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95678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自媒体时代下不同高校网络舆情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自媒体时代下不同高校网络舆情特征 摘要:高校百度贴吧自2003年创立以来,深受高校大学生的欢迎。百度贴吧成为学生经常访问的网络社区,大学生可以在贴吧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倾诉自己的情感,寻求朋辈群体的帮助。本文通过研究各高校百度贴吧中不同类型帖子的数量分布,研究百度贴吧中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提供依据。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网络舆情;百度贴吧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校园文化不断受到网络文化的冲击。贴吧作为信息载体之一,因其匿名性、互动性、广泛性成为在校大学生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最常用的网络平台。高校网络舆情是指高校师生通过网络途径对校园生活、学校管
2、理模式、校园民生,以及其所关注的社会现象表达自己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本文选取辽宁省10所高校的百度贴吧,搜集特定数据进行文本分析,归纳高校网络舆情在百度贴吧中的特点,对我国高校网络舆情干预提出建议,以期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新特点 1.突发性、快捷性、复杂性明显。自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的传播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传播速度快且极易扩散。网民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发表意见、看法,其观点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播,形成较大的声势。高校网络主体单一,范围相对狭小,导致高校网络舆情的突发性、快捷性和复杂性更为明显。此外,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和
3、价值观的多元化,进一步加剧了高校舆情的复杂性。 2.沉默的螺旋效应。“沉默的螺旋”这一概念出自德国学者诺依曼的著作《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该理论认为:“个人意见的产生和发酵是一个社会互动心理过程。在人们发表意见之前,会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核对和比较,当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其一致时,就会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反之则保持沉默。”在百度贴吧的内容分析中,我们发现,有些帖子开始时,评论的正反双方势均力敌,随着事情的发展,会有一方略占优势,然后占优势一方的支持者会越来越多,而处于弱势的一方支持者则越来越少,结果导致双方差距加大。沉默的螺旋效应加剧了网络舆情的复杂程度,尤其
4、是一部分大学生为了与别人保持一致,追求所谓的“主流”帖子,误导大学生的判断力和价值观。 3.从众现象频发。去个性化是指个人置身于群体环境之下,在无意识的状态中会受从众心理的影响,跟随群体发表一些负面言论或实施一些伤害行为,表现为责任感和内疚感的降低,负面消极行为增加。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受到身份、教育等方面的限制,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会考虑周围环境及别人的想法。但网络是一个匿名环境,失去身份的限制及监督,大学生又处于个性鲜明的时期,很容易在网络这个匿名的环境中迷失自我,在网络中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从而实现情感宣泄,而这种无意识的从众行为可能为负面网络舆情的传播带来隐患。
5、二、基于百度贴吧的高校网络舆情特征分析 本文参照滕云等对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数据采集方法,选取辽宁省10所大学,其中,医药类大学3所、理工类2所、综合类1所、师范类2所、语言类1所、财经类1所。笔者以高校百度贴吧为平台,研究回帖量排名前20的帖子类型。在采集范围上,本文将搜集对象限定于发帖时间在2016年5月25日之前,并对发帖类型和发帖数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以看出,10所大学前20名的帖子主要集中在情感交流和信息分享,问题求助的帖子只占很小一部分。有关情绪发泄的帖子在前20名的帖子中占比不超过25%。10所高校中有8所高校评论意见型帖子数为0。 艾
6、森克认为,18~25岁的青年处于获得亲密感,体验爱情的实现阶段。大学生年龄均处在18~25岁之间,情感需求普遍,所以作者调查的10所高校中,情感交流帖子的数量明显较多。大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网络平台,寻找和自己爱好相同的人,以此表达对朋友的感情,甚至在贴吧中表白。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了“前台、后台理论”,即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这个大舞台上的表演者十分关心自己如何在众多的观众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百度贴吧虽然有匿名性,但还是基于高校的生活环境,并不能做到完全隐藏身份。所以,在高校百度贴吧中,情感交流类的帖子数远多于情绪发泄类的帖子数。在百度贴吧中,大家进行
7、的是有限的自我暴露,自觉进行印象管理。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与处理 1.建立理性、自省的自我调适机制。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大都与大学生诸多心理困境和压力有关,这种压力和困境都有可能成为舆情危机的诱因。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建立客观、理性的自我认知,引导学生积极适应社会转型带来的各种变化。高校还要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和媒介素养,提升学生的反思、自省能力,学会积极调试和控制情绪,构建乐观、积极、理性的心理模式进而减少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出现。 2.加强网络舆情引?АT诟咝M?络舆情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