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新版)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新版)苏教版

ID:31268323

大小:4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8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新版)苏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新版)苏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新版)苏教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新版)苏教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新版)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新版)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第2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有误的一项是(   )A.环滁皆山也(环绕)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C.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凉,冷)D.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尽兴地喝酒)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遮盖)答案:C解析:分析:C项“洌”应为“清冽”

2、。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翻译。2.下列句子和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一项是(  )A.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C.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D.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答案:A解析:分析:A项按现代语序应是“于两峰之间泻出”,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语序的分析。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B.风霜高洁,水落石出。C.临溪而渔,溪

3、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D.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答案:B解析:分析:对偶要求字数相同,词性相对,结构一致。B项不合要求。故答案选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对偶的理解。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A.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B.

4、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C.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D.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答案:A解析:分析:A.应为太守与客来饮/于此,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断句的能力。5.下面句子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A.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译文:不久,太阳落山了,人影纵横散乱,太守随着宾客们回去了。B.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译文: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达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C.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译文:那面容苍老,头发斑白,醉醺醺地坐

5、在众人中间的,就是喝醉了的太守。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答案:A解析:分析: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太守回家而其他宾客跟从。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6.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A.环滁皆山也。B.太守自谓也。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答案:B解析:分析:B翻译为:太守用自己的别号命名的。不是判断句。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判断句的辨析。7.关于本文写景的作用有下边几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是主要的?()A.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这间也”这句话作铺垫,表现作者的山水之乐。新的贫困人口

6、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B.表现琅琊山的胜景。C.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答案:C解析:分析:该文主要表现的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故选C。点评: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分析能力。8.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选出分析恰当的项。()A.“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

7、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B.“太守之乐其乐”是衬托前面的“山林之乐”和“人之乐”的。C.“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D.“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被贬滁州后一种苦闷抑郁的扭曲反映,作者是以乐写哀答案:D解析:分析:“乐”是表象,作者内心是不愉悦的。作者被贬滁州后一种苦闷抑郁,作者以乐写哀。所以应该选D。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9.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判定有误的是()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比喻)B.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反问)C.野芳发而幽

8、香,佳木秀而繁阴。(对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