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144620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8
《精选问题促进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精选问题促进探究江苏泰州市高港实验小学(225300) 季 晶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中最亮丽的一抹色彩,它是以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的探索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以合适的问题为纽带,让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与研究问题所蕴含的数学关系和思想方法,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加速认知体系的科学建构。一、精选目的性强的问题,引发主动探究数学问题如果含混不清,那教学就会毫无生机,学生也会无所适从。因此,在教学中选择针对性强、目的性强的问题,促进学生对学习的关注,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和探索,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具靶向性,探究的方向更加明确。如,在“年
2、月日”的教学中,为学生准备一组年历卡(2004年、2005年、2012年、2012年、2014年等)。上课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请大家选择一张年历,想一想,看到它后你最想研究什么?从中你还知道了什么?”可是学生根本没有理睬教师的问题,而是私下讨论“你的年历是哪一年的?”“你的呢?”等等,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对学习材料安排的作用谋划不全,不能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到“年月日”的基本知识上来;二是教师设计的问题从自我的感觉中出发,没有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视角,所以让学生不知道该做什么,从而导致学生就干脆什么也不做的局面出现。如果换个方式预设问题:
3、“看一看自己的年历,选择一张你自己熟悉的,数一数有几个月,分别是什么?看清楚对应的天数,填好学习表格,圈一圈自己的生日都可以。”这组问题目的明确,且单刀直入,有利于学生观察和比较,也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指明了方向。二、挑选有坡度性的问题,引发积极探究如果教学中的问题具有适度的障碍性,它不是一件坏事,相反却是一件能激发斗志、促进学习探究的好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应具备一定难度,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保证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话语权,且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如,在“三角形的面积”教学中,设计思考题:①在练习纸上找一找三角形的1条
4、底,画出它上面的高,再量出高是多少厘米。②你能用自己测量的数据计算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吗?面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有的学生在交流,有的在思考,还有的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生1:我找的底是4厘米,画出它的高是3厘米,我认为面积是4×3=12(平方厘米)。生2:我找的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2厘米,面积好像是6×2=12(平方厘米)。师:同一个三角形,有不同的测量方法,但得到的面积是一样,看来是对的哦!还有没有其他想法?生3:我感觉不对,三角形的面积没有12平方厘米。师:是吗?请说说你的想法。生3:我量的和他们一样,但面积我不会算,所以我就用1平方
5、厘米的小正方形去量的,发现没有12平方厘米。生4:你的方法不好!我们都是直接用底乘高计算出来的,比量的要准确。师:量出来的一定不是12平方厘米,算出来的却是12平方厘米,到底其中有什么玄机呢?三角形的面积到底该怎么算出来才是科学的呢?这是一个暂时没有明确结论的问题,问题所涉及的测量和计算出现冲突,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研究。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会通过数方格的方式发现面积是6平方厘米,反过来对计算的方法就会提出质疑,也会促使学生去积极探究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从而使学生模糊的认识在实践中逐步得到澄清,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也会在问题的突破中得到有效
6、建构。三、精选新奇性强的问题,促发主动探究教学中设计一些新颖、奇特和生动的问题,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的问题引领,能让学习进入一种理想格局,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从而让课堂充满活力,流淌着灵性。如,在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后,设计一些有助于巩固知识、深化理解的学习活动。一是组织学生用自己的学具摆一摆、搭一搭,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二是组织学习成果展示活动,引导学生在小组中看一看、比一比,看谁摆的图案漂亮,看谁用的材料最多……评比、分析的活动让学习变得更加精彩;三是指导学生汇报自己的实践操作过程,“你们小组拼成了那几种图案?都使用什么
7、样的学具?是怎样拼成的呢?”;四是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拼图,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在层层递进的问题中,学生不仅要反思操作的过程,更要有条理地组织语言进行汇报,使说、做、思有机地整合到一起,既使学生的探究兴趣保持不减,也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还能使学生受到应有的数学美的熏陶。当然,探究性的问题设计还有很多层面,如开放性、现实性等,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精细酝酿,设计出更多的符合时代发展和变化的数学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实践,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的探究学习之路走得更扎实。(责编 童 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