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遗传学研究进展.doc

鼻咽癌遗传学研究进展.doc

ID:20063656

大小:5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09

鼻咽癌遗传学研究进展.doc_第1页
鼻咽癌遗传学研究进展.doc_第2页
鼻咽癌遗传学研究进展.doc_第3页
鼻咽癌遗传学研究进展.doc_第4页
鼻咽癌遗传学研究进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鼻咽癌遗传学研究进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鼻咽癌遗传学研究进展【摘要】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和国外中国南方移民后裔中较高的发病率,存在基因组不稳定的特点,易受理化、生物性等致癌因素的攻击,是一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基因遗传性肿瘤。全文主要针对鼻咽癌基因组不稳定性、表观遗传学改变、遗传易感性(区)和易感基因克隆等方面取得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关键词】鼻咽肿瘤 遗传学 基因组不稳定性 表观遗传学 易感基因  鼻咽癌是中国特色癌,被西方学者俗称“中国癌”(ChineseCancer),在我国南方(广东、广西、福建

2、和湖南等)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鼻咽癌的病因除了广为人知的理化因素(如化学致癌物等)和生物因素(如EB病毒感染等)外,机体自身的遗传易感性在鼻咽癌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鼻咽癌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和国外中国南方移民后裔中较高的发病率。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们就已证实鼻咽癌患者存在基因组不稳定的特点,有遗传脆弱性,易受理化、生物性等致癌因素的攻击[1]。这都说明鼻咽癌发病具有重要的遗传基础和遗传易感性。本研究主要针对鼻咽癌的基因组不稳定性、表观遗传

3、学改变、遗传易感性和易感基因克隆等方面取得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1鼻咽癌基因组不稳定性1.1染色体不稳定性鼻咽癌的染色体核型多为非整倍体,其染色体畸变以易位、缺失和重复多见,常出现恒定的非随机染色体畸变。夏家辉等[2,3]首先在鼻咽癌类淋巴母细胞中发现1号和3号染色体相互易位所导致的巨大亚着丝粒染色体。随后,邓龙文等[4,5]也发现3q+的亚着丝粒染色体及7q+,断裂点在7q32或7q23。LoKW等[6]发现数目和结构异常的染色体主要出现在1、3p、3q、5q、9p、11q、12、13q、14q和X染色体,并同

4、时检测到了高频率3p的缺失和3q的增加,其断裂点最常发生在1p11~31、3p12~21、3q25、5q31、11q13、12q13和Xq25。WongN等[7]在鼻咽癌细胞系中进一步证实了上述染色体的异常改变,同时发现了一些新的染色体断裂点3p21、3q26、5q31、6p21~25、7p14~22和8q22。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是DNA复制产物在两条染色单体之间的同源位点上的交换,与DNA链断裂和重组有关[8],因此其交换频率是反映染色体脆性的一个良好指标。早期研究结果表明,鼻咽癌患者的SCE频率显著

5、高于健康人,同时发现由遗传因素引起的鼻咽癌基因组不稳定性能显著增强鼻咽癌患者对环境中EBV和化学致癌物,特别是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易感性,从而导致SCE频率的增加[9]。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是Kallioniemi等[10]199212年创建的一种新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可在全部染色体或染色体亚区水平对肿瘤细胞的DNA拷贝数进行检测并定位。迄今至少有六个课题组通过CGH技术对鼻咽癌全基因组/23对染色体进行了分析[11~16]。通过对这些课题组获得结果的综合分析,发现鼻咽癌染色体高频扩增的区域主要集中在1q、2

6、q、3q、8q、12p和12q;染色体高频缺失的区域主要发生在3p、9p、11q、13q,14q和16q。我们课题组得到的DNA高频扩增区主要位于1q、2p、2q、3q、7q、8q、12p和12q(其频率均大于30%),最小共同扩增区在3p14.3-ter,11q23~24,16q和9p22-ter;DNA高频缺失区主要位于3p、9p、11q和16q(其频率均大于或等于30%),最小共同缺失区位于1q25~31、3q24~25、7q31、8q13-ter、12q15~21[16]。不容忽视的是,不同课题组报告的

7、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特别是DNA拷贝数发生改变的频率,究其原因:①标本的来源;②样本的大小;③临床病理类型;④癌细胞的纯度等。这些因素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结果的偏差。鼻咽癌DNA高频扩增区和缺失区的定位,为鼻咽癌瘤基因和抑瘤基因的定位候选克隆奠定了基础。1.2鼻咽癌等位基因不平衡全基因组扫描技术建立在杂合性丢失研究技术基础之上,是采用覆盖全基因组的微卫星DNA多态引物对全基因组进行扩增,并采用基因扫描和分型软件计算各个微卫星位点上等位基因的大小和频率,是一种检测基因组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最常见的方法。

8、先后有五个课题组采用全基因组扫描技术研究了鼻咽癌的全基因组等位基因型[17~21]。由于样本大小不一、微卫星标记选择的不同或有些鼻咽癌组织样本没有经过显微切割(标本不纯)等原因,导致不同课题组得出的结果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或者得出的缺失频率偏低。但通过整合分析,鼻咽癌高频率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区主要集中在染色体臂3p,9p,11q,13q,14q和16q。这些课题组结果相互验证,且与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