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酸)药物治愈慢乙肝停药复发致—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研究

核苷(酸)药物治愈慢乙肝停药复发致—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研究

ID:22272847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核苷(酸)药物治愈慢乙肝停药复发致—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研究_第1页
核苷(酸)药物治愈慢乙肝停药复发致—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研究_第2页
核苷(酸)药物治愈慢乙肝停药复发致—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研究_第3页
核苷(酸)药物治愈慢乙肝停药复发致—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研究_第4页
核苷(酸)药物治愈慢乙肝停药复发致—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核苷(酸)药物治愈慢乙肝停药复发致—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核苷(酸)药物治愈慢乙肝停药复发致—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研究-->前言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是世界上第9大致死疾病,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我国至少有一半以上人口感染过乙肝病毒,约20%成为慢性携带者或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其中部分患者出现重症肝炎、肝硬化或肝癌'11。故乙肝病毒感染是危害公众健康的重大问题。核苷(酸)类药物是目前临床抗H

2、BV感染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主要优点是口服方便、安全、副反应少、疗效较好,但亦存在疗程长、长期应用出现耐药,停药后容易复发甚至导致病情加重等不足。有部分患者停药后复发导致肝衰竭,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治疗费用昂贵,预后差。本文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炎病房2年来收治的停用核苷(酸)类药物后复发引起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炎病房收治的服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乙肝停药后复发的慢加急性肝衰竭病人共

3、22例,其中诊断为CHB1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9例,男性病人17例,女性病人5例。年龄43.5士10.4岁,最大年龄66岁,最小年龄23岁。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2010年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2停药原因调查通过调阅病历记录了解,以及随访病人或家属,制表调査常见的可能停药原因:经济困难、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疗程长、自认为肝病好转、其他,请病人或家属选择。1.3血清学检测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检测下限:HBVDNA1.4治疗方法给予甘草酸类药物保护肝

4、细胞降低转'氨酶,思美泰、优思弗、苦黄等降低胆红素,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补充白蛋白等,及营养支持等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治疗,防治感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发布的《肝衰竭诊疗指南》。1.5观察项目观察患者入院前的ALT,TBil,Alb,Cr,PTA,AFP,HBVDNA,HBeAg等,住院后出现的并发症:感染、水电解质失衡、原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预后。1.6预后的评价所有病例根据病人入院后检查结果计算MELD评分,以便进行预后分析。MELD

5、评分=3.8xloge(血清胆红素mg/dl)+ll.2xloge(INR)+9.6xloge(血清肌軒mg/dl)+6.4X病因(本组病因均为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系数为1)。同时死亡病例记录从复发到死亡的生存月数。由于死亡病例中最长存活时间为5个月,因此所有好转出院病例,生存月数记为26(月)。1.7统计学处理单因素分析用Pearson卡方检验,Kaplain-Meier法分析,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用Cox回归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2结果2.1初始治疗前和复发后H

6、BeAg情况初始治疗前,22例病人中HBeAg阳性和阴性的病人分别占59%(13/22)和41%(9/22)。复发后,22例病人中HBeAg阳性和阴性的病人分别占55%(12/22)和450/0(10/22)。2.2抗病毒疗程22例病人服用核苷(酸)类药物疗程为3个月,96个月(28.7±19.7个月)。其中12例病人疗程不足24个月。2.3停药原因全部22例病例中,仅2例在医生指导下停药,其余20例自行停药。自行停药的原因依次为:自认为好转14例,治疗疗程长4例,经济原因2例。2.4停药复发时间

7、22例病人停药复发时间为1个月~24个月(6.4±5.4个月,中位数6个月)。停药后6个月以内复发者占73%(16./22),停药后3个月以内复发者占36%(8/22),23"/。(5/22)病人停药后1个月以内复发。2结果……………43讨论……………14-->实际病死率越高,0~19分者病死率为30.8%,20~29分者病死率为51.3%,30~40分者病死率为74.5%,大于40分者病死率为100%。本研究结果病死率较其偏高,可能是由于例数相对偏少所引起的差异。本组病例研究中,病人复发后TB、

8、PTA.HBVDNA水平和是否存在腹水、肝性脑病对是预后有显著影响,而进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后,PTA水平对预后仍有显著影响。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主要器官,凝血因子大部分均在肝细胞内合成。血液凝固被认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的酶促反应过程。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即使有少量凝血因子被激活进入血液循环,血液也不会凝固,一旦机体抗凝及纤溶系统功能降低,则会导致血栓形成,相反,如其功能亢进则可发生出血。在肝脏功能正常时,凝血因子的含量和活动度在正常范围。当肝炎活动,肝脏实质受到损伤时,凝血因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