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712009
大小:57.0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8
《267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67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刘世敏林海梅(富川县妇幼保健院542000)【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研究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以提高围产保健的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比。方法:对2010-2013年富川县267例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2013年富川县围产儿总数20668例,围产儿死亡267例,围产儿死亡率为12.92‰,死胎161例,占围产儿死亡60.3%;死产例,占4.12%,新生儿死亡95例,占35.58%o围产儿死亡的前五位原因依次为先天异常、死胎、新牛儿窒息、早
2、产、脐带因素,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做好孕期监护,尤其是高危孕产妇的管理,早期发现并干预孕期并发症,提高产科儿科质量,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关键词】围产儿死亡原因干预措施【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0-0170-02围产儿死亡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为了解我县围产儿死亡原因和相关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产儿科技术水平与围产保健服务质量,减少围产儿死亡的发生。对我县2010年〜2013年267例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
3、方法1.1资料来源收集木县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出牛的围产儿(包括妊娠满28周应因胎儿畸形和死胎引产的围产儿),不含因计划生育要求引产所致的死胎、死产数。1.2方法1.2.1按WHO规定的围生期I的标准,即妊娠满28周(出牛体重≥l000g或身长≥35CM)至产后1周死亡的胎儿和新牛儿,包括死胎、死产及早期新生儿死亡。死因分类按照疾病分类(ICD10)标准⑴。1.2.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2结果2.1我县2010年〜2013年共有围产儿20668例,围产儿死亡267例,死
4、亡率为12.92%,四年来围产儿死亡率变化不明显,其中死胎、死产、早期新生儿死亡分别占60.3%、4.12%、35.58%,2010〜2013年围产儿死亡率和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lo表12010年〜2013年围产儿死亡率和构成比2.2围产儿死亡死因和顺位构成比见267例围产儿死亡的前五位主要原因是先天畸形、死胎、岀生窒息、脐带因素和早产或第出生体重,分别占22.10%、17.23%、12.73%、10.86%、10.49%,前五位死因占总死因的73.41%。表2围产儿死亡原因顺位及构成比3讨论3.1富川
5、县围产儿死亡基本情况.2010-2013年我县的围产儿死亡率呈波浪式变化,2010-2013年平均围产儿平均死亡率为12.92‰,在围产儿死亡病例中,死胎比例居首位(60.3%),其次是早期新生儿死亡(35.58%),第三是死产(4.12%)。我县地处少数民族山区,农村人口比例大,经济收入、文化素质较低,人们对孕期保健意识淡薄,不重视早孕建卡、孕期检查,缺乏孕期保健指导,而孕早、中期恰恰是胎儿各重要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针对这些情况,要降低围产儿死亡发生率有效措施就是加强孕产期保健管理。加之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
6、增多,所从事的职业岗位都存在有高污染风险,如缺乏防范意识和孕期保健知识,都可能对母婴造成危害,因此要做好孕期保健知识的普及教育。3.2先天畸形是我县目前围产儿死亡的首位原因,59例畸形中主要有消化道畸形、脑积水、多发畸形等,由于我县位于地中海贫血高发区,每年的胎儿水肿发生率较高。要降低围产儿畸形发生率,首先做好婚前保健宣传和优生优育咨询,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其次加强孕前、孕期保健,通过孕早期建卡、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特别是通过孕早期的宣教,避免接触有毒有害因素,减少环境因素的致畸作用;孕前和孕早期服用叶酸,孕早期、孕中期进行
7、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或在孕20・24周进行B超大畸形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在孕28周前确诊并终止妊娠,尽可以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3.3早期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主要有新生儿窒息、早产、畸形等,故预防早产、减少窒息是减少早期新生儿死亡的重要措施[2]。胎位异常、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过少、妊高症等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是导致早产、胎儿窘迫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加强孕期保健管理,做好孕期保健指导,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预防胎膜早破,有早产先兆吋给予促肺成熟治疗,正确处理产程进展以预防胎儿宫内窘
8、迫,减少新生窒息,加强产、儿科技术人员适宜技术培训,提高窒息复苏水平和早产儿的监护质量。3.4从围产儿死亡孕母的文化程度可了解,文化程度越低,接受保健服务的能力就越差,围产儿死亡率就越高。4干预措施4.1加大优生遗传知识宣传和咨询力度,通过开展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出生缺陷监测等项目,提高出生人口素质。4.2加强围生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