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

浅议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

ID:278829

大小: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7-17

浅议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_第1页
浅议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_第2页
浅议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_第3页
浅议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_第4页
浅议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内容提要:武侠小说是中国的国粹,它立足于中国传统的侠义精神和中华武功,它最能体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武侠小说以其通俗的语言,精彩的格斗场面,深刻的哲理性,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欢迎,更主要的是,它与中国文化有着—脉相承的关系。倘若从武学、佛道、江湖、女性观、国民观这几个角度来透视武侠小说,能会对中国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关键词:武侠;中国文化;国民性每种小说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色彩,武侠小说也不例外。不能说只读武侠小说就能了解中国文化,但不读武侠小说却很难完整地了解中国文化,这是因为武侠小说中的某些文化味道,在其他小说中很难找到。下面我来简要地概括一下我对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

2、的关系的认识。我主要从武学、佛道、江湖、女性观以及国民性这五个方面来谈它们的关系。一、武学武侠小说中的侠客以武行义,故“无武不成侠”。这一点与司马迁所界定的“游侠”颇有距离。唐传奇中的侠客武功高超,只是作品对打斗场面描写很少:描写侠客的话本小说中有打斗场面,可比起同—时期的英雄传奇如《水浒传》、神魔小说如《封神演义》等,仍是小巫见大巫。直到《儿女英雄传》和《二侠五义》,武斗技击的场面才蔚为壮观。武侠小说中打斗技巧的表现,大体上经历了一个武功从低到高,描写从略到详,招式从摹写实战到注重美感的发展过程。侠客的“能力”大体可分为三类:宝剑(暗器和毒药)、内功及武学修养。作家之所以喜欢渲染千年古

3、剑,说是实战需要,还不如说是为了增添打斗的文化味道。武侠小说不但需要宝剑,而且需要关于宝剑的知识。一把宝剑出鞘,天下豪杰自有慧眼品评宝剑,也是侠客题中应有之义。“自古英雄爱宝剑,销金切玉逞情豪”(〈小五义》第80回)。宝剑不但能斩金切玉,而且本身就是“武”的象征。书房中有一把剑,或者诗文中点缀“剑”的意象,都足“尚武”精神的体现。“书剑飘零”在文学作品中是个相当高雅的“意象”,这意象代代相传,久而久之,武侠小说中头号侠客就常使宝剑了。武侠小说还赋于兵器—定的伦理色彩,西门吹雪不准假丹凤公主再用剑,因其背后伤人有违武林规矩,“不配用剑”(《陆小凤》)“宝剑有德者得之,德薄者失之。倘若错用此

4、物,必遭天诛地灭”(《续小五义》)。而将宝剑与主持正义联系在一起是有深刻文化背景的。道教传说宝剑能除邪,南北朝三怪小说中也颇多此类记载。武侠小说之重“剑”,还因为中国剑术源远流长,文献多有涉及,为作家的想象提供了依托,也迎合了读者对中国古老剑术的向往。与“剑”这种正面品格相对的“打斗能力”,包括毒药、暗器与机关,其共同特点是伦理意义上的负面价值。武侠小说中打斗手段的伦理化——“宝剑”为正,暗器为负也反映着中国人的道德评价标准。真正使武侠小说的打斗场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将其提高到武学境界的是“内功”的引进。内功修习不比外力锻炼,不只需要耐心刻苦,更需要智慧和悟性。正因内功修习这种神秘性

5、,武学秘籍、练功口诀就成了武侠小说中不可缺少的道具。而对其的强调突出就蕴含着对传统的认同与对文化的推崇——秘籍在这里代表着文化积累,代表着符号化了的人类精神及武学修养。虽有学者批评其助长了中国人的“喜逸恶劳”脾性和“侥幸心理”,但隐藏在其后的将“以力相拼”的“武功”提高到作为—种精神境界的“武学”,于打斗中显出中国文化精神确实是一种进步。武学修养包括内功与内在打斗能力的关系;借用中国哲学常用的两对概念。前者是体,后者是用;前者是道,后者是器。当作家讲述—系列以柔克刚,以弱克强,以静制动,以无招胜有招之玄妙故事时,都是力图通过有限具体的“迹”去追寻无限的抽象的“道”,这已从打斗场面的客观描

6、写转向某种中国哲学精神的主观演绎了。《射雕英雄传》中的《九阴真经》“点纲”部分就是如此开场:天之道,抱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这跟《庄子·说剑》小“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让人发,先之以主”—样,既是具体的战术说明,又是哲学文化精神的阐释,更何况气功学本来就与中国古代哲学息息相关。道家的养生理论,佛家的禅定之学以及儒家的性命之说,都对气功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气功学说所采用的概念,所依据的精神和所遵循的表达方式,也都与专门的哲学著作相近,有的本身就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武侠小说中所描述人的武学修养,概而言之即庄禅境界。上官金虹与李寻欢打斗,自称“手中虽无环,

7、心中却有环”,作家于是感叹道:这正是武学的巅峰,这已是仙佛境界!可是天机老人则不以为然:真正的武学巅峰是要能妙参造化,到无环无我,环我两忘,那才真是无所不至、无坚不摧了!(《多情剑客无情剑》89章)这段论武名言,自是从神宗公案演化而来,小说将这种庄禅境界融化在具体的打斗情境中,使刀光剑影洋溢着书卷气。新派武侠小说家的佼佼者金庸、梁羽生、古龙的作品,思想上说不上深刻,不过其中确实渗透着人生哲理,我们不妨借用李寻欢的—句话:“你若不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