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674344
大小:954.84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12-05
《改背景下地理学科高考命题走向备考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改背景下地理学科高考命题走向备考策略江苏高考命题背景——教材必修:一、自然地理二、人文地理三、区域可持续发展选修:二、海洋地理四、旅游地理五、城乡规划六、环境保护任选2门江苏高考命题背景——教材苏南四市:人教版苏中苏北:鲁教版南通:湘教版江苏高考命题背景等级划分5%A+10%A25%B+50%B高考命题特点一、试题立足于考查学生的地理能力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的文字表述和地理图表中获取有关地理信息。·能够正确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2.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能够掌握和运用基本
2、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等知识。·能够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判读、填绘地理图表,完成地理计算,进行地理观测和地理实验等。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准确简洁的文字和图表等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4.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能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究、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单
3、选共18题,双选题共8题,主要涉及了以下知识点:地球与地图、天气和气候、地壳物质循环和水循环、人口增长、城市内部结构、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分布、环境问题及治理、区域分析、产业转移等。试卷知识的覆盖面较广,考查点分布合理。以人教版为例的必修三册书42个章节中,涉及30个章节,覆盖面达71.4%。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图3)。读图3,完成6—8题。6.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A.80MB.110MC.170MD.220M7.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A.道路①为直线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
4、最高点C.道路③最长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道路重合8.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A.道路③B.道路①C.道路①和②D.道路②和③图5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9.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10.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B.增加区内降水量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D.增加地下水储量11.如果区内某水体
5、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图8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9是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14.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aB.bC.cD.d15.若图9中箭头线q表示产品流量最大,则该经营方式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aB.bC.cD.d16.m、n两地均盛产葡萄。两地相比,m地的区位优势是A.交通便捷B.市场广阔C.鲜果上市早D.技术条件好高考命题特点一、试题立
6、足于考查学生的地理能力二、取材于现实生活,重视知识的实用性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回答7-8题。7.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D.内蒙古大草原8.图4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17-18题。17.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缓解城市交通压
7、力B.减轻大气污染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D.提高能源利用率18.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A.缓解土地荒漠化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C.减轻耕地压力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27.图14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4)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
8、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建议。(2分)②在E、F两地中,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