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349622
大小:5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1
《浅谈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点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点体会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大高镇第三小学256800摘要:阅读能力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但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而且能让小学生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而丰富其情感体验,发展他们健康的个性。关键词:阅读积累课外评价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就应该努力培养学牛.的阅读水平,增强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体会阅读的兴趣。现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浅谈几点体会:一、培养学牛.的阅读兴
2、趣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好”与“乐”都是阅读兴趣的反映。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就是使他们对阅读活动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使他们从阅读活动中体会到情绪上的满足,克服阅读活动中出现的网难,做到坚持不懈。当儿童对阅读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当然,阅读兴趣往往会影响阅读效果。有兴趣读书的儿童与无兴趣读书的儿童在相同的时间里、相同的读书条件下去读同一种书,其结果必定会出现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开展阅读指导工作时,首先要重视对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二、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喜欢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全部心灵的真
3、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好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所以要让书籍能够占据学生的心灵,就必须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在平吋的教育教学中,我大造阅读的声势,在班内建立“图书角”,安放图书橱,把学生自带的、喜爱的图书和在学校图书室借的书装进书橱,以确保可供学生阅读的书源源不断。在教室布置中设有“书海拾W”、“读书园地”、“阅读指南”等版块,包含读书心语、美文摘选、佳作赏析等内容。在黑板报设计中设有学生的“写作精品”、“每日一诗”等版块,班内书香萦绕,日久天长自然会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三、指导精读、略读、快速阅读相结合,提高课外阅读效益有了阅读的兴趣,不掌握进行阅读的方法还是
4、不行。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吋,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益。在进行阅读课文教学吋,我教给学生四种学习方法:初读、细读、精读和熟读。所谓的初读是指让学生初读全文,感知全文,对课文冇一个总体认识,形成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在这一阶段里,要注意引导学生边思考边在课文里做上一些记号(如:用横线画出生字词,用曲线画出中心、段落大意,用别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词,并在一些不懂的词语旁边注释)。细读是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阶段,是整个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可让学生按段进行自学,归纳出各段的段意。精读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印象的基础上,根据课文要求,深入理解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意
5、图、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要巩固新学知识就需要用到熟读这一方法了,它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听、说、写和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实际上也就是让学生把这一节课里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从而巩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作文创作能力。四、学会积累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比如《桂林山水》一文景美文美,它以优美的笔调描写了桂林山水的绚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在教学吋,我让学生配乐朗读课文,让学生观看桂林山水的图片资料,还让亲身游览过桂林山水的学生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热爱向往之情。在此基础上配乐读、表演读,反复诵读,在读
6、中理解桂林III水的特点,在读中想象桂林的美景,在读中欣赏美丽壮观的图画。学生心通其意,必有身临其境之感,将自己融入优美的文字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的品味,促进了语言的积累,从语感培养的角度来看也训练了学生丰富和扩展语言的能力,增加了对语言的感悟。五、相互评价,取长补短培养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学生采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围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要求展开相互评价很有必要。你一言,他一语,其至是争辩,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评价中反思纠正,从中感悟,
7、在感悟中朗读。这样,每个学生都在阅读和评价中提高了能力。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艰难的活动过程。我们只冇在日积月累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才能提高阅读能力,才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文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参考文献[1]《教育科研杂志》.2008年10月,第二期。[2】《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2005年。[3】《小学语文教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