镇、跳马镇、黄兴镇、榔梨镇、江背镇、黄花镇、春华镇、果园镇、路口镇、金井镇、高桥镇、双江镇、开慧镇、福临镇、青山铺镇、安沙镇、北山镇、干杉乡、白沙乡:(2)望城县桥驿镇、茶亭镇、东城镇、铜官镇、乔口镇、靖港镇、格塘镇、乌山镇、白箬铺镇、新康乡;(3)岳4R㈣㈣豫爱徽糕瓣豳豳口一三薹黼_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麓区莲花镇、雨敞坪镇;(4)以及浏阳市和宁乡县范围内的乡村地区。在这类迁居中,距离的多少变得相对次要,迁居方向的重要性开始凸显一一是向心集聚化迁居还是向郊离散化迁居,即便是向心或者向郊,哪个方向是迁居流相对频繁的方向,这些都成为研究城市自组织的重要突破口,具备较大的意义。本文采用Arccatlog的空间连接工具(spatiaIJoin)对研究区域外围的居住点进行锁定。具体方法为:(1)利用ArccatIog的空间连接工具(spatiaIunion)将落在城区范围外的居住点shp挑选出来,导出存盘。此步骤也可采用交集取反工具(symmetrlcaIdi仟erence)进行。(2)结合迁居属性信息中的具体地址情况,将上述界定中属于“乡”这一范围的居住点挑选出来。(3)利用ArcGls属性表进行条件统计,得到长沙市城乡之间迁居方向的分析结果。其中,郊区迁往城区的为96.48‰城区迁往郊区的为3.52‰说明目前长沙市正处于向外围扩张的时期,郊区化特征基本未出现,见表4.2。表4—2长沙市城乡迁居的方向构成(表格来源:作者自绘)迁居方向迁居频数百分比郊区迁往城区19296.48%城区迁往郊区73.52%郊区居住点总量199100%4.2城市内部迁居的距离划度城市内部迁居是城市迁居活动的主体,也是最复杂的部分。根据地理要素间随距离增加产生影响减弱的现象,本节将从距离角度对迁居进行分类,并分别解析不同类型迁居的空间特征,以获得有价值的结论。4.2.1迁居距离划度迁居距离分析需要建立迁入点和迁出地之间的联系。本文将ArcGIs二次开发工具盯Geowizardslo.2嵌入ArcMapl0.o平台,利用唯一确定的“调查编号”字段将城区内的现居点和前居住点的空间位置联系起来,完成点到点的路径建立。因为对居住点的空间范围进行了双重确定,构成的流线为城一一城的迁居路径,符合城市内部迁居的设定要求,其分布结果如下图所示(图4.4)。据统计,1274份城市内部迁居数据的平均距离为6596米,从距离分布的直方图4.5来看,迁居距离的数值在27米至30千米范围内不等,数据的标准差也较大,表明迁居距离之间的数值相差很大。因此,深入研究将继续对迁居距离进行细分,依据距离的不同梯度,详细分析城市内部迁居行为的特征。49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图4—4长沙市城市内部迁居路径分析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城市内都迁居路径的距离分布圈例£#3●%jtl一、!g*j图4—5长沙市城市内部迁居路径分析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50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这里关键是确定划分距离范围的临界值,本文使用空间自相关对“迁居距离”字段进行评价,z值为正6.93,仅有小于1%的可能为随机分布状态(图4—6)。说明迁居距离的数据呈现离散分布,不具备集聚趋势,利用数据分析方法来确定划分迁居距离的临界值较为困难。故将从城市的空间格局方面寻找新的突破口。团团困U喀D电r5edKandomLIu吼ered图4—6迁居距离空间自相关呈现显著的离散状态(图片来源:作者自绘)长沙市主城区的空间格局基本上被城市二环线和绕城高速所圈定,长沙市东西环线间的最大距离为10公里,南北在14—16公里不等,绕城高速间的距离基本保持在在26—30公里之间。本文认为,以主城区核心为圆心画一个5公里半径的圈,从这个核心到圆内的任意一点都为短距离迁居;当半径再往外延伸5公里时,从核心到这个二次扩大范围内的点为中长距离迁居;以外则是长距离迁居。以此为标准,即将迁居距离划分为三个等级:(1)5公里以内的短距离迁居;(2)5—10公里的中长距离迁居;(3)10公里以上的长距离迁居。按照这一距离划分方式,城市内部迁居频数随距离的增大表现出明显的衰减趋势,如表4—3所示。下文分别对每类迁居类型进行详细分析。表4—3城市内部迁居随距离衰减的构成表格(表格来源:作者自绘)距离范围(m)频数百分比短距离迁居0-一500061948.6%中长距离迁居5000-一1000033426.2%长距离迁居10000-一3000032125.2%城市内部迁居驴一300001274100%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4.2.2短距离迁居这类迁居被认为是一种就近扩散式的迁居,从图4.7中看,迁居的路径构成方式呈现短树枝状的特点。据统计,平均迁居距离为2415米,平均迁居次数为1.59次。行为主要发生在主城区和相对独立的城市组团内部,覆盖面积较小。其中,围绕湘江有较多的迁居活动,表现出这类迁居者不愿放弃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空间的特征。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为人的领域性行为30。一}螭■一4·}毒~图4—7长沙币内短距离(嗍公里)迁居路径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总体而言,短距离迁居的空间分布大致在如下四个区域:(1)以银盆岭大桥连接的岳麓区一开福区的东西向走廊地带;(2)天心区侯家塘商圈一芙蓉区火车站商圈地带;(3)以韶山路为中轴线的天心区和雨花区的交界地带,南北走向;(4)银盆岭一猴子石大桥间的湘江两岸地区,河东居多。这四个区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城市主城区、对外交通便捷、且位于城市的次级商业圈附近。辨析了居住点的核密度分布之后,本文设计从前居住点和现居点的居住空间30“领域性”借用动物的行为研究,本义指动物个体或群体常生活在自然界的固定位置或区域,保持一定的生活领域以减少对生活环境的竞争。对于人类而言,领域性不具备生存竞争意义,更多是心理学含义。52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变化角度,对每一类距离下的居住空间进行分类判断。从短距离迁居的前居住点到现居点的变化关系解读出如下信息,如图4—8。A.迁居前居住点的聚集程度相对集中,河东以东塘商圈为圆心,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各形成明显的集聚带;河西则以市府板块为核心,并沿湘江方向向南拓展。B.迁居后,居住点的集聚空间呈现分散化的趋势,而集聚度提升。在河东,主要的集聚带开始向南、向北扩展,占领居住环境更优的地段;在河西,市府的吸引力仍在增加,表现为集聚空间的生长和集聚度的提升。C.从居住空间的变迁情况,能够清晰的看到城市拆迁活动的痕迹,主要表现在河西大学城、东二环和南二环附近、橘子洲地区等。居住拆迁往往就近安置,多数都属于短距离迁居。’酽皤0◇誓图4_8长沙市内短距离迁居的核密度动态变化(颜色越暖核密度越高)(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市内短距离迁居者的构成,从年龄和学历上看,以30岁以下的具备高中到大学学历的人群为主;从职业上看,专业技术人员、个体/私营业主和公司职员是主流(图4.9);从收入上看,以3000—6000元收入者为主,6000一10000元收入者次之:从住房权属上看,按三次居住点状态登记信息的总和统计,自有房者占61‰租房者39‰按迁居发生的时间顺序分段统计,自有房者比重在增加,租房者比重在减少,表明迁居的过程中伴随着住房的获得;从迁居原因看,选择单因子因素的占大部分,表明这类迁居者通常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原因促使其迁居,主要是工作地址变动、更换住房面积、拆迁、不满意原住房环境等。 万方数据硕上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54.2.3中长距离迁居蠢机关十部/公务员骧经理/rfl高层管理人员麓专业人士/技术人员鬈个体/私营业主瓣公司职员麓教师二j退休职工-i无业其他图4—9长沙市内短距离迁居者职业构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中长距离迁居常常是跨区的迁居流,迁居辐射范围比短距离迁居大,居住点的分布呈现跨越城市二环线向外扩展的趋势,如图4.10所示。据统计,平均迁居距离为7220米,平均迁居次数为1.62次,高于短距离迁居。图4—10长沙市内中长距离(卜10公里)迁居路径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54衡黼∞,i祥豁避^砖■~嚣落誓?~一.~辑.辨一t舞鳗芎Il嚣芄。.■《谭*n参赞墨#一辫最鬟:;.?||;|霉:一一一⋯蠢,≯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对中长距离迁居的前居住点和现居点分别进行核密度处理,从它们之间的集聚变化情况分析(图4.11),得到如下规律:A.迁居前,居住点覆盖面积较大,集聚度相对较低。密度中心大部分位于河东地区,并围绕低密度的窑岭地段形成了5个散点式的居住中心,最高密度出现在雨花亭地段。B.迁居后,居住点覆盖面积收紧,同时居住集聚度提高。河西的居住点形成以市府板块为中心的空间格局;河东的集聚空间由中心分布转为明显的南北向分布,城区的北部芙蓉路和南部韶山路的存在,为居民选择迁居于此提供了更多理由。从中长距离迁居的表现特征推断,其迁居方向大致有两类:其一,从城区中心向外围的迁居。其二,从城区外围向就近商业副中心的迁居。一方面,中长距离迁居体现在从城市主中心迁往城市副中心的人群,其特点为社会地位、经济收入较高,因此他们有能力、有想法离开日益拥挤和嘈杂的城市中心,选择更优的地段和居住环境;另一方面,城市的陆续扩张吸引城郊人口向城区集聚,因其本身距城区的距离跨度大,所以为中长距离迁居。这类人群往往选择就近谋生,而交通便捷的城市副中心成为首选,因此呈现出沿主要交通路线分布的集聚现象。国◇苫◇罐◇《熬《。≥热图4一”长沙市内中长距离迁居的核密度动态变化(颜色越冷核密度越高)(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市内中长距离迁居者的构成,从年龄和学历上看,以30一40岁的具备大学学历的人群为主;从职业上看,机关干部和中上层管理人员的比重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从收入上看,6000一1000元和10000一15000元这两个收入梯度的比重有所增加,表明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群更具备中长距离迁居的能力;从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住房权属上看,总体上自有房者占66‰租房者34‰自有房的比例相对短距离迁居者的更大;从迁居原因看,除了因工作地变动因素外,迁居者对其他单因子的考虑较为均衡,主要表现为对原有居住环境的不满和更换大面积住房。4.2.4长距离迁居长距离迁居几乎都为跨区的路径,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作蛙跳式迁居31(图4—12)。据统计,平均迁居距离为14007米,接近主城区五个区域质心之间的平均距离14855米;平均迁居次数为1.66次,高于上述两类迁居类型。说明倾向于长距离迁居者,其迁居的频繁程度也越大。图4—12长沙下内中长距离(1卜30公里)迁居路径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结合迁居路径和迁居前后的集聚空间(图4—13)分析,长距离迁居的构成人群仍然为两类: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寻找更优住区环境的迁居者;以及从周边城区及城郊入城的迁居者。具体分布特征如下:A.迁居前较迁居后,居住点的覆盖面积更广,且在城市的东部、西部也有不31齐心.北京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056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低的集聚度,城市北部则呈散点分布。迁居后,城市中心出现居住减弱甚至隔离的现象,而城市南北的集聚倾向更加明显,整体而言迁居后的居住聚集度有所下降。B.长距离迁居者对部分城市新区表现较为亲睐,在北部的金霞经开区、南部的省府板块都有不低的集聚度。望城北部城区存在较为明显的向心迁移。综合起来表现为如下的人群演替过程,一方面,能力较高的迁居者在城区外围寻找更优的居住空间,呈现出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南、北、西三个方向离心集聚的趋势。另一方面,人群向具有优势产业支撑的城市新区聚集,而无此优势的新区则需面对人群流失的状态。这是由于人们在能力许可范围内,总倾向于寻找更优的居住环境,故优势的居住空间往往吸引更多的人群为之提供活力。所以,优势地段更为优势,劣势地段则更加劣势,居住空间在迁居行为的自组织下,呈现两极分化的势头。◇囝移圉蟹o◇。雹图4—13长沙市内长距离迁居的核密度动态变化(颜色越暖核密度越高)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市内长距离迁居者的构成,从年龄和学历上看,与中长距离迁居的人群构成比较类似,但研究生学历的迁居者比重有所上升;从迁居者职业看,存在向上层职业和下层职业的双向移动趋势;从家庭月均收入看,最高收入阶层和最低收入阶层均有增加,证实了上述分析的两类人群构成的解释。从迁居的原因来,有两大构成,一类明显的表现为对住房环境、面积和交通区位的追求;另一类则突出地表现为因工作地址变动而产生的迁居;从住房权属来看,总体上,自住房占61‰租房占39‰按三次居住点信息的时间先后变化,表现为从租房者占主体到自有房者占主体的趋势。结合前面的两类迁居类型,城市迁居行为呈现随着距离增加,租房者比例相对增加的趋势。这是因为,迁居到更远的地方需要花费更AV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多的时间和交通成本,对迁居者的能力要求更加突出,按照经济收入水平的金字塔结构,这部分人群为少数;而现实中不乏以工作为主导,在城市边缘低地价地段租用房屋的工作者,他们往往表现出长距离迁居的趋势。413城市内部迁居的方向特征如果以距离的多少作为细分迁居行为的基础,说明的是迁居的距离向度;那么,对于城市而言,迁居的方向特征分析显然是更为重要、更具意义的方面。由于迁居研究的样本量较大,要对错综复杂的方向进行整合,必须基于一定的空间分区。常见的分区方法一般从城市行政区划和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社会区32等发展而来。本文首先借鉴齐心(2010年)在北京城市内部人口迁居中使用的迁居流场33,尝试对城市内部迁居在行政区划之间的流动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的迁居分区,并对迁居方向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用两者结合、互为补充的方式,提炼出长沙市总的迁居方向特征。方向分析采用迁居流图的表达方式,优势在于将各区域之间的迁入、迁出流化繁为简,直截了当地表现迁居在各区域间的流向过程,反映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研究城市居民自组织与城市规划的落定之间是否存在对应关系。4.3.1基于行政区划的迁居流场建立基于行政区划的迁居流场,需要将每个迁居信息中的迁入地、迁出地的空间属性置于行政区划内,分析出总的迁居流在区域间的流动情况。具体方法设计如下:(1)对行政界线进行要素转面(FeatutretoPolygon)操作,检查、修正形成的面文件,并增加面名称字段。(2)将城市内部迁居点落到上述迁居分区中,利用ArccatIog的空间链接工具使其具备行政区的空间属性。(3)利用ET工具根据调查编号,进行点到点的路径建立,并对路径进行在折点处分割线的修正。(4)将迁居点根据迁居先后划分为迁居点1、迁居点2、迁居点3的集,并根据两次迁居的进行将迁居点2至迁居点1,迁居点3至迁居点2进行表格联接,导出数据并保存属性表。这样两次对应的迁居数据上便同时具备了迁入地、迁出地的行政区信息。(5)接下来,利用spss的交叉表工具,将迁入地、迁出地之间的互动情况进行统计,形成迁居矩阵表(表4.4)。32城市社会区是对城市社会空间的划分,必须基于一系列社会、经济、人口、设施等指标,本文所采集的数据无法支撑这一分析,故不采用。33齐心.北京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0.58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表4—4长沙市基于行政区划的迁居矩阵表(表格来源:作者自绘)迁入地行政区划总量天心区雨花区芙蓉区开福区岳麓区望城区星沙区天心区81461183002188雨花区501732362523265芙蓉区26257226292182迁出地开福区93226165123239行政区划岳麓区2623183018075289望城区6318103031星沙区2618411249总量20025216625232917271243内迁比重高市内传统五区的内迁比重高,两个新区的内迁比重稍小。本文对spss生成的迁居矩阵进行分析,发现各区域内部的迁居流均占比较大的比例,除两个新城区外,其他五个区的内部迁居均达四至六成,尤以岳麓区为甚,内部迁居占总迁出量的62.28%。内部迁居数量的大量存在,说明行政区内存在强大的空间吸引力,并且佐证了迁居人群的领域行为,区内迁居的主体与前文的短距离迁居人群存在着较大的关联。将行政区的内迁量与该区总的迁入、迁出量进行对比,经整理如下表4—5。表4—5长沙市基于行政区划的迁居量及比重分布(表格来源:作者自绘)天心区雨花区芙蓉区开福区岳麓区望城区星沙区总量行政区内部的迁81177216180312581居量行政区总迁出量18826518223928931491243占该区迁出总量43.09%44.15%39.56%48.54%62.28%9.68%24.49%46.74%比重行政区总迁入量20025216625232917271243占该区迁入总量40.50%46.43%43.37%46.03%54.71%17.65%44.44%46.74%比重行政区;争迁入量12—13—161340—14—22平衡行政区划间的总迁居流除了内迁的部分,便是两两区域间的迁居互动。本文以各个行政区为原点绘制了其向周围六个区域间的迁居流,形成如下的总迁居流图,见图4—14。59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耋爹天心区瓣——_—-—一t‘o、。,∥,、。‘,^fo、々;、,F,?‘。。。,、。,。●’,’图4—14长沙可亍基于行政区划的总量迁居流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该图显示了发生在长沙市七个区县之间的人口迁居流动,线条的粗线与迁居流量呈正相关,细线代表低频数,粗线代表高频数。其中,最高的迁居频数出现在开福区迁往岳麓区、雨花区迁往天心区的过程中,较低的频数往往与新城区有关。结合内部迁居和总迁居流图表线出长沙市七个区县的迁居存在如下规律:1.迁居流多发生在城市的五个主要区域之间,人们不倾向于向新城搬迁。大市域、小城区的状况仍然存在并将持续一段时间。2.迁居互动较为频繁的区域之间一般存在空间上的相邻关系,表现在城市空间内,则为对接良好的城市界面。利用区域质点形成的泰森三角形(图4.15),可以更清楚的看到区域之间的拓扑关系。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够辔望城区曩岳麓区开福区穆罄雨花区天心区芙蓉区●星沙区雄图4—15长沙市基于行政区划(质心)的秦森多边形(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岳麓与开福、天心与雨花是双向迁居流动都较为频繁的地区,发生在此间的迁居流得益于两个区之间空间位置的贴近,以及区与区之间便捷的城市交通。从拓扑关系看,这些区域之间空间距离较近,具备就近迁移的条件。芙蓉区虽居于城市中东部,但居住环境的不友好和交通拥堵的时有发生,使得迁居者往往有绕过这一区,而向更南、更北迁居的趋势。位于外围的望城区和星沙地区以对主城区的迁居流为主,向邻近区域如岳麓区、开福区的流动较多;主城区对望城和星沙的迁居流基本未成型,说明边远城区和郊县对主城区人口的吸引力不大。行政区划间的净迁居流由于每两个行政区域之间具有双向的迁居流,叠在一起不易看清流向,很难判断区域的吸引力大小。因此,需要对区域之间的净迁入量进行分析,文章在总迁居流图的基础上形成净迁居流表格(表4.6)。利用表格的数据,绘制净迁居流图,输出如下图4—16。表4—6长沙市七区县净迁居流量袁(表格来源:作者自绘)迁入地天心区雨花区芙蓉区开福区岳麓区望城区星沙区净迁出量天心区一4—1594—60—12雨花区4742—1—313芙蓉区15—701—416迁开福区一9—4021—6—15—13出地岳麓区一4—2—11—21—31—40望城区61—163—114星沙区03415—1122;争迁入量12—13—161340—14—22平衡61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羿福区天心区墨涉区净{±^量—№啼-●—●o≯梦≯爹1,≯。,’,、,Fo一,、‘,.矿g。芦。’,?jJ?图4—16长沙市基于行政区划的净迁居流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结合数据和净迁居流图,得到如下信息:1.天心区、开福区和岳麓区为净迁入区域,雨花区、芙蓉区、望城区和星沙区为净迁出区域,其中,望城区和星沙区净迁出比例最高。2.发生在主城区的迁居活动,流向主要指向湘江沿岸区域:西边岳麓、南边天心和北边开福;其余区域之间迁居流量大,但净迁居流较小,说明空间的相互吸引力较为均衡。雨花区南部在人口的吸引力上表现为环境和地段的优势,但就业的跟进不足,成为其承接主城区人口转移的最大障碍。芙蓉区的主要问题在于其与浏阳河的关系处理不当,导致区域分割,造成居民的心理屏障,无法形成强有力的经济吸引点。3-夕}围郊市县对主城区的迁居流,流向较宽,且流量正处于上升阶段。最主要的流向是对邻近主城区的迁移流。62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4.3.2基于空间结构的迁居分区前文基于行政区划的迁居流场分析,能够大体上判断迁居在行政区划之间的流动和主要方向,但是对更为复杂的迁居方向性特征则无法解释,因此,本文设计从长沙市空间结构的角度建立迁居分区。在此之前,需要对长沙城市空间结构的由来及发展进行大致了解。古代和近代长沙,由于行政权力和自然格局的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单中心倾向较为明显。人们对湘江以东、浏阳河以西的主城区地位较为认可,城市的发展也形成了以现在的五一大道为轴中心的南北对称的空间模式。近二十多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交通条件的不断完善,使得长沙市空间区域不断拓展,城市中心也由单一中心分裂为多个,出现一主多副的模式。长沙市新区建设和外围高速格局的构建,使得长沙市向组团式网络空间结构靠近。其中,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1年修订版,对长沙市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主两次六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一主指河东主城市区,两次指河西新城和星马新城,六组团指高星组团、捞霞组团、暮云组团、坪浦组团、黄榔高铁组团和黄花空港组团。从城市中心来看,表现为明显的多中心的趋势。冒亚龙、何镜堂(2009年)在《数字时代的城市空间结构》一文中也指出,长沙市的空间结构将从极核式、点轴式(图4—17)、网络式(图4.18),最终发展成环形树状结构;其中,点轴式结构对应城市发展的工业化时期,网络式结构对应城市发展的的后工业时期34。长沙红网在2013年的一篇报道,综合了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五个方面的指标测度,判定长沙市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图4—17点轴式结构(工业时期)图妒18网络式结构(后工业化时期)(图片来源:《数字时代的城市空间结构——以长沙市为例》)因此,本文认为长沙市目前的城市空间结构正处于从点轴式向网络式转变的阶段,并且具备了网络式结构的基本雏形。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上述城市空间结34冒亚龙.何镜堂擞字时代的城市空问结构一一以长沙市为例fJ】.城市规划学刊,2009,04:14-1763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构模型放入长沙市城市内部,并根据实际的自然水体、山体、重要城市道路等,对具体分界线进行了修正,形成如下所示的十个分区。其中,代码为cN、cs、cw的三个区是长沙市的中心区,N、E、sE、s、sw、w、Nw则是外围区。详见下图4—19,表4—7。表4—7长沙市空问结构下的迁居分区详情一览表(表格来源:作者自绘)片区名称代码主要方位主要城区范围四至河东主城区的北部,主要北至浏阳河,西至湘江,南至中·心区北部CN中部偏北为开福区和芙蓉区。五一路。东至东二环。河东主城区的南部,主要北至五一路,西至湘江,南至中心区南部CS中部偏南为天心区、芙蓉区和雨花南二环,东至东二环。区。河西主城区.主要是岳麓北至福元路西延线.西至西二中心区西部CW中部偏西区省府板块。环,南至牌楼路,东至湘江。主要为开福区,最北段是西至湘江,南至浏阳河,东南河东一北部N北向岳麓区丁字镇、桥驿镇。沿洪山庙一安沙方向作分界线,其余按研究范围线。主要是星马片区,包含部西边界线主要由洪山庙一安河东一东部E东向分开福区、芙蓉区。沙、东二环、浏阳河共同构成,其余按研究范围线。河东一东南SE东南向主要为雨花区,包含部分西至东二环及其延伸线、北至部荚蓉区。浏阳河,其余按研究范围线。主要为天心区和雨花区。北至南二环、西至湘江.东至河东一南部S南向南二环延伸线,其余按研究范围线。岳麓区南部,主要是坪埔北至牌楼路、西沿岳麓山、桃河西一南部SW西南向组团。花岭、象鼻窝方向,东至湘江,其余按研究范围线。主要是麓谷片区。由岳麓北沿福元路一古山森林公园,区和望城区共同组成。南沿岳麓山、桃花岭、象鼻窝河西一中部W西向方向,东至湘江,其余按研究范围线。主要是高星组团。望城区东北至湘江,南沿福元路一古河西一北部NW西北向占大部,含少部分岳麓区。山森林公园,其余按研究范围线。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图4—19长沙下空间结构下的迁居分区(图片来源:作者自绘)本文的迁居分区,是为了研究迁居规律而作的分区,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城市空间结构、城市道路、自然格局和行政界线等,所形成的分区不完全等同于城市空间结构。通过分区间的迁居研究将主要探索迁居的主成分、向心、离心趋势,以及方位性特征等。因此,分区重点在于消除界线划分对迁居格局的影响,故分区界线大都落在城市的自然山、水要素内,或者城市环线上,这些都是城市居住空间的空白地带。在上述分区的基础上,本文对迁居在分区内的情况进行空间落实。具体操作原理和步骤与上一节基于行政区划的迁居矩阵建立相同,只是由本文构建的迁居分区取代了行政区划分区。形成基于迁居分区的迁居矩阵如下表4.8。各区之间的迁居情况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由于分区较多,形成的迁入、迁出情况较为复杂,下文分别从高频分布、向心/离心倾向、方位性特征三个角度进行分析。65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袁4—8基于迁居分区的迁居矩阵袁(表格来源:作者自绘)迁出方位项目总量NESESNWSWWCWCNCSN37814542451810107E929137214888SE714481532371721137迁S361668294101335166入NW040256017,万SW5452017472652住W2522286475CW469616752925183CN1919606194126148CS7102117371519121227总量858614413129567517316525612004.3.3区内迁移的高频分布基于行政区划的迁居流场分析显示,区内迁居的比重普遍较高。因此本文对迁居矩阵表4.8进行高频统计,将20以上的记为高频,利用ArcGIs工具生成区域内迁的频数分级图(图4.20),分级图上颜色越深的地块代表区域内部迁居的频数越高。从数值和图表分布中看到,除河西的Nw、sw这两个区外,主要的高频数值大都分布于矩阵的对角线区域,说明分区内部的迁居是主流。河东的六个区和河西的cw、w区都具有较高的内迁频数,其中,最高频数值依次分布于主城区南部、主城区西部和城市南部;其他两个区Nw、sw的内迁程度较低。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了区内迁居占各区总迁出量的比重,来修正从迁居的频数值判断所产生的误差。如表4—9所示,内迁比重最大的区域出现在S、CS、N和cw等区,比重为40%.50%不等,Nw区最低,不到15‰说明内迁比重大小基本上与频数分布大小呈现对应关系,具备一定的说服力。表4—9区域内迁在迁出总量中的分布及比重(表格来源:作者自绘)区代码NESESNWSWWCWCNCS区内迁居37294868417227541121迁出总量8586144131295675173165256内迁比重43.5333.7233.3351.9113.7930.3629.3343.3524.8547.27(%)区域内部迁居主要表达的是区域对于内部居民的空间吸引力,一般而言,内迁程度高则说明区域对于内部居住人群的空间吸引力较大,内迁程度低则说明相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应的吸引力不足,故内迁的活跃与否,一定程度上能够间接地表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与否。在区与区之间,也出现了一些高频的迁居,本文梳理了频数在5以上的迁居流向,将其绘制于图4—20上。区域之间的迁居主要出现在城市主体部分的南、北、西三个区域与城市南部、东南部、西部、北部之间。在河东部分,大部分分区以各自为中心,表现出明显的向相邻区域呈扇形扩散的现象;但在河西,这一现象的出现相对较弱。醋铡嚣一?’.醒■稍迁謦膏挂*《-_唾_●_—_●矿歹扩j爹爹芦‘⋯≤?,,,,≯爹爹爹j爹嚣内迁厮颤量丹毒^耘鼙:.∽。:、‘目∞、‘N∞。m?:一⋯’·’。*㈣∞“、+}∞;,々.一x—jIo《§麓一:&∞.._。m∞图4—20区域内迁的频数(>5)分级&区域之间的迁居流场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4.3.4中心向外围的离心集聚在早期的郊区化研究中,周一星等人将中心区人口外迁强度作为城市出现郊区化现象的典型标志。本文运用这一原理,从迁居角度对城市内部的居住空间作向心、离心的方向判断,进而推断长沙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向心或离心程度。67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在本文建立的迁居分区中,中心区(cN、CS、Cw)位于长沙市的中间位置,代表着城市中最核心的区域。它们内部、及其与外围区之间的路径流向分析,有助于判断迁居的离心和向心程度,借助ArcGIs生成泰森三角形,将分区之间的关系简化为拓扑结构,如图4.21所示。CWCN簪S“图扣21迁居分区质心间的秦森多边形(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将中心区cN、cs、cw的迁居情况统计如下表4—10。表4—10中心区的迁入和迁出分析(表格来源:作者自绘)中心区北部(CN)中·心区南吾F(CS)中心区西部(CW)迁入总量148227183从外围迁入627254迁出总量165256173向外围迁出768464迁入迁出情况一14—12+10内外国层的净迁入率一9.46%—5.29%+5.46%注:迁入迁出情况一栏,j争迁入记为+,净迁出记为一。其中,中心区对外围区的迁入、迁出情况,分三个方位来描述,西向表现为5.46%的迁入趋势,南向为5.29%的迁出趋势,北向为9.46%的迁出趋势。这说明长沙市迁居的总体态势较为稳定,迁入、迁出的大致平衡表现为城市内部人群的一种接替行为,这种行为维持了长沙市城市空间结构的稳定;说明中心区的吸引力依旧存在,只不过在传统的南、北主城区表现出微弱的迁出趋势,在西部主城麓_||1瓣1;;||。v;{|豢※懿尊黧I|{|I燕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区表现为迁入趋势。总体来说,长沙市迁居形式已经呈现出微弱的离心趋势。这个离心趋势代表着居住空间的中心外移,而不是中心的离散,结合前文的定性分析来看,是一种离心集聚的表现,居住空间的中心在缓慢的向原有中心的外围漂移。与此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中心的向外漂移。4-3.5扇形扩散的方位性特征前文探讨了迁居在各分区中的高频分布,向心和离心趋势,迁居在城市空间中是否存在前文揭示的扇形分布的趋势,本文设计对路径的方向进行分析。利用迁居路径的折点生成迁出点和迁入点的×、Y坐标,计算路径相对x轴的方向。具体公式及原理如右图4.22:Tan仅=(X2一X1)/(屹一K)(X1,H)为迁出点坐标,(X2,匕)为迁入点坐标;计算出的c【值为迁居路径相对x轴的角度,范围在一90。到90。之间不等。使用ArcGls和ExceI的计算功能,得到迁居路径的角度分布频数,如图4-23。/、Y轴匕名’HXlX2X!}f图4—22迁居路径相对X轴角度的计算(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4—23迁居路径相对X轴的角度分布(图片来源:作者自绘)从迁居路径相对x轴的角度分布可以看出,角度主要集中在o。到±20。、以及70。到90。和一70。到一90。之间。说明迁居路径的方向呈现向×轴和Y69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轴集聚的趋势,主要集中在围绕x、Y轴的40。扇面内。结合长沙市的城市平面格局,理解为总的迁居方向大致以东西向和南北向为主,在个别方向出现较高的频数分布,可能是某两个主要吸引点之间的方向。上面讨论的是迁居在城市平面上的绝对方位,对于本文而言,分区与分区间的相对方位更为重要。对相对方位的讨论主要在外围区域进行,本文分别对N、E、sE、s、sw、w、Nw这七个区的迁出流量进行统计,根据统计过程中出现的规律,将外围区的迁出方向分为四类:各区内部的迁居,各区向中心区的迁居,各区向相邻外围区的迁居,各区向非相邻外围区的迁居,提取出其中每一类迁居占各区迁出总量的百分比,并进行归纳。由于湘江对长沙市的空间发展影响较大,本文分别从河东、河西的角度进行阐述。河东外围区河东的四个外围区中,向区内部的迁居以s区最多,占其总迁出量52%,其次是N区,比重为45%(图4.24)。这一南一北的两个区域,占据了最靠近主城区的位置,且与主城区之间不存在决然的分界线,因此社会经济情况较为发达,区域内部的空间吸引力较大,形成了活跃的区域内部迁居流动。疆向区内部迁出瞪向中心区迁出蒸向相邻外同区迁出露向非相邻外围区迁卅图4—24S、N区的迁出流向构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E、sE两区的迁出流向分布较为相似,见图4.25,向区内部的迁居和向中心区的迁居占主要地位,且比重较为接近。说明对于区内的城市居民而言,区域内部和城市中心区的空间吸引力基本持平,两者都是不错的选择。对外围区的迁居,以相邻外围区的比重大于非相邻外围区。70 万方数据硕上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E区的迁出流向构成sE区的迁出流向构成2隧向区内部迁出一向中心区迁m。向相邻外围区迁出赫向非相邻外围区迁出图4—25E、SE区的迁出流向构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河西外围区以自然山体为界,河西存在三个扇形的外围区。不同的是,向中心区迁出成为该三区的最主要流向,说明对于该区域内的居民而言,这三个区自身的空间吸引力不足以与城市中心的空间吸引力相抗衡。除此外,三者各具不同特点:sw区的迁居流向的前三位比重较为接近,说明区内的居民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空间吸引力较为均衡(图4.26)。蘸向sw区内部迁出_向巾心区迁出j向相邻外围区迁出曩向非相邻外围区迁出图4—26SW区的迁出流向构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w区向中心区迁出的比重最大,说明中心区在该区域内是主要的吸引点,向相邻外围区的迁出比重最小,甚至远远小于与非相邻区域间的迁居(图4.27)。原因是岳麓山一桃花岭一象鼻窝、谷山森林公园的山体阻隔,以及南、北面区域内本身的空间吸引力不足,使得岳麓区的南面、望城区北面对麓谷地区的居民并未形成引力作用。Nw区样本量相对较少,本文不作具体讨论,但依据周边地区对其的迁入分布来看,目前Nw区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并未形成显著的空间吸引极点。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蘸向w区内部迁m爨向r}1一已、区迁出向相邻外围区迁出黯向非相邻外围区迁出图4—27W区的迁出流向构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根据上文对七个外围区的迁出分析,本文认为在长沙市的空间结构中:(1)圈层之间的迁居活动存在如下规律:河东外围地区的内部迁居均大于对中心区的迁居,说明各区域内部形成了较优的空间吸引力,能够与城市中心的吸引力进行抗衡。河西的外围区则普遍存在内部吸引力不足的表现。(2)同等级地区间的迁出情况与区域相邻与否存在较大关系。其中,相邻区域间表现为扇面扩散迁居,非相邻区域表现为跳跃式迁居。结合城市空间结构,这两种迁居形式的发生具备一定的条件:扇面扩散迁居对邻近区域具有同质性要求,跳跃式迁居产生的条件则较为自由。一般情况下,条件成熟的区域先倾向于产生扇面迁居,受到城市大体量自然要素、不对等的城市中心地位的影响,而引发跳跃式迁居。扇面扩散迁居的比重为61.1‰跳跃式扩散迁居的比重为38.9‰迁居的规律主要表现为扇面扩散。详见表4—10。袁4—10扇面扩散迁居和跳跃式迁居的相对比重(表格来源:作者自绘)扇面扩散跳跃式迁居频数11875比重61.1%38.9%总的来看,外围区的迁居流向具有着明显的规律。在河东地区,迁居流向比重小大如下:向区内部迁出>向中心区迁出>向相邻外围区迁出>向非相邻外围区迁出;在河西地区,向中心区迁出>向区内部迁出>向相邻外围区迁出>向非相邻外围区迁出,详见图4.28、图4.29。72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Cnnn龀50.00%-40.00%\/\入30.00%\一Y:黼篙20.00%至≥∥乏未篇嚣篆“10.00%一鸶∥xnnn叱u‘uu70NESESSWWNW图4—29外围区四类迁出方向的比重分布(图片来源:作者自绘)l女nr7。^68605。/\4。厌\:僦巍|3。h荔羹。X.=.N厶\~刚时目矧汐悯陆出2。匹么\i”⋯i臻N12rUNESESSWWNW图4—29外围区四类迁出方向的频数分布(图片来源:作者自绘)4.4显著人群的迁居空间特征城市内部迁居的空间特征的研究中,常涉及到人口的空间演替过程,比较显著的人群有城市流动人口、城市中产阶层等。李秀丽(2008)在《长沙市流动人73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口特征及适度规模研究》中利用模型计算出城市流动人口适度规模的比例控制在25—30%之间时,最适合长沙市的发展35,可见流动人口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城市中产阶层的迁居选择自由度较高,其迁居特征表征城市中的优势区位。4.4.1城市流动人口大城市中一般存在大量不具备当地户籍的外来人口,这部分人可以分为“常住外来人口”和“暂住外来人口”。本文调查的是迁居情况,因此调查对象基本都为常住外来人口,在此采用城市流动人口的概念,方便理解和分析对比。城市流动人口由外地户籍人口和长沙地区农村户籍人口这两个字段构成,基本对应西方研究中的外来移民概念。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的原因主要有三类:(1)工作谋生;(2)教育或培训;(3)家庭因素。第一类人口迁居与城市空间关系较大,并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特征,是本节研究的重点;第二类人口迁居常对应特定的用地类型,如教育科研设计用地等,较易明白;第三类人口迁居从家庭角度考虑较多,无一定的有迹可循的规律,但整体来看,所占比重不大。望城区开福区籀赣醚爹搿豢漱鬻辔羹藏鍪-荚躯摹岳麓区攀ij篱鹗羹纂≮渗篱萋未区天心区Lj图4—30流动人口的居住空间核密度(图片来源:作者自绘)35李秀丽.长沙市流动人口特征及其适度规模研究【D】.湖南大学,2008.74搏‰,。m《雠¨“H摩,、,一。:!{蚴瑟篡篡?:l滋篡{!|||一蓑篓三、蝴l耋|㈣}二j口四懋鼷黼I一 万方数据硕上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通常,持续而稳定的流动人口侵入,会引起对有限空间内的工作机会和居住环境的争夺,其居住轨迹成为城市内部迁居分配、流动的导火索。这便引出一个关键的问题,即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常常选择在什么地方居住。围绕这个问题,笔者归纳统计了外来人口的居住空间。结合居住点的空间位置和样本属性,对教育和培训的人群进行剔除,得到可靠的目标数据。对流动人口进行核密度计算,得到如图4.30所示的核密度分布图。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对城市对外交通站点较为亲睐,图中除黄花机场和高铁南站之外,其余七个传统的对外交通站点,其所处的空间都具备较高的居住集聚度。此外,他们的分布还具备较为明显沿着道路布置的轴向性。从环境心理学上人的认知行为习惯分析,外来流动人口对城市的理解一般基于主要的城市交通网络,故其主要的移动轨迹倾向于集聚在离主要的交通站场和交通干道不远的位置。因此,提取长沙市内的对外交通枢纽和主要城市道路的因素,进行影响范围权重赋值,按权重进行缓冲区(Bu仟er)分析,得到下图4—31。图4—31长沙市流动人口的首次居住空间分布(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研究表明,长沙市城市移民的首次居住点与主要交通设施的缓冲区较为吻合,60.90%的居住点落在一级缓冲区范围内,在二级缓冲区内重合度为71.55%。这说明外来移民进入新城市生活,其居住空间明显表达为对城市对外交通和主要道路格局的依赖。除与城市交通格局有关系之外,理论上,流动人口也具备强烈的工作地指向。但对工作机会的统计较难实现,并且这其中也存在职住分离与否的问题,本文不作细分。综合交通区位条件和工作机会来看,城市流动人口的居住空间及迁居特征呈现如下规律:(1)城市中心仍然是外来流动人口最先居住的区域,其便捷的交通通达性、成熟而具影响力的城市工商业氛围,正满足他们对新生活开展的需求,使得他们的首次居住空间表现出较强的工作地导向性。(2)城区边缘有部分零散的流动人口空间,他们在城市新区或者邻近城区集聚,该地区成为城市外围郊市县人口进入主城区的一级踏板。(3)随着长沙城市的扩张,持续稳定的外来移民的流入,不断挤占着城市内部空间,城市发展往往出现内城中心紧张、交通拥堵、居住环境变差的现象;有能力的本地居民开始在城市中心区外围选择更具备优势的居住空间,迁居演变拉开序幕。4.4.2城市中产阶层前文的迁居者属性分析中,曾多次出现城市中低阶层一词,但就迁居选择的自由度来讲,城市中产阶层具备更高位的迁居能力,他们所展示出来的是受限更小的迁居行为,研究他们的迁居特征能够较充分地从迁居者属性和偏好的角度观察行为在空间中的特征。因此,本文将这一部分人口提取出来深入细分。一般而言,城市中产阶层是一群相对富有,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高质量的生活,对社会主流价值和现存秩序有较强的认同感,并且为全社会收入中等水平的群体。其划分标准有两个,一是职业,二是人均或家庭收入。在具体进行操作时,单从职业角度进行区分产生了一定的问题,因为各个职业领域都有高、中、低位之分;家庭收入的加入,成为重要的界定因素。研究表明,家庭年收入在8万一40万之间的家庭为中产家庭;另有隐形标准表明中产阶级至少有一套房子,多数有一辆车子。结合上述界定,本文以机关干部/公务员、经理/中高层管理人员、专业人士/技术人员、个体/私营业主和教师作为目标范围,选择其中家庭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至少拥有一套住房的群体。长沙市中产阶层的居住变化情况,代表了长沙市内拥有较高迁居能力的人群偏好。从图4.32中的核密度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中产阶层从城市绝对中心撤出,迁往城市中心区外围。从疏散方向上看,基本呈现向南、北两个方向扩散。中产阶层对城市居住空间的选择综合,一定程度上表明对城市发展方向的看好。76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警擘参。≯穆0●≯’掣》图4—32长沙币中严阶级迁居前后居住空间变化图(颜色越暖核密度越鬲)(图片来源:作者自绘)从人群构成角度分析,中产阶层以长沙市城市户籍人口居多,占七成左右。学历以本科为主,占38.3%。户主职业中,机关干部/公务员和经理/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比重显著上升,符合中产阶层的人群构成特点(如图4.33)。中产阶层平均迁居次数大于1.73次,高于全市水平。在因什么原因而导致迁居的的选择中,更换住房面积、提高住房质量以及对家庭关系的重视成为最主要的原因,选择因工作地址变动的相对减少,说明中产阶层对交通成本的承担能力较高,与其他人群相比,不再将工作地址变动作为迁居的决定性因素。8%鬻囊i貔鬻慧、《。’i萋囊蠢。谨鬻囊一机关干部/公务员疆经理/中高层管理人员鞴专业人十/技术人员麓个体/私营业主教师其他图4—33长沙市城市中产阶层职业构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在住房面积和常住人口方面,统计如下表4—11。其中,中产阶层人均住房面积为37.29平米,比2012年公布的长沙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3.1平米高出4.19平米,表明中产阶层在长沙城市内拥有较高的居住水平。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4迁居行为空间特征表4—11长沙市中产阶层居住情况统计衰表格来源:作者自绘住房面积常住人数人均住房面积(平米)(人)(平米)主要时间范围现居点状态120.063.2237.292006_一2013年前居住点状态86.823.0728.281998—2010年4.5小结本章的迁居行为空间特征是全文的核心章节,其内容构成方式以理论为指导,利用GIs技术方法完成迁居空间特征的分析,并结合必要的非空间因子进行初步的原因解释。具体分节如下:第一节研究城市迁居行为的城乡划分,对城市内部迁居和城乡之间的迁居分类解析;第二节研究城市内部迁居的距离划度;第三节研究城市内部迁居的方向特征,并建立基于行政区划和城市空间结构的迁居空间分区;第四节研究城市内部迁居的显著人群的迁居空间特征。全章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内部迁居是长沙市迁居活动的主体,对城乡迁居的研究表明,长沙并未出现明显的郊区化趋势。(2)将长沙市内部迁居划分为短距离迁居、中长距离迁居和长距离迁居这三类,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形态特征。短距离迁居为典型的树枝状分布,长距离迁居往往为跨区的蛙跳式迁居。(3)迁居方向分析表明长沙市人口迁居主要朝向南、西、北三个方向,天心区、岳麓区和开福区对迁居人群的吸引力处于高位;迁居频数最高的地方出现在区域内部,外围区与中心区之间的迁居表明,长沙市出现微弱的离心趋势,迁居在整个城市的移动具有明显的扇面扩散方式。(4)流动人口的涌入,一方面保障了城市的迁居水平,另一方面拉开由城市中心向外围扩散的迁居序列。研究不足有二:其一,基础资料方面,对城市居民迁居调查力度仍可加强,若能收集到整个城区范围内的迁居数据更佳,城乡迁居方面数据收集得不够全面。其二,在技术手段上,使用ArcGIs对迁居特征进行研究,可能存在少部分适合的空间技术未被使用,以及少量有价值的数据未被分析的现象。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5迁居行为空间影响因素结合迁居理论的诞生过程和前文的迁居空间特征研究,本文认为在城市层面,迁居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最密切。在这个基础上,本文从城市空间结构中提取出相关的空间影响因素,得到与城市内部迁居行为关系最为密切的三个因素,分别为:城市土地扩展、自然要素格局、城市交通系统。笔者从文献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了甄别,在很多相关研究中找到相似的结论支撑。尹长林(2008)在《长沙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动态模拟研究》中指出“现代长沙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主要为: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政策、城市规划的控制与引导、道路交通导引、住宅市场化。”36剔除掉其中的非空间因素,剩下的实际上就是前文指出的几个因素。因此,本章将从这三个因素出发,定性和定量地分析它们对长沙市的迁居的影响,并从城市规划、管理的角度提出可行的改善建议。5.1城市用地扩展对迁居的影响在我国,行政权力的高度集中和在城市规划决策中的重要地位,使得城市行政区调整动态成为城市未来拓展方向的预判,因而被普遍关注。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行政力量会带动相应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在交通、区位、环境的利好刺激下,地产投资者和市民倾向于选择行政板块投资、居住。近二十多年来,长沙市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行政界线调整、行政中心搬迁、新区筹建等拓展了城市用地外延,形成了城市新兴的空间吸引极点;旧区开发整合了城市内部的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这几者都为城市迁居者提供了新增的居住空间,成为城市居民迁居的重要方向。5.1.1城市行政区划调整通过查询长沙1996.2013年度的统计年鉴,本文整理出长沙市近十多年来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情况。长沙市自1995年以来,城区面积有过三次重大扩张。分别是1996年,五区的设立;2008年,望城县四镇划归岳麓区;2011年,望城撤县改区,成为长沙市城区。详见图5—1。城市行政区划调整使当地居民逐步城市化,这一过程往往通过迁居实现。征地拆迁将土地从集体所有变成城市所有,相应的这部分人口则通过拆迁转移到安置小区,故这部分迁居的主要形式表现为被动迁居和就近迁居。以房地市场的自由交易为媒介,新的居住人群出现在征地处理后城市土地上。这是一个完整的居住演替的过程,表征着城市物质空间和人口空间的巨大变迁。36尹长林.长沙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动态模拟研究【D州,南大学,200879 万方数据硕上学位论文5迁居行为空间影响因素长沙市城区面积历年变化情况梦≯梦萝梦萝萝≯梦萝梦≯≯萝萝梦≯+城区面积(平方公里)图5—1长沙币城区面积历年变化情况(1995—2011年)(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在城市的行政调整层面,与城市空间密切相关的还有行政中心的搬迁。通常,行政中心搬迁能够转移城市功能区的空间增长极点。2001年,长沙市人民政府的西迁至岳麓区,2004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南迁至天心区南部,这两个重要的行政重心调整,使得河西、城南的城市后进地区迅速成为居民和企业眼中的热门地段。1996年,长沙县人民政府落地于当时的城市东郊星沙,行政力量的牵引和经开区的产业支持,使得该地区迅速发展壮大,近些年虽脱离了政策优势,但其发展增势一直未见颓势。在我国城市行政权力的影响及辐射下,政府板块通常具备较好的区位设施和环境条件,并且这种优势往往表现出经久不衰的势头。时至今日,市府板块、省府板块及周边地区仍是长沙市迁居者钟爱选择的居住空间之一,这些区域的迁居者集聚度也较高。5.1.2城市用地外部扩展长沙市的城市土地扩张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外部扩张,二是内部填充。其中,城市外部扩张主要指城市新区。新区筹建带来丰厚的资金流、城建基础设施建设力量,也创造了大量的工作机会,能够吸引大量迁居者前往,其建设动态往往成为房地产商和普通市民判断生产、生活方向的风向标。1992年,长沙市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于当时的东郊星沙,以长沙经开区为依托,星沙对长沙县人口及省内周边市县人口焕发出了强大的吸引力。据统计,2000年,星沙的常住人口为8.17万:2010年,为28.29万,仅仅十年时间,常住人口翻了3.5倍。对比长沙县各镇的常住人口变化,仅南部的暮云、干杉两镇有所增加,其他17个镇的常住人口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不难推测,80∞0筋加坫加5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5迁居行为空间影响因素星沙城区的发展对周边镇、街道的人口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这个吸引力尤以长沙县北方乡镇为主;长沙县南部乡镇与雨花区相邻,人口从雨花区东、南两面流动入城。1988年,长沙市第一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落户于河西的岳麓区;经过2003和2007年的两次调整,目前的高新区已建成包括麓谷建成区、望城坡经济开发区、东方红镇和雷锋镇的主体区域。高新区的存在,意在对长沙市自古以来的“西文东市”格局进行平衡,给河西的迁居人群带来就业机会;其与高校的对接,吸引了部分高等级人才在长沙长久定居。十一五规划期间,长沙青竹湖生态科技园、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长沙金霞海关保税物流中心等相继成立,它们都位于开福区的北部,是长沙市大城北规划的核心区域。园区分别以生态优势和现代化航运物流为依托,形成一区两园的产业格局,对主城区外溢人口及周边郊县人口具有较大的吸引力。2007年,长沙投资600亿启动位于岳麓山西面的梅溪湖综合开发项目(图5—2)。项目辐射整个大河西,成为大河西先导区开发的重点片区和新兴城区。梅溪湖的建设为长沙市河西,增加了高端的产业链。但目前的困境在于其规划定位如何与长沙市对外交通进行联接,如果无法形成便捷可达的对外交通,则无疑要成为卧城一座。就目前的调查资料而言,梅溪湖并未对长沙市迁居者形成显著而持续的吸引力。图5—2梅溪湖规划效果图(图片来源:http://www.changsha.com.cn/traveI/66896.htm1)2009年12月26曰,长沙市高铁南站建成,打通了长沙对广州的三小时经济圈,对武汉的两小时经济圈。高铁时代使得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成本被大大压缩,改变了人们原有的城市空间观念,对整个长沙地区乃至长株潭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与此同时,居民的就业机会增多,长沙市的城市价值得到了提升。在长沙市R1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5迁居行为空间影响因素目前的城市空间中,主要是以南城受惠较多。南城由雨花区南部和天心区南部共同构成,在居住空间集聚度分析中,迁居表现为向南集聚的趋势,特别是长沙市中产阶层对南城选择较为亲赖,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活力取向。5.1.3城市用地内部填充城市内部填充指的是城市土地扩展的有效方式,是以城市内部土地整理、棚户区改造、旧城更新等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近二十年来,长沙市人口不断增长,挑战着日益紧缩的城市内部空间,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五六十年代建成的住房基本都面临拆除重建,以取得更好的住房质量和更高的容积率。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早年间承担绕城交通的城市二环线(河东部分)处于城市内部交通的位置。城市环线隔离城区的作用日益明显,围绕环线往往形成了城市灰空间,交通的闭塞和基础设施的不达,俨然让此地居民成为城市中的“村民”。据统计,除了二环线沿线之外,长沙市内仍存在着许多棚户区,主要分布在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等成熟的内城中心区,如南湖片区南湖路、太平路、白沙路附近,南门口、侯家塘、左家塘、东塘、砂子塘、鸭子铺、苏蚝垸、朝正垸、火炬村等。这些棚户区由于分布格局散乱、生存环境恶劣、社会矛盾积压等的问题,已经不适宜人们居住。尽管如此,对于这部分居民而言,主动迁居几乎不太可能,基本上都为行政决策下的被动拆迁。此外,城市用地置换会使地价曲线发生变化,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城市土地用途转换。城市内部填充中出现两类主要的迁居活动:一类是以征地拆迁为主的被动搬迁;另一类是因土地更新吸引而来的城市居民。两者具有本质区别。在一迁一兴中,城市空间中的居住人群进行了置换和更替。s.1.4城市事件史整合上述三个方面,从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和城市土地扩张的角度,阐释了城市重大事件对迁居的影响,形成如图5—3的事件史整合图。从时间轴线上反应的城市新区建设及行政区划调整的方向判断:(1)长沙市在20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末,主要向东发展,星沙吸引了长沙县的大量迁居人口,此后一直保持着这一趋势。(2)2000年麓谷园区成立、2001年市政府西迁,对长沙市传统的“西文东市”格局进行打破,为城市向西发展设下伏笔。(3)2006—2010年,开福区北部的“一区两园”地区成为长沙市十一五规划中大城北建设的核心区,城市似乎具有向北发展的苗头和趋势,影响了部分居民跨过浏阳河北迁。(4)2004年省政府南迁,2009年高铁南站落户雨花,成为城市向南发展的有力佐证,在房地产业界,雨花区南部板块早己建设得如火如荼,城市中产阶级R2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5迁居行为空间影响因素最先入住此区域。(5)2007—2011年的一系列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和城市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设,使长沙市城市建设的行政导向和主旋律倾向于河西。与此同时,北部市府板块持续而稳定的吸引迁居者前来居住,南部洋湖苑生态公园建设,以及2013年湘府路大桥的建成通车,都成为河西的居住增长的创造了有利条件。图5—3长沙币影响迁居的事件史整合(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就长沙市而言,单纯讨论城市发展方向似乎会陷入一种迷雾之中,近年来的城市建设,多少包含了利益均沾的原因。当然,如果就城市自身的空间吸引力来讨论,内城成熟区的更新是短距离迁居人群的理想居住空间;城市对外交通的窗口位置,是长距离迁居人群偏好的选择;城市新区在城市外围的建设成为外来流动人口聚集的首选地。因此,随着空间吸引点的分散化布局,迁居聚集度呈现沿轴线扩散、以及斑块状和组团状的非连续扩展形态。5.2城市自然格局对迁居的影响长沙市的城市名片是山水洲城,山和水这两大类自然要素与长沙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从问卷调查的居住点空间分布图上,不难看出城市内部的山、水格局对迁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分为两种表象,积极的和消极的。一般而言,积极的要素营造积极的场空间,而消极的要素则往往伴随着城市灰空间。从山体要素来看,与城区发展关系较为密切的是岳麓山。从水体要素来看,河流由于历史上的河运和空间尺度的关系,对整个城市空间结构存在较大的影响,故本文的水体要素主要是对城市河流的分析,取湘江和浏阳河为代表。5.2.1山体要素岳麓山在古长沙是城市西郊,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既是长沙市民引以为傲的重要文脉象征,又不可避免的阻隔了城市的向西发展。在现代,岳麓山东面、南面的城市主体是大学城,这一功能使得岳麓山在过去与现代之间的空间功能基本保持了不变。但岳麓山东面用地狭小,加上湘江尺度的双重阻隔,对城区的扩张起到限制作用,大学城功能的植入和岳麓山风景保R3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5迁居行为空间影响因素;4警j囊霪;jI蕊?。蠹。纛毒Ii。C咚≥li凌囊’。·—I{I≯。。:.:::??·:·。i。4一.f;》笙谚.雩·-j’l;菡‘≥。:.。’I...0掣●■’■.jf:。:。蠡麓国....。。。-礴’一≯a。j。乏。l。。·。i二I|I;I篝警。。..。』j。喈。,·’。。鬟·!:=-.哆’羹I||}j||鬻··≮·9一枣。t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5迁居行为空问影响因素湘江缓冲区分析按照人们日常生活的范围来分析,以居住点为中心,向外2500米是一个基本的认知空间。故此处对湘江设2500米的缓冲范围,取得1143个居住点,占城市内部居住点的41.4%。对这个范围内的居住点进行迁居前到迁居后的路径建立,共319个迁居路径。围绕湘江的路径存在一定数量的跨越较长距离的对应关系,对此,本文以6000米为界,将迁居距离简单划分为两类。其中,0—6000米范围内聚集了82.8%的迁居路径;另外6000—30000米范围内则聚集了17.2%的迁居路径,长距离迁居主要是北部高星片区、捞霞片区与城市南部天心区、雨花区之间的迁居,是长沙市西北方向与东南房间之间的迁居,说明即使跨越较长距离,迁居者仍对湘江的具有情感依赖。这里主要分析卜6000范围内的迁居路径,因为就空间位置来说,这部分迁居与湘江的关系最为密切。分布如下图5—5。通过对湘江东岸、西岸分别进行字段定义,可以将两岸之间的迁居情况进行统计,情况如下表5.1:袁5—1湘江缓冲区(O一2500m)的迁居流向(表格来源:作者自绘)迁居方向河东一河东河东一河西河西一河西河西一河东总量迁居路径133267229260百分比51.15%10.00%27.69%11.15%100.00%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围绕湘江的迁居活动较为活跃,其中:1.从河东迁至河东以及从河西迁至河西是主要成分,超过总量的四分之三,呈现出沿湘江的南北方向迁居。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的形成,有其必然原因。长沙市的河东和河西是两个空间范畴,人们能够接受在同一个区域内跨越一定距离;当情况放到两个不同的区域内时,即便跨越了同样的距离,人们也往往觉得空间距离更大,这就是跨越湘江的迁居相对较少的内在心理原因。笔者从地图上粗略测量出湘江长沙段(主城区部分)的宽度在1公里到1.5公里之间,两岸间迁居互动的相对弱势,说明湘江的尺度对城市居民形成了较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迁居的进行。2.同时,另外四分之一为湘江两岸间的迁居,东一西、西一东的迁居比重大致相等,主要发生在银盆岭大桥至劳动路过江隧道之间,尤以银盆岭大桥至橘子洲大桥为重,约占58.2%。一方面说明,湘江作为长沙市大型开敞空间的重要性在提升,跨江交通的建设和滨水区活力的提升,吸引了一部分居民进行跨江迁居;另一方面,两岸间迁居对接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区域间是否具有同质性,即区域用地结构、主要用地功能是否存在同质性。从图5.5上看,岳麓区南部与天心区之间形成了很长的界面,已经具备拓扑学的迁居条件,但岳麓区中段的山体、大学城的存在,使得两岸间的城市区域不具备同质性,因此其间的R5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5迁居行为空间影响因素迁居活动较弱。从这个角度看,将岳麓区南部洋湖苑与南天心省府板块通过湘府路大桥进行联系,是相当正确的决策;这一举措有利于湘江两岸间城市的对接和省府板块的空间吸引力的向西传递。图5—5湘江与迁居的关系(图片来源:作者自绘)浏阳河缓冲区分析采用同样的方法对浏阳河缓冲区内迁居情况进行分析,在浏阳河2500米缓86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5迁居行为空间影响因素冲区范围内共计619个居住点,通过路径生成及修正,得到136条迁居路径,平均迁居距离为3272米;其中,0—3000米范围内集中了50.74%的路径,3000—6000米范围内分布了36.03%;6000米以上分布了13.23‰其距离构成如下表5—2:表5—2浏阳河缓冲区内(0_一2500m)迁居随距离分布情况(表格来源:作者自绘)迁居空间距离频数百分比伊一3000m6950.74%300伊一6000m4936.03%>6000m1813.23%总量136100%“浏阳河,弯过了九道弯”,借着这首传唱度极高的《浏阳河》,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浏阳河的平面形态比较复杂,其缓冲构成的区域也较为灵活,用湘江缓冲区分析中一一东、西两岸的划分方式来界定空间则显得局限。本文根据浏阳河在长沙市行政界线和实际城区拓展中的作用,将其缓冲区划分为五个区域:开福区南岸、开福区北岸、芙蓉区西岸、芙蓉区东岸和雨花区。使用ArcGIs对浏阳河界定的上述五个缓冲空间进行字段定义;对路径使用要素折点转点处理;使生成的居住点(折点)具备空间的属性;导出属性表格,使用spss对属性表的迁入地、迁出地进行交叉统计,得到表5.3,迁居路径的分布具体如下图5.6。表5—3浏阳河缓冲区(O一2500m)的迁居流向(表格来源:作者自绘)迁出地芙蓉区东岸芙蓉区西岸开福区北岸开福区南岸雨花区总量迁芙蓉区东岸02O02入芙蓉区西岸23194248地开福区北岸1102415151开福区南岸03612425雨花区O1013总量34740318129从图表中看,浏阳河缓冲区内迁居较为活跃的区域为芙蓉区西岸、开福区南岸和北岸,这三个区域的迁居占总量的91.5%。其中区域之间的迁居情况重点表现出如下特征:1.芙蓉区西岸的迁居活动最多,东岸的迁居则非常弱,且为净迁出区域;东、西两岸间的迁居流动不对等,说明这区段浏阳河对城区的向外扩展起限制作用。2.开福区南岸和北岸之间的迁居流动占总量的36.84%,跨江迁居强度相对湘江区域(21.15%)更大。浏阳河开福区段的平均宽度约为120m到200m之间,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5迁居行为空间影响因素说明这一尺度对城区空间扩张影响较小,其自然环境的优势和可达性的提高有利于城区的对接。3.南部天心区与芙蓉区东岸隔江相望,两者之间几乎不存在跨越河流的迁居,是城市发展的后进地区。图5—6浏阳河缓冲区(卜2500m)的迁居流向(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5迁居行为空问影响凶素s.2.3规划实例本文研究迁居,重点在于通过现象的研究解析城市空间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从规划角度提炼出解决、改善城市空间的方案。通过浏阳河在芙蓉区段东、西两岸间的迁居对比,本文发现浏阳河对城区的向外扩展存在较大的制约作用,对此,2013年《长沙浏阳河休闲带概念性规划》较好地梳理了东岸城区与浏阳河的关系(图5—7)一渺堍≮惫群”=1’≈褂⋯“≤鏊垂囊薰。。jI’:一,篓~,『_『卜II’_、簟蕊鳜”。‰鬟蘩熏=.。≮麓⋯≤罗_产”1一.89一攀瓣.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5迁居行为空间影响因素该案运用拓宽(widen)、延伸(Extend)、整合(Integrate)、建立(Establish)这四个关键词描述规划区域与浏阳河的关系。通过浏阳河滨水区的拓宽,向内延伸、以及与城市开敞空间之间的整合,建立人居空间与滨水区之间的联系,旨在提升浏阳河对芙蓉区东岸区域的空间凝聚力。这一想法与从迁居角度出发的城市症结研究不谋而合。5.3城市道路系统对迁居的影响前文的迁居空间特征表明,城市内部迁居的发生率与迁居距离存在较大关系,迁居发生率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在实际生活中,有21%的长沙市民表示对住房的交通区位较为关注,是住房相关因子中选择最多的一项,但迁居者对距离的认知很大程度取决于城市道路系统界定的城市空间。因此,本节将城市道路系统评价与迁居流动的倾向联系起来,研究道路系统界定下的城市空间对迁居的影响。为完成对长沙市城市交通空间的评价,本节采用空间句法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对空间本身的研究,以量化方式揭示空间的结构,进而揭示空间组织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空间句法可以利用城市的道路系统,对每条道路的深度型、集成度和深度值进行计算,这一特点正适合本节的研究,将得到的城市道路属性与城市内部迁居特征进行结合,能够有效的分析交通网络对城市迁居的影响。技术手段方面,本节采用空间句法的常用软件ucLDepthmap10.o辅助ArcGls完成分析过程,另外常用的研究软件还有基于ArcGIs平台的A×women。s.3.1空间渗透性连接值(connectivityvaIue)。与某节点邻接的节点个数为该节点的连接值。在实际的空间系统中,某个空间节点的连接值越高,则表明其空间渗透性越好。对长沙市道路系统进行分析,显示如下图5.8。空间的扩散性对迁居的作用有两个方面,具备更好的人口扩散和集聚条件。因此,城市道路连接值高的地区理论上是城市内部迁居活动频繁的地方,居民的迁入、迁出都相对容易。从图中看出,方格状的道路网具备较高的连接值,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外围,一般为城市新区。如麓谷工业园、高星片区、捞霞片区、星马片区、市府板块、省府板块、芙蓉区政府板块等。五一大道一一橘子洲大桥、银盆岭大桥一一岳麓大道、长沙大道、万家丽中路是主城区内部连接值最高的地段,其中,五一大道的连接值为12。在长沙市,由于城市发展的历史原因,道路连接值高的通常是城市新区。根据前文第四章定性分析的迁居变化趋势,这些地区是城市中长距离、长距离迁居的起点区域,较好的空间渗透功能使得人们对空间尺度和距离的认知较为通畅,因此迁居更远。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5迁居行为空间影响因素‘璎珊獭陟雠!濂..b过;跫K\。菠悠》藜稽龠I哆霁隧黼髅;蠹-∥二/—1:一≮嫡。冀藤&莲瑙=....黼淄丢鬈赣琏瑟感氛狳。厂。薅—一弋?一二i图5—8长沙市道路系统连接值分布(颜色越暖连接值越高)(图片来源:作者自绘)5-3.2相对可达度集成度(Inte喀rationvalue)反应的是某空间节点的相对可达性。从图5—9上可看出,长沙市内相对可达性最高的区域,以三一大道一一银盆岭大桥一一岳麓大道为线性中心向南、北两侧扩散;在河东部分主要以开福区、芙蓉区、星沙区为主,天心区和雨花区南部的相对可达性较低;河西则主要是市府板块和麓谷地区。集合前文迁居在几个行政区之间的迁居情况来看,在同样的迁居距离下,相对可达性较高的区域之间,所产生的迁居互动更多;而相对可达性较低的区域之间,迁居的可能性会降低,或者迁居的距离会减小。从环境心理学上看,在空间内一点到另一点的方便可达,能够从心理上减轻人们对空间距离的担忧,同时也利于消化因迁居而引起的交通成本的变化。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5迁居行为空间影响因素图5—9长沙下道路系统集成度分布(颜色越冷集成度越高)(图片来源:作者自绘)5.3.3空间深度值深度值(DepthvaIue),规定两个邻接节点间的距离为一步,从一节点到另一节点的最短路程是这两个节点间的深度。深度值蕴含着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深度值越高的节点,可达性越差,人的活动强度低,往往与犯罪、盲区联系到一起。从图5.10中的深度值分布可以看出:(1)数值最低的区域以五一路为中心,东至万家丽路、西至岳麓山、北至营盘路、南至劳动路,说明该区域是长沙市人群活动强度最大的区域,区域的安全指数较高。(2)从深度值最低的区域向外扩散,具有一个面积较大的等值区,该区域呈楔形向外延伸,主要是捞霞片、岳麓区中部、以及天心、雨花、芙蓉、星沙等区的核心区。(3)再往外拓展便是深度值最高的区域,人群活动强度低,治安状况堪忧。空间的深度值能一定程度上说92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5迁居行为空间影响因素明问题,但是不能够完全代表居民对城市内部治安情况的认可,因为在实际情况中,治安好坏与否与小区的物业管理等存在较大的关系,故这里只能从整个研究范围的角度做出一个基本的深度值判断。在不考虑小区内部管理的情况下,城市外围深度值最高的区域很难吸引城市居民进行迁居。~、_:X餮‘≈,鬻一尊≯o‘;l≯⋯、p\,深壤值St铃~脚th一10獬∞~二,s5j&0一¨一mj0{j二0:{j33i{i韩!§::9i0S⋯⋯20j:‘;§l—j:}e:々j÷K∥苇蔫孽图5—10长沙市道路系统深度值分布(颜色越暖深度值越高)(图片来源:作者自绘)不仅城市道路系统对迁居产生了影响,与此同时,城市的公共交通方式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居住空间的选择。据统计,长沙市民出行方式中,公共交通、步行、私家车的出行分担率排在前三位,分别为29‰21%、18‰其中城市公共交通是最主要的出行方式。但长沙市的公共交通建设存在体制和政策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公交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不符、运营秩序欠规范、线路站点设计等诸多问题,使得部分迁居居民的交通成本问题无法解决,因而抑制了部分迁居的产生,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长沙市向外扩张的程度。在写作此文的间隙,长沙市第一条城市地铁二号线己开通运营,线路从长沙93一毁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5迁居行为空间影响因素市东部黄兴镇的光达站到河西岳麓区的望城坡,线路全长21.926km,共设车站19座。二号线的东西走向,将加大城市居民在这两个方向的迁居空间拓展,意味着可供选择的居住空间范围更广,这无疑成为城市居民进行更远距离迁居的有利条件。地铁从通达性和速度方面对城市的空间尺度进行了压缩,从竖向疏通和分流了城市交通流量,有利于降低城市居民的交通成本。同时,由城市地铁界定的地价规律也会更加显著,城市空间结构和居民迁居方向会相应地产生向外延伸和中心极化的效应。由于目前长沙市第一条地铁刚建成通车,其对迁居的潜在影响还无从研究,但依据其他城市的实例来看,城市地铁网络是与城市快速扩张速度相对应的极为重要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它以对迁居的效应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空间格局的各个细节。S.4小结本章从城市土地扩展、自然要素格局、道路系统的角度对迁居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城市土地扩展主要以行政区划调整、外部扩张和内部填充为主,城市行政中心搬迁对城市格局影响较大,这四个方面从居住用地的角度对城市居民迁居的方向特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城市自然要素既是早期城市发展的依托资源,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对城区的扩张产生了限制,居民基于对自然要素尺度和通达性的认识来调整迁居行为。大的空间尺度和不便的通达性不利于两侧的迁居流动,会使要素成为阻碍城区发展的边界。(3)城市道路系统对迁居的影响在于,空间渗透性高的区域易产生长距离迁居,渗透性低的区域产生短距离迁居;在同样的迁居距离下,空间相对可达性高有利于迁居的发生,反之,则不利于迁居发生,或者以减少迁居距离为迁居产生的条件;深度值高的区域,使人们选择迁居离开该域,深度值由外向内逐渐降低,代表由外向内的社会治安程度逐渐提高,市中心深度值最低。城市公共出行方式的质量和速度对影响迁居的发生率和空间扩展程度。本章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希望获取更全面的迁居信息,来支撑对本文空间规律的研究,其中,5.2节的岳麓山缓冲影响分析因为数据的不充分而无法实现定量分析。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6总结及研究展望6.1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呈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迁居者特征及迁居选择本文利用数理统计分析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对迁居者特征和迁居选择进行解读,研究表明:(1)迁居者的年龄、职业、收入对迁居行为的影响最大,性别、学历、户籍等则表现为次要影响。(2)城市内部迁居中,年轻人的迁居流动远远高于其他年龄阶段,在20一40岁之间是迁居最频繁的时期。(3)迁居者职业构成表明城市迁居活动的主要成分是城市中低阶层,他们所能支付的价格是长沙市房价水平的实质。(4)长沙市的平均迁居次数大于1.657次,迁居水平相对国内一线城市较低。(5)长沙市迁居活动在各年龄阶段和职业都表现出较强的工作地指向性,居住与工作的空间关系是城市空间的重点。(6)家庭生命周期的抽样研究表明,在家庭的不同阶段,迁居指向和意愿具有显著区别,个人/家庭的迁居生涯服从于其他平行的生活轨迹,如事业生涯、教育生涯等。(7)家庭规模越小,迁居的可能性越大。(8)迁居水平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表明,城市居民迁居活动的变化与宏观制度、政策、房地产市场、城建活动之间等存在较大关系。2.迁居的距离特征劳瑞模式引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指出迁居的发生随距离产生衰减。这个基本规律渗透到迁居研究的各个方面,从总体迁居数据、城市流动人口到湘江缓冲区迁居情况,本文以定量研究证实每一类迁居数据都表现出随距离衰减的规律。本文从距离向度对迁居进行分类研究。分别从城乡迁居和城市内部迁居,城市短距离、中长距离、长距离迁居的角度,对迁居距离进行详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城乡迁居流向的分析,表明在目前的长沙市基本未出现郊区化的现象,城市大市域、小城区的格局仍将持续。城市内部迁居呈现出两个主要的流向,避开城市中心的离心集聚,以及从郊区向中心的向心集聚,前者为了追求更优的居住环境,后者为了寻求更佳的工作机会。离心和向心的同时存在,导致城市中心的居住集聚度下降,形成以城市副中心为主的居住空间。短距离的迁居路径分布呈现树枝状特点,迁居者领域意识较强;长距离迁居呈现蛙跳式特点,往往跨越一个或几个行政区,且对迁居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迁移的结果是不断扩大的社会空间分异、收入差异和成长中的中产阶级。3.迁居的方向特征迁居的方向特征是与距离同等重要的方面,本文先根据城市行政区划尝试对迁居流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迁居方向与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存在较大的耦合度。95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6总结及研究展望区域间迁居互动较为频繁的区域,一般具备拓扑学上的相邻关系,城区与城区之间存在良好的对接界面。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的迁居分区,将长沙市划分为十个区域,包括三个中心区(cs、cN、cw)和七个扇形的外围区(N、E、sE、s、sw、w、Nw)。将迁居落入分区内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迁居的高频分布主要在迁入、迁出矩阵的对角线上,说明每个区内部的迁居是最主要的。对中心区和外围区的迁入、迁出的定量计算,表明长沙市中心区的迁居行为已经出现微弱的离心趋势,主要在河东的南、北主城区,河西主城区仍是集聚趋势。迁居路径的绝对方位表明长沙市内的迁居流动,在南北城之间和东西城之间最多,验证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方向。外围区的相对迁出方位,在河东地区为区内>市中心区>相邻外围区>非相邻外围区,在河西为市中心区>区内>相邻外围区>非相邻外围区,其中,向相邻外围区的迁居呈现扇面扩散形态,向非相邻外围区的迁居则类似蛙跳式的长距离扩散。总体来看,长沙市目前的迁居活动主要向南、西、北三个方向发展,迁居的整体态势表现为微弱的离心集聚,老城中心的空间吸引力在减弱,而河西新中心在成长;河东的城市外围地区,各自形成了较强的空间吸引力,而河西外围区的吸引力相对较弱。外来流动人口的向心入侵和其他城市居民的离心扩散,使得居住聚集区从城市的绝对中心撤出,向副中心集聚,并以轴向连续、以及斑块状和组团状的非连续形态向外扩展。4.非空间因素对迁居的影响本文是宏微观结合的迁居研究。在研究影响城市居民迁居的因素时,从微观个人角度分析了家庭生命周期对迁居的影响;宏观角度,则从城市的非空间因素对迁居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其中,非空间因素有基本住房制度变化、房地产市场化和宏观调控、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等方面。基本住房制度从福利分房政策到货币购房政策的转变,使住房条件的改善成为可能,极大的解放了人们对居住空间的需求,诱发了持续而稳定的迁居活动。单位住房制度的取缔,催生出截然不同的迁居空间格局。但其遗留的持续影响,对长沙市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也使得长沙居民以工作地为导向的迁居占绝对优势。房地产市场的自由交易和城市土地界定的局部房价差异,使得选择同一居住空间的人群具有属性上的相似性,居住阶层由此出现,并促进了城市社会区的形成。5.空间因素对迁居的影响对城市居民迁居影响显著的空间因素有三个方面,分别为:城市土地扩张、自然要素格局、城市道路系统。具体影响如下: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6总结及研究展望(1)城市土地扩张的实质在于居住空间的拓展和空间吸引点的形成,从这个角度看,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和行政中心搬迁,城市新区建设和内部土地整理都是影响迁居的重要城市事件。利用事件史方法进行整合的结果表明,长沙市在20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末,人口迁居主要向东集聚;2000年之后随着市府板块的搬迂,居住空间开始向西部岳麓区拓展,在随后的十多年间,人口在该区域不断集聚;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确立的“大城北”计划,成功的将人口吸引至城市北面,并保持了一定的空间生命力;省府南迁和高铁新城落户雨花,相当于给城市未来的主导方向一记定海神针,使城市南部成为承接主城区外溢人口的重要区域。(2)城市的自然要素格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很大,对迁居也是如此。城市居民对朝夕相处的山、水城市形态产生了情感上的依赖,即使搬离也仍在自然要素的辐射范围内。山体、水体要素的尺度极大的影响了迁居情况,在可达性不够的情况下人们不倾向于进行跨江、跨山的迁居,因此改善可达性和提升生态优势有利于要素缓冲区内的迁居流动。这一点,可以从规划的角度予以解决,因为设计就是整合要素,突出优势,创造活力的过程。(3)城市道路系统与城市空间关系密切,不同的道路现状呈现出的是不同的空间特点。研究表明:a城市道路连接值(connectivltyvalue)高的区域位于城市中心区外围,此地倾向于出现长距离迁居;连接值低的区域在河东的主城区,往往与短距离迁居对应。b城市道路的集成度(Inte喀rationvaIue)代表空间的相对可达性,在相同的迁居距离下,相对可达性较高的地带具有更高的迁居可能性,反之,则迁居可能性降低或者迁居距离减小。c道路的深度值(DepthvaIue)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深度值最低的地方在城市中心,随着路网的向外发展,深度值变大;人们一般不倾向于向深度值高的地方迁居。6.2建议措施迁居研究的是城市的人口演变过程,对城市内部的空间吸引力和城市问题等具有重要的揭示作用。通过迁居特征及影响研究,本文总结出相关的城市问题,并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措施。1.平衡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迁居在分区中的方向性特征表明,长沙市河东、河西外围区的空间吸引力不平衡,河东的空间吸引力较强,河西则比较弱。这一现象的形成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规划指引的作用。考虑到长沙市以及整个湖南省都具备广大的西部经济腹地,因此提升河西的空间吸引力对于平衡整个城市的空间格局较为重要,重点可以从产业转移和对外交通的改善着手解决。城市人口与就业的平衡也属于空间平衡的重要内容。目前长沙市人口与空间97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6总结及研究展望增长正处于磨合期,既有好的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矛盾突出表现为:拓南兴北,西文东市,城市空间规模拓张与人口规模增加呈现正相关,但人口增长迅速的区域相应的就业增长不足,增加了城市各区域之间的交通压力,严重影响城市效率。所以,居住空间变迁应伴随一定的工作空间转移,在城市新区开发的建设时序方面宜以居住用地扩展为先导,积极跟进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增加就业机会。这样的发展才是高质量的空间拓展,不至于对整体城市产生过高的交通和环境压力。2.建立合理的城市新区扩展方式,适当调整城市旧区的用地性质为平衡城市空间格局,往往要进行新区建设,以适度转移城市空间发展的重点。通常,居住功能的植入成为带动区域发展和建设的先驱,因此,需要对关乎城市居民生活便利程度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积极跟进,以优良的居住便利环境吸引人们入住,并逐步完善相关空间内的就业转移,以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在城市土地的内部填充方面,往往处理较多的是拆迁征地和面临更新的城市地块。因为面对的城市建成区内的重新建设,需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承载量的核算,对超过地区服务能力和环境容量的地块,采取转换用地性质的方式进行处理,可改造为公园、绿地等的城市居民可用的公共空间,保持城市生活的活力。对确需进行居住功能置换的土地,保留部分本地居民,延续该地区的人群构成和生活习惯,延续城市生活的记忆。3.利用山水要素构建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基于长沙市现状的绿地系统来看,河东地区的绿地面积过小,且并未形成完整的绿地系统。因此我们对现有的山水格局和城市特色需要大力保持,在保持的同时,也要避免山水要素的边缘化。可以通过空间设计手段和道路改善等措施,增大山水要素的可达性,建立面向居民的城市公共开敝空间,此举不仅能够改善整体的城市环境,也利于增强居民对城市的认知,肃清因自然要素认知障碍而造成的居住隔离。4.疏通交通网络,完善公共出行方式完善建成区的城市交通网络,主要是对河东交通拥堵路段进行道路完善和交通疏导,对隔离城区的城市东二环线进行改造,将其改造为城市道路,以减轻其对长沙市造成的居住隔离。对于城市新区,建设一种适合迁居的城市道路空间模式,重点在于新区与城市中心间的快速对接和新区内部的可达性提高,这样的道路系统的空间渗透力和相对可达性均较好,利于活跃的迁居流动。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主要在于换乘效率和运行速度方面,便捷的城市公共交通能够减轻居住地改变给居民带来的交通成本,有利于迁居的发生。目前长沙市地铁二号线已经开通,城市的地铁网络正处于从无到有、且持续构建的状态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6总结及研究展望中,这对未来的长沙市城市的地价曲线将起到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长沙市民的居住迁移习惯,未来的平均迁移距离可能会更大。5.利用产业和政策优势吸引流动人口入城落户流动人口的存在对不同阶段的城市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外来居民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人口补给。据统计,湖南省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口南下广州、深圳打工,这对湖南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损失,也不利于省会城市的发展壮大,但高铁交轨长沙的即将到来将有望改善这一现象。就目前而言,长沙市首先需要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就业吸引力,这一点可以从城市产业调整方面来改善,要增加与流动人口就业高度相关的商业、交通、物流、房地产、金融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只有就业机会多、就业平等了才更能吸引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发展。其次,流动人口在城市管理方面,还存在就业难、子女上学难和医保难等诸多问题,因此我们要改善人口吸引力的软件环境就必须要保障流动人口的权益,完善流动人口的管理规定,积极吸引流动人口,特别是本省人口落户长沙,提高长沙市的迁居水平,为长沙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增砖添瓦。6.3主要创新在研究内容上:1.将城市规划的空间研究重点,与城市地理学、社会学的迁居者特征、迁居水平、迁居原因、迁居时间特征等研究重点相结合,探讨了迁居的空间特征和非空间特征。2.将迁居信息落入城市空间内部,划定城市的迁居空间分区,在分区的基础上,定量研究迁居的高频分布,离心、向心趋势以及方位性特征。这一点,是对国内迁居研究普遍的定量和空间研究不足的补充,具备一定的可推广度。3.在迁居空间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提出影响迁居的空间因素,并进行简单的解析,这一研究内容和方法提醒我们在关注影响迁居的政策、制度等因素之外,还应关注城市的空间因素,其展现出来的问题症结对城市规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研究技术上,采用ArcGIs软件对迁居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GIs兼顾空间和属性分析的特征,成为值得其他迁居研究借鉴的新技术方法。6.4研究展望本文在长沙市迁居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ArcGls软件技术平台,研究了迁居的属性特征、迁居的空间特征,及空间特征与城市空间要素之间的关系,得到一系列关于迁居行为和城市空间的特征。笔者认为迁居研究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学科领域仍有如下问题亟需研究解决: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6总结及研究展望1.数据来源目前迁居研究最难而又最基本的要点,在于迁居数据如何取得。本文结合本科生的社会调查实践,获取了有效的迁居数据。但未来迁居研究要以何种方式方便快捷地取得信息,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目前,第五、六次人口普查已对迁居信息进行了基本的登记,但信息的获得及归类整理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希望未来的迁居研究可以使用这部分信息。2.多学科交叉中西方迁居研究的历史和现实轨迹,提醒我们新时代的城市规划者在进行学科交叉问题的研究时,要重视其他学科在该论题中的重要性,注意借鉴和总结对城市空间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如城市问题的研究可以更多的结合社会学的原理,空间行为问题的研究可以借鉴环境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规划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希望未来有更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3.j亍为与空间行为与空间,是本文立题的最初出发点,也是城市生活的主体部分。行为串连了城市中的各个空间,反映出空间的各种规律和问题,是规划设计师必须要了解的本质问题。本文的迁居行为研究的是城市居民对居住空间的选择,对城市空间的分析较为重视;但由于数据有限,相关问题如城市社会区、过渡地带重建等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希望未来多一些这样的研究。100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连续出版物:[1]冒亚龙,何镜堂.数字时代的城市空间结构一一以长沙市为例[J].城市规划学干U,2009,04:14—17.[2]齐心.北京城市内部人口迁居水平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6—12.[3]周春山.城市人口迁居理论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1996,03:34—40+66.[4]周春山,许学强.西方国家城市人口迁居研究进展综述[J].人文地理,1996,04:23—27.[5]柴彦威,陈零极.中国城市单位居民的迁居:生命历程方法的解读[J].国际城市规戈0,2009,24(5):7—14.[6]赵鹏程,耿慧志.内部人户分离与城市住房建设相关性的实证解析一一以上海市中心区9个区和浦东新区为例[J].《规划师》论丛,2010,00:130—135.[7]冯长春,杨志威.欧美城市土地利用评述究研论理[J].国外城市规划,1998,01:2—9.[8]冯健,周一星.郊区化进程中北京城市内部迁居及相关空间行为一基于千份问卷调查的分析[J].地理研究,2004,23(2):227—242.[9]KokH.Migrationfromthecitytothecountrysideinhungaryandp01and.GeoJournal.1999;49(1):53—62.[10]HempsteadK.Immigrationandnativemigrationinnewyorkcity,1985—1990.PopulationResearchandPolicyReview.2003:22(4):333—49.[11]MitraA.Urbanisationandmigration.In:India:SpringerIndia;2013.p.263—88.[12]SpeareJ,Alden.Urbanizationandmigrationintaiwan.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1974:22(2):302—19.[13]KupiszewskiM,DurhamH,ReesP.Internalmigrationandurbanchangeinpoland.Europeanjournalofpopulation=Revueeurop百enneded6mographie.1998:14(3):265—90.[14]HermanKok.MigrationfromthecitytothecountrysideinHungaryandPoland[J].GeoJournal49.1999:53—62.[15]Paul,B.Slater.Combinatorialproceduresforstructuringinternalmigrationandothertransactionflows.[J].QualityandQuantity,15.1981:179—202.[16]Katherinehempsted.工mmigrationandnatiVemigrationinNewYorkCity,101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985—1990.[J]PopulationResearchandP01icyReview22.2003:333—349.[17]齐心.国外人口迁居研究综述[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1,02:26—29.[18]齐心.人口迁居研究:数据与方法[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04:43—47.[19]李新,郭宁,宋芙蓉.1990年以来广州市人口迁居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23:207—208.[20]柴彦威,胡智勇,仵宗卿.天津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特征及机制分析[J].地理研究,2000,04:39卜399.[21]齐心.人口迁居:背景、模型及研究方向[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7:3—5.[22]蔡莉,许美林.城市人口迁居理论综述[J].西北人口,2005,05:26—29.[23]刘鹏.浅析绵阳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特征及机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5卜56.[24]史中华,柴彦威,刘志林.深圳市民迁居特征的时空分析[J].人文地理,2000,03:37—42.[25]李健,宁越敏.1990年代以来上海人口空间变动与城市空间结构重构[J].城市规划学刊,2007,(2):20—24.[26]吴元波.上海郊区化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4):45—53.[27]蒋丽,吴缚龙.2000—2010年广州人口空间分布变动与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测度[J].热带地理,2013,(2):147—155.[28]乔鹏飞.浅论人口规模增长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6,32(14):34—35.[29]周侃,杨山.南京城市内部迁居特征及未来住宅区开发的方向[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l(1):130一134.[30]齐心.北京城市内部人口迁居水平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6—12.[31]张文忠,刘旺.西方城市居住区位决策与再选择模型的评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1):89—95.[32]康琪雪.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状况分析一一基于北京市调查数据[J].财经问题研究,2010,(10):118—123.[33]杨云彦,田艳平,易成栋等.大城市的内部迁移与城市空间动态分析~以武汉市为例[J].人口研究,2004,28(2):47—51.[34]黄友琴,易成栋.户口、迁移与居住分异一一以武汉为例的实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6):36—40,46.102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35]刘望保,陈忠暖,闰小培等.转型期广州市居住迁移的分阶段比较[J].热带地理,2009,29(2):123—128.[36]古杰,周素红,闰小培等.生命历程视角下的广州市居民居住迁移的时空路径[J].地理研究,2013,32(1):157一165.[37]周素红,程璐萍,吴志东等.广州市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的居住一就业选择与空间匹配性[J].地理研究,2010,29(10):1735一1745.[38]齐心,鲁黛迪.北京城市内部居住迁移的空间模式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12):16—21.[39]宋健.从市内”人户分离”看户籍身份的作用一一以北京市为例的实证研究[J].新视野,2010,(3):28—30.[40]李宏,张斌.城市土地价值实现模式[J].中国土地,2005,(4):42.[41]王华.广州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农民迁移意愿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25(2):75—78.[42]刘望保,闰小培.转型期广州市居住迁移影响因素于户籍之间的比较[J].地理研究,2007,26(5):1055—1066.[43]龙奋杰,刘明.城市吸引人口迁入的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问题,2006,(8):44—46,53.[44]彭朝晖,杨开忠.区域经济差异演化的一个空间均衡模型[J].当代经济科学,2006,28(1):8卜86.[45]李斌.城市住房价值结构化:人口迁移的一种筛选机制[J].中国人口科学,2008,(4):53—60.[46]刘保奎,冯长春,申兵.北京外来农民工居住迁移特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5).[47]钟杨燕,周素红.转型背景下原单位职工迁居行为特征与机制一一以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街为例[J].人文地理,2010,(5).[48]齐心.从北京看住房产权对居住迁移的影响[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49]塔娜,柴彦威,刘志林.过滤理论的起源、概念及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11,(1).[50]刘望保,闫小培,曹小曙.西方国家城市内部居住迁移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2008,(1).[51]朱喜钢,周强,金俭.城市绅士化与城市更新一一以南京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4,(4).[52]齐心,鲁黛迪.北京城市内部居住迁移的空间模式研究[J].城市发展研103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究,2012,(12).[53]刘鹏.浅析绵阳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特征及机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4]刘鹏,董廷旭,文星跃.绵阳城市内部人口迁居原因及空间类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5).学位论文:[1]宋岚.基于GIS的西安城区居住空间分异特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2]李新.1990年代以来广州市人口迁居及其影响研究[D].中山大学,2005.[3]陈雨.大都市人口发展与空间分布比较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6.[4]欧阳慧.白云区空间结构重构与人口再分布研究[D].中山大学,2002.[5]何健.1990年代南京市人口的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6]邓罗飞.上海市居住郊区化研究一一以闵行区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1.[7]赵建晟.郎溪县梅渚镇居民居住意向调查分析及应用[D].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9.[8]魏伟.城市空间结构对人口分布态势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9]刘友平.住房市场过滤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3.[10]王丽娜.基于压力门槛假说的家庭迁居意向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11]赵蕊.城市空间扩展与住宅价格空间结构变动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1.[12]赵建晟.郎溪县梅渚镇居民居住意向调查分析及应用[D].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9.[13]张树森.转型期大连市城乡人口空间重构(1982—2005)[D].南京大学,2009.[14]丁文静.转型期南京城市内部人口迁居与人口分布变动的初步研究[D].南京大学,2006.[15]李昌霞.北京城市老年人居住迁移历程的社会地理学研究[D].北京大学,2006.[16]易峥.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居住流动研究一一以广州为例[D].中山大学,2003.[17]窦小华.武汉市居民居住空间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8]康斗洙.首尔市人口移动与居住地分布变迁史研究[D].延边大学,2012.[19]龚敏健.苏州市外来人口居住特征和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20]王丽娜.基于压力门槛假说的家庭迁居意向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21]刁琳琳.城市空间重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一一以济南市和青岛市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08.专著:[1]齐心.北京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0.[2]牛强.城市规划G工S技术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柴彦威,王德,张文忠,王冬根.地理学评论一一空间行为与规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4]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5]约翰·伦尼·肖特.城市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05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附录长沙市居民迁居情况调查阌卷磷煎编号亲爱的市民同志:我们楚r弘溺大学城乡援划:专她的学生,为::|『,更好的研宽长沙城市猎琵的迂掰行为,改善城市辋关的空阀钮硒,我们征垒市籍:::}二地点艇歼这项溯森,请您报摄翻己的实际情况。列蓊以F问题。襄心感谢您的支持‘j合作!1.户主性别:口男口女2.户主年龄:口30岁以F日3040岁囝40一50岁口so一60岁以I__:.蜀60岁以._}二3.户主户籍:蜀长沙地区城市户l,】口长沙地区农村,1一翻口其他4.户主学历(文化程度):口小学及以卜.口翩中口高中(禽ll|_{,:}_’、r{一孥)口丈专[=]本科口研究生及以卜5.户主职业:口机关:。{二郝/公务燹口经理∥扣两层管理人员口:章lk人士/技术人焚口个体/私蕾!№~j三口公司职员口教娜口退休职工口无业口其他——6.家庭月均实际总收入为:日O“3000元口3∞0“6000元口6∞01l∞oo元曰10000”15000元口15000“20000元口20000元以圭二7。您的家庭在长沙地区共搬家过多少次?(从外地迂至长沙、从长沙迁歪外地都算作⋯次)口1次口2次日3次日4次及以.t8.促使您离开原住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多选)口不满意琢住赛j习:境暖不满意邻骥关系口更换往房两识口交通不链曰工作地址变动口家庭关系变化(婚姻、生育等)口拆辽口其他——9。迁居时,您着重考虑住房的下列哪些方面?(可多选)口住房品质日邻蟹.环境lo.迁居变化情况统计表:口住房价格口社会治安暖配套设施口交通区位口其他——迁居时间住房面积常住人数住房权属居住地点迁居情况(XX王F)(m2)(个)(打√)(如:天心区韶山巾路镌园小隧)日自有现居情况口飙用上次口阳宵居住情况口穰用再上次口自有居住情况口租}玎闫卷结束.再次向您表示衷心的谢意!祝您及您的家人:身体腱康,万事如慧!106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一、参与的主要科研及实践项目《吉首市乾州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长沙市望城高裕垸地块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永兴县城南新区核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韶关市地名规划》《韶关市展览馆地块概念性设计》《张家界市旅游商品城概念性城市设计》《韶关市公共服务设施指引规划》二、论文发表情况1.黄赛,戴胤.美国城市开放空间中公共参与方式的实现【J】.城市建筑,2014,01:16。2.戴胤,黄赛.城乡统筹背景下湖南省新型城市化的研究【J】.城市建筑,2014,01:330107 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致谢一晃三年,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这三年的专业学习对我的人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她使我从城市规划行业的敲门者变成了门内的求学者。三年时间,铁道的一花一木,独特的地形以及铁路园风景己深刻的印记在我的脑海中,在这里所阅读的书籍、所做过的实际项目以及平时的手绘练习等,提高了我的专业水准,成为我人生的宝贵财富。藉此离别之际,向所有曾经帮助过我的人表示感谢。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刘钺老师,三年来,恩师无论从学术、项目还是生活方面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刘老师严谨务实、锐意创新和不怕辛苦的治学态度,成为我专业学习的最佳楷模,并激励着我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本论文的写作全程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从论文的自由选题到确定、社会调查的组织与进行、行文的大体框架、研究重点,无不经过导师的悉心指导与启发。在此论文完成之际,学生向导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祝愿我的导师事业蒸蒸日上、桃李满天下!其次,我要衷心感谢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向我提出改进意见的各位老师、专家评委以及同学们,你们的意见让我不断审视论文己有的问题和缺陷,以求得更为精准的观点表达。特别感谢我亲爱的室友们,与你们一起日以继夜的辛苦研究,成为支持我写作的动力;与你们一起讨论所产生的观点摩擦和碰撞,使得论文的写作更为出彩。再次,我要感谢参与迁居行为调查问卷的2010级本科同学们,与你们的合作非常愉快。短短的一个月时间,我感受到你们的好学精神和真诚态度,每次与你们的交流都能激发我认真写作论文的决心。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我所有的亲人朋友们,是你们无条件的支持与理解,营造了我写作此文的良好学习氛围;感谢我的男朋友三年来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感谢我的父母对我养育之恩与无私奉献,我无时无刻不以你们而感到骄傲、自豪!谢谢你们!黄赛二零一四年五月10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