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601385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1
《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所谓阅读,既要“阅”览,掌握文章大意,又要基于原有知识,“读”出其中深意。阅读能力是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的一项学习能力,如果缺失该能力则难以与其他项目的训练进行良好的衔接。因此要切实开展阅读能力训练,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在阅读中培养兴趣,增强动力,让阅读成为学生的学习基础,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各方面的启迪和发展。所以开展切实有效的阅读教学应着眼于以下两点: 一、课内创新课文讲解,为课堂增添趣味性 阅读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语
2、文学习中占很大比例,而中学语文教学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时要结合当下课改形势。首先对于理解能力、知识储备尚未成型的中学生来说,开展深层次的阅读活动好比雪上加霜,而浅显的文字又不足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达不到难度标准;其次孩子们开始承受升学的压力,这无疑占据大量时间。当原本有趣的书本成为枷锁时就遗失了其意义。所以要切实发展阅读教育,就应注重科学性、合理性。并且此番改变应更注重实际,使得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力、运用力不断增强,也将阅读教育推向更深、更广的领域。 语文教材不仅包括课文和习题,还包括作
3、文、积累素材等内容,是培养学生语感、思维能力及情感价值等综合素质的载体。教材以单元为单位,每单元都以独立的主题命名,并且这些主题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能够展开讨论的基本论题。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内资源,创新课本的讲解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化兴趣为动力,增强其学习的自主性。现行的教学模式大多是对每篇课文进行非常详尽的讲解,首先理解生字词、标出段落并概括文章结构,再分析重点句段内容,详解的思想感情,最后得出全文的中心思想。而学生对这样的课堂已经习以为常,若要进行深入的学习,教师的
4、创新力就至关重要,不但要注重细节和实际,还要建立新型课堂。使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力、运用力不断增强,从阅读中总结相关的词汇、佳句及作文素材来投入学习。 例如,在教学《孩童之道》这篇散文诗前,可先让学生搜集本文的、出处、创作背景等文学常识,并且整理成文。学生在此过程中进行预判性的搜集整理工作,并展开独立思考和分析,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深意。上课时分享搜集资料成果,并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为课文的讲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也可以在课前提几个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来解答,比如泰戈尔的写作风格
5、、本文的结构特征等。这样既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拓展了阅读思维,同时促进课文内容的学习,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资料的形式不受约束,可以是图片、数据、新闻等,也可以是书面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书本和资料来合作一篇调查报告。这样一来,学生在自主查阅、思考以及准备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兴趣,并引发他们想要完成的动力,使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而是科学地使学生得到听、说、读、写全面发展,把语言的功能性完整地展示出来。 二、创建阅读型课堂,化兴趣为动力 有人提出:中学阶段教材将近300篇课文,这些课文总计近几十
6、万字的阅读量,而课标要求学生达到的阅读量则远远不止这些,所以即使课本内容掌握得再好,仍然缺乏广度。这样的学习效果固然达不到我们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所以完成教学任务之后,一定要让学生大量地进行阅读,以增加知识储备,达到慢慢积累细水长流的效果。其实所有语文教师都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但让学生既能学好课内知识,又能得到课外书籍的精神洗礼,就需要教师通过团队的智慧来发挥作用。这样学生不再对课外阅读感到力不从心,而能把语言积累和阅读方法灵活到位地运用起来。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很多时候困扰处于成长阶
7、段的学生的问题都源于兴趣的缺失,由于缺乏兴趣,他们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而得不到表扬鼓励,因而变得沮丧或压抑,这样长期积累的情绪不是使他们自卑,就是导致他们愤怒和叛逆。所以在阅读活动中,我们应注重兴趣的培养,让每个孩子在阅读时都不受约束,在自己认为最舒适的状态下完成这一任务,从而得到有效的提高。 例如,每周设立一节专门的阅读课,让每个学生带来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或文章,先在小组内分享,说一说其中最大的看点,然后再在全班内用一句话推广这本书。这样在增加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能提升其口语表达和总结能力。再
8、鼓励学生互借图书,共同交流,课后合作完成一篇简单的读书报告,这样既能增强其团队合作效率,也能让学生的思想擦出火花,更好地理解。当然教师作为孩子行动力的引导者,要对自身的阅读量有一定的要求。在每周的课堂上推荐一部作品,把自己的收获传播给大家,并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多去倾听他们的想法,按照每个孩子的不同兴趣来推荐一些读物,课后也可以多和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感受、想法及自己的思考等。这样把读书的乐趣尽可能地放大,变乐趣为兴趣,变兴趣为习惯,那么阅读教学的成效就会更显著。 (二)课内外阅读紧密结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