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669086
大小:6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5
《历史学毕业论文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编纂思想析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编纂思想析论姓名:2014年6月25日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编纂思想析论摘要:时代的变动和进化史观的传播,致使清末民初的史学进入新史学时期近代史学的确立期)。为适应新式学堂蓬勃发展和传播历史知识的需要,一批具有新的编撰体例和指导思想的历史教科书开始成为新史学时期绚丽的风景。木文旨在揭示历史教科书在指导思想和编纂方面的特点,希望能引起学界对此关注和研宂。关键词:历史教科书;指导思想;进化史观;编纂特点戊戌变法前,历史教科书的编撰权棊本上操持在西方传教士手中。他们编撰的教科书存在很多问题,当时就有不少有识之士指出这些译
2、著“大都以阐扬彼教为宗旨”,因此呼吁“速自译编”各种教科书,或“集通儒取旧有各本详加改订”[1]。屠寄也竭力争取教科书的编撰权:“国民教育,以木国之伦理、语言、文字、地理、历史、宗教及法制经济为精神。此类教科书,必有本国学术家苦心斟酌编订,方为适用。”[2]但是,由于当时封建教育制度和思想观念的束缚,他们的呼声被时代淹没丫。戊戌变法后,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编撰在“新思想之输入,如火如荼”和教育制度改革的背景下蓬勃发展。戊戍变法时期,西方的进化论和政治、社会学术不断地传播到中国,在新思潮的影响和启发下,史学界着手重新编写中国历史的工作
3、,目的是为了普及新的历史观,适应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改革。编写教科书的缘起同封建教育制度的改革,关系十分密切。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在清末社会转型吋期,国人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历史观、价值观、社会观,培养新型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新式学堂是一条直接的通道。清政府于1902年和1903年二次改革学制,规定以西方的教育制度为蓝本,废科举,设学堂。随着学堂的开设,教学课程相应改革,历史学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钦定学堂章程》规定:“由大学以至小学、蒙学无不有史学一门。”为培养新式学堂学生的需要,有必要编撰新式历史教科书。一、编撰的指
4、导思想戊戌变法失败后,晚清社会屮一部分人产生了强烈的挫折感和失落感,一部分人醉心西学,成了“全盘西化”的鼓手。他们指出:“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3]清末崇洋心理颇盛行,1903年4月17R《大公报》就有当时青年人崇洋心理的描述:“他们看着外国事,无论是非美恶,没有一样不好的;看着自己的国里,没有一点是的,所以学外国人唯恐不象。”其至一些醉心欧化的人要求取消屮国的语言文字,改用“万国新语”。面对这种民族虚无主义的论调,要想振作民族精神,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借重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民族精神论》一文说:“民
5、族精神滥觞于何点乎?曰其历史哉,其历史哉。”[4]章太炎也认为,一些醉心欧化的人所以缺少爱国心,主耍在于对中国历史的无知,“因为他不晓得中国的长处,见得别无可爱,就把爱国爱种的心,一口衰薄一口。若他晓得,我想就是全无心肝的人,那爱国爱种的心,必定风发泉涌,不可抑制的。”
6、51由此可见,历史教科书的编撰,正是为了回应清末社会文化界出现的这种面对丙方冲击而产生的民族虚无主义,激励国人的爱国心和民族气节的重要载体。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下,痛感屮华民族“生存危机”的严重,逼使旧营垒中人不能不痛心疾首地对既有的社会体制、思想文化作历史的冋溯
7、和深刻的解剖,许多有识之士都不谋而合地把编著新式中国历史教科书视为探路开道所必须做的“清理”工作。1902年9月,柳诒徵出版了《历代史略》六卷。时年23岁的柳诒微,在南京江楚编译局担任分纂之职,据口人那河通世的《支那通史》(卷四至宋代止),增辑元、明两卷,汇编为《历代史略》。次年,柳氏在南京思益小学堂讲授中国历史,用的课木就是《历代史略》,学生有茅以升、宗白华、陈方恪等,史学史专家曾誉之为“中国近代第一部新式历史教科书”清末一些进步学者编写教科书重要指导思想就是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达到以“史教救国”的目的。在这中间,商务印刷馆网
8、罗了一批学者从事历史教科书的编纂,如蔡元培、蒋维乔、吴丹初等人。1903年商务印刷馆编《中国历史教科书》中说:“盖处今日物竞炽烈之世,欲求自存,不鉴于古则无以进于文明,不观于人则无由自知其不足,虽在髫年不可不以此植其基也。其于本国独详,则使其自知有我以养其爱国保种之精神,而非欲谨明于盛衰存亡之故也。”[6]编者把“养其爱国保种之精神”作为指导思想,培养国人对木民族文化的热爱,同当时“爱国”、“存学”的时代潮流是一致的。湖南留円学生曾鲲化著《巾国历史》,目的是为了彰显民族主义,陶铸国魂。他在《中国历史出世辞》中指出:“二十世纪屮国
9、历史之特色,必有什百千倍于十九世纪西洋反动时代和活动时代。”并在《附录》中指出:“痛国家之脔革,愤种族之犬羊,忾然创办东新译社,就我国之性质上习惯上编辑中学校各种教科书,熔铸他人之材料,而发挥自己之理想,以激动爱国精神,孕育种族主义为坚确不拔之宗旨。’’[7]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