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44540
大小:6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不同麻醉方法的凝血功能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不同麻醉方法的凝血功能比较研宄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以为妇科腹腔镜手术提供科学、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者接受常规全麻,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凝血功能指标值、术后疼痛程度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凝血功能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妇科腹腔镜;全麻;硬膜外阻滞;凝血功能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以其手术创
2、口小、术后恢复快、治愈率高等优势,目前己在临床上多个科室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宄指出腹腔镜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凝血功能处于高凝状态,血流速度较慢,从而易造成术后形成深静脉栓(DVT)[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合理的选择麻醉方式对于改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凝血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乂,基于此,笔者比较了常规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现将研宄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年龄17〜43岁,平均年龄28.
3、6±6.4岁,60例患者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者接受常规全麻,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临床麻醉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全麻进行术前麻醉,即通过静脉注射0.01mg/kg盐酸戊乙奎醚,2.5mg/kg丙泊酪,0.3mg/kg顺苯阿曲库胺,0.3mg/kg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3min后进行气管内插管,使用麻醉剂对患者的呼吸进行控制,设定潮气量8ml/kg、通气频率12次/min、吸呼比
4、1:2,术中给予患者七氟醚进行维持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术前麻醉,即选择患者L2-3间隙作为穿刺点,进行硬膜外穿刺[2],留置导管4-5cm,注入4mll%利多卡因,5min后患者未出现异常情况,继续注入10ml1%利多卡因,待患者麻醉平面稳定后,进行气管插管,麻醉诱导和维持麻醉方式同对照组患者,术中硬膜外注入8ml1%利多卡因,60min/次,以加强镇痛效果和维持麻醉阻滞效果,术后使用吗啡、左旋布比卡因生理盐水混合液(4mg吗啡+125mg左旋布比卡因一100ml生理盐水)进行硬膜外镇痛,输注剂量为2ml/次,1次/h,硬膜外镇痛锁定时间为20mino1
5、.2.2临床观察指标以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凝血功能指标值、术后疼痛程度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其中手术过程分别取麻醉前(TO)、气腹30min(T1)、气腹结束后30min(T2)、术后24h(T3)、术后48h(T4)和术后72h(T5)六个时间点,以部分激活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作为凝血功能评价指标,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采用VAS量表进行评价,术后3d行彩超对患者的双下肢血管进行检查,确定是否发生DVT。1.2.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
6、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非等级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进行秩和检验,a=0.052.结果2.1两组患者麻醉前后中凝血功能比较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中凝血功能指标值发现,两组患者的PT指标值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患者各麻醉后时间点(除T5)APTT值均明显低于麻醉前,且对照组患者麻醉后各时间点的Fib和D-D指标值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凝血功能的比较结果见表2。表2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凝血功能比较注*:与T0比较,P0.05);APTT是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的检测指标,由于腹腔镜手术过程中需要建立气腹,造成腹压增加,致使下肢静脉血流减慢,本次临床研究发现,观察
7、组患者的APT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