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118641
大小:6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7
《协同学在我国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之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协同学在我国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之研究综述:系统科学理论运用于教育教学已相当普遍,而协同学理论因尤其强调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协同,而更适合运用于课堂教学系统,促进教学系统各内部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使整个教学系统处于有序的状态,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协同学在我国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番梳理、概括与反思,以期促进对这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协同学;课堂教学;应用;研究综述 :G420:A:1672-1578(2011)01-0010-03 1、协同学概要 “协同学”源于希腊文,意为“协调合作之学”[1],即关于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
2、合作的科学。1969年,联邦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Haken)教授在斯图加特大学讲课时开始使用这一概念,且于1977年提出了协同学(Synergetics),并出版了《协同学导论》这一著作,宣告了这门科学方法的诞生。1983年又发表了《高等协同学》一书,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协同学就此形成。 协同学是研究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从而使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科学。协同学所研究的系统是一个由大量要素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复杂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协同现象和相干效应,进而形成
3、具有一定功能的空间、时间或时空的自组织结构。[2]因此,协同学具有两个基本观点“协同效应”与“自组织”。“协同效应”是核心概念,指在复杂性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当外界控制参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要素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关联代替其相对独立,相互竞争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表现出协调、合作,其整体效应增强,系统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即“协同导致有序”[3];“自组织”是协同思想的硬核,其需要具备四个条件:①系统必须是开放的,且能保持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②系统的外部作用通过其内部机制产生效用;③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具有非线性作用;④系统中存在涨落
4、。只要4个条件具备,系统内部会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情况下形成自组织。 2、协同学运用于课堂教学的研究现状 1982年10月和1986年10月哈肯教授曾两次访华讲学,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其著作《协同学》等被翻译介绍到我国。[4]我国学者在学习和介绍协同方面,以及协同学的运用方面,都做了不懈的努力,也开展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不少应用上的成果。 通过对中国知X(KI)1979年至2010年的文献数据以“协同学”为关键词进行题名检索,获得372篇文献,其中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是26篇,含硕士论文2篇;以“协同理论”为关键词检索获得文献133篇,教育教学方面的有
5、19篇,包括硕士论文4篇;同样“协同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得113篇文献,教育教学类的共8篇,其中1篇硕士论文;同时分别以“协同学”、“协同论”、“协同理论”、“协同教学”对读秀学术搜索中的图书进行检索,搜索结果分别为:16种、9种、8种、6种。其中涉及到教育教学的一共不足十篇。通过对所获得的文献进行分析整理,李仲涟教授于1987年在《湖南师大学报》上发表的《论心理的协同效应》作为协同学方法首次被引入教学研究领域的标志。随后,他又发表了《协同学与教学论》,从理论上阐述了协同学给教学论研究的启示。至此以后,对协同学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但是尚属初步阶
6、段。其涉及到的主要研究内容有: 2.1关于其可行性条件的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将关于协同学运用于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条件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2.1.1一个开放性的系统: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反馈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行成的系统[5]。在此系统中,只有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一致,教学过程与教学反馈的协调,教学环境与教学过程等各要素之间彼此协调,才会发挥出课堂教学的强大功能。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系统各要素是开放的,联系的,且课堂教学各要素也只有在开放中完善自身。[2]除此之
7、外,课堂教学系统还具有对外开放性,如学校环境、家庭背景、社会支持等等外界因素也都与课堂教学这一系统联系着,且不断地从外界获得物质、信息和能量,为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协同合作创造外部条件。 2.1.2系统各要素具有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呈现非线性关系。只有非线性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能产生相干效应,只有存在这种相干效应,才能使由于某种内部或外部原因引起的微小扰动或涨落被不断放大,使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6]在课堂教学系统内,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设备、信息等都对教学效果共同起作用,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只要其中的一个要素
8、变,都会通过要素间的非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