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伤寒和副伤寒考点.docx

乡村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伤寒和副伤寒考点.docx

ID:27452374

大小:80.9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3

乡村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伤寒和副伤寒考点.docx_第1页
乡村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伤寒和副伤寒考点.docx_第2页
乡村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伤寒和副伤寒考点.docx_第3页
乡村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伤寒和副伤寒考点.docx_第4页
乡村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伤寒和副伤寒考点.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乡村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伤寒和副伤寒考点.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乡村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伤寒和副伤寒考点 一、概述  伤寒、副伤寒(typhoidfever)是由伤寒沙门菌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  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伤寒病原为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中的D群;副伤寒病原包括甲型、乙型、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均为革兰染色阴性杆菌,无芽胞,有鞭毛,能运动。在普通培养基中可生长,但于含胆汁的培养基中更易生长。伤寒杆菌具有脂多糖菌体抗原(O抗原)和鞭毛抗原(H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M与IgG抗体。此外还有多糖毒力抗原(Vi抗原)和

2、黏液抗原(M抗原)。伤寒杆菌不产生外毒素,其菌体裂解释放出内毒素,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传染源为患者与带菌者,慢性带菌者是伤寒和副伤寒的主要传染源。  (二)途径传播  本病经粪口途径传播。经污染的水传播是本病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常可引起暴发;经食物传播也是主要传播途径,如食品在制作、加工、运输、销售等过程中受到感染者粪便、经手污染食物传播。有时可引起暴发流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多为散发病人;且可经过苍蝇等媒介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第二次发病者少见。伤寒

3、、副伤寒之间无交叉免疫。  伤寒和副伤寒在环境卫生条件差、传染源较多、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的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多发。我国南方是主要流行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最多;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绝大部分病例是散发,但也有因水源或食物污染引起的暴发病例。  三、诊断标准  诊断原则为依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  (一)流行病学史  1.病人发病前30天曾到过或生活在伤寒、副伤寒流行地区;  2.有与患者或带菌者密切接触史;  3.有喝生水、不洁饮食等不良卫生习惯。  (二)临床表现  1.不明原因持续发热。 

4、 2.特殊中毒面容(表情淡漠、呆滞)、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白细胞总数正常或低下。  2.肥达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H”抗体凝集效价≥1:160者;但在高发地区,许多正常人因既往感染可有较高抗体滴度,此时最好首先检查当地人群免疫水平,确定正常值。  3.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效价较急性期特异性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  4.从病人血液、骨髓、粪便等任一标本中分离到伤寒沙门菌或副伤寒沙门菌。  (四)诊断  1.带菌者无任何临床表现,从粪便中分

5、离到伤寒沙门菌或副伤寒沙门菌。  2.疑似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者:  (1)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1;  (2)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1与2中任一项的体征者;  (3)有临床表现1和实验室血常规检查符合者。  3.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者:  (1)有临床表现1与2中任一项的体征者和实验室血常规检查符合者;  (2)有临床表现1与2中任一项的体征者和肥达反应阳性符合者。  4.确诊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者:  (1)有临床表现1加实验室检查3病人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效价4倍以上者;  (2)有临床表现1加实验室检查4病人标本

6、分离到伤寒沙门菌或副伤寒沙门菌。  四、疫情报告  (一)疫情发现与报告  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或急诊医生在诊治时,发现疑似病例、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于24小时内实施传染病网络直报;无传染病网络直报条件的单位,则由该单位负责传染病管理的工作人员于24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寄(传真)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于2小时内对该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网络报告。  (二)暴发疫情报告  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2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或出现2例及以上

7、死亡病例。应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进行网络直报。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卡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信息进行审核,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五、病例个案调查和处理  (一)病例核实诊断和个案调查  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病例报告后及时开展个案调查,详细填写病例个案调查表,采集病人标本进行实验室相关

8、检查;依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核实诊断。  (二)病人隔离与治疗  1.病人隔离病人入院以后按照肠道传染病常规进行隔离,并给予规范治疗,直至症状消失3天后,2次粪便培养阴性(间隔2~3天)方可解除隔离。无粪便培养条件的情况下,应于症状消失后2周方可解除隔离。  2.病人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