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教学案例

《确定位置》教学案例

ID:31514618

大小:10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确定位置》教学案例_第1页
《确定位置》教学案例_第2页
《确定位置》教学案例_第3页
《确定位置》教学案例_第4页
《确定位置》教学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确定位置》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确定位置》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游戏:寻找礼物(出示游戏规则)  师:我刚才是用什么办法找到礼物的?  生:先找它在第几组,再找它在第几个。  (板书:第几

2、组,第几个。)  师:老师刚才找礼物的方法其实就是确定位置的方法。  (板书:确定位置。)  (二)探索新知。  1.确定教室中的位置  (1)确定自己的位置6  师:刚才我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法确定位置,说一说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  生:我在第2组、第5个。  ……  师:你是怎么数的?  生:横向从左往右数第几组,纵向从前往后数第几个。  (2)介绍班长、学习委员……的位置  生:我们的班长在第4组、第4个。  我们的……  师:要讲清同学的位置,就要讲清哪些条件?  生:要讲清是第几组第几个。  (3)游戏

3、:我来当裁判  ①指名学生报位置,学生判断对错。  ②说说好朋友的位置。  ③老师报位置,是你的位置你就站起来。  (评: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让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激活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通过交流评价,认识到这些方法的不足,引发学生用统一、简明的方式确定位置,体会学习新知的必要性。)  2.出示座位表  师:哪个是张亮同学?  生:张亮的位置在第2组、第3个。6  师:请用你认为最简捷的方式写出张亮的位置。  (请表示方法不一的几个学生板演)  (1

4、)引出用“数对”表示位置:  师:有一种方式比这些方式都简捷,就是用数字表示位置。  板书(2,3)  师:像这样的一对数在数学里我们把它叫做“数对”。  板书:数对  (2)尝试用数对方法表示王艳、赵强的位置。  (评:在抽象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从具体事物到符号演变的过程,而且对为什么会产生数对,数对的优越性是什么了解得更加清晰,可以说数学的特点促进了数对的产生,数对的产生符合数学的特点。)  (3)用数对说自己的位置  生:我的位置是……  师:(3,2)和(2,3)表示的位置相同吗?  生:(3,2)表示第

5、3组,第2个。  (2,3)表示第2组,第3个。  (评:“数学知识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通过用数对描述自己的位置,以及根据某一列和某一行的数对总结规律,进一步巩固对列、行和数对的含义的认识。)  (4)游戏:找位置  师:请拿出座位里的信封,写出一组数对,这就是你在教室里的新座位,请你找寻一下新座位在哪里。6  (三)练习  1.生活中的数对确定位置  用数对确定我们的座位,既简练又准确。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数对的方法:你能举些例子吗?  (1)学生举例  (2)课件出示:国际象棋中的“白马”的位置

6、你会用数对来表示吗?(f,3)  (3)对比原来的方格图有什么不同?  2.学校附近的地图  (1)学校在地图上的什么位置?  生;学校在地图上的位置是……  师:你是怎样想的?  师:在方格纸上我们可以这样说:在横向是第3格,纵向是第2格,用数对表示就是(3,2),由此可见,用数对也可以确定方格纸上的位置。  (2)图上还有哪些建筑物?在什么位置?与同学进行交流。  3.动物园的平面图  师:拿出方格纸,根据提示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课件配合演示)  (四)拓宽视野,全课总结。  1.介绍  (1

7、)用经线和纬线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位置的方法。6  (2)经度和纬度在航海、航天、气象、军事等方面的运用。(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2.全课总结  四、反思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探究欲望。  案例中我营造了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互相比较、点评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对精确、简洁的确定位置方法的需求。  (二)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  以往教学中,我们关注的是一节课中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教师总想在最短时间内灌给学生最多的知识。而现在的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

8、知识的多少,更要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是否亲身经历探究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理解,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是否得到进一步发展,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关系上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拓展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获取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