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315845
大小:5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29
《张岂之谈传统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张岂之教授谈中国传统文化张岂之著名思想史家、教育家。1927年生于江苏南通,1950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同年考入清华大学读研究生,1952年被时任西北大学校长的侯外庐先生聘至西大从教。历任西大历史系主任、副校长、校长。现任西大名誉校长、西大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 张岂之从事中国思想文化研究近50多年,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协助侯外庐整理《中国思想通史》,与侯外庐、邱汉生主编《宋明理学史》,主编、自著《中国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儒学·理学·实学·新学》《中华人文精神》《春鸟集》《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中国历史大辞典·
2、思想史卷》《陕西通史·思想史卷》《中国历史》(六卷)、《顾炎武》(合著)、《中国学术思想编年》(六卷)、《中国思想学说史》(六卷九册),其中《宋明理学史》《中国历史》(六卷)分别荣获郭沫若历史学荣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最近在西安召开的中国思想史学科建设研讨会上,记者就读者关心的文化热点问题采访了张岂之先生。 记者:张先生,您好!近两年,国内兴起“国学热”,以及争论不休的“于丹热”、“易中天热”,对这种现状,您如何评价? 答:“国学”原指西周时期由政府办的学校。春秋末期,大教育家孔子第一次办起私学,首倡“有教无类”,给我
3、们留下宝贵的教育文化遗产。当历史演进到19世纪末,西方文化与科技大量传入我国,称之为“西学”,与此相对的本土文化被称为“国学”或“中学”。我们现在称谓的“国学”,指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涵盖了哲学、历史、考古、文学等学术领域。 当前“国学热”表现在许多方面:有少数大学办国学院,许多综合大学开设“国学概论”选课,不少大学面向社会开办研修班,其中不乏“国学讲座”;媒体上纷纷开“讲坛”栏目,宣传中华文化,还有在假日为少年儿童开办的所谓国学少年班,这都是好事。 国学热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文化复兴、民族复兴的需要。中国有悠久的、
4、连绵不断的文化传统,择其优者使今人了解,适当加以宣传介绍,是必要的,人们文化生活有此需要,这正是“国学热”兴起的主要原因,应当肯定。当前,不少人文学者在关注民族优秀文化的普及工作,这也是社会的需要,是文化繁荣的表现。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不同风格、不同方法的普及,应当并行而不悖,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才有可能使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做得更好。于丹、易中天等中年学者在央视宣讲国学,学术上的问题可以进行商榷,但他们的宣讲对普及传统文化功不可没,应该肯定。 关于“国学”的议论也不少见,所谓“国学热”的主流是好的,作为开阔视野、陶冶情
5、操、调节紧张生活的一种方式,是非常必要的,说明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需要能真正充实我们心灵的东西。现在也有人讲“国学热”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要降温,我认为不
6、是降温、加温的问题,而是正确对待的问题,真正把优秀的东西吸取过来,就不需要降温;糟粕的东西,如宣传迷信、束缚人性、看相占卜等问题,就不是要降温,而是要曝光、消除的问题。 记者:历史上对传统文化或者说“国学”有过多次批判,大的如“五四”新文化运动,您对此如何评价? 答: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在丧权辱国的危机时期爆发的,“五四”先驱者也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但他们主要是对“三纲”进行批判,这与反对封建主义有着密切关联。五四时期文化先驱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并不是全部否定,对儒家学说也不是全部否定,主要是批判“三纲”,即“
7、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实际上是人身依附,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自由的思想。“五四”时期,思想要解放,首先要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考,因此,在当时对“三纲”的批判是必要的。 记者:任何民族传统文化中均有精华和糟粕,对中华传统文化,或者说“国学”中的精华与糟粕,该如何分辨?以使我们在学习中学会扬弃,发挥精华,弘扬传统文化? 答:中国传统文化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总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人文”精神、“自然”精神、“奇偶”精神和“会通”精神。我现在越来越意识到: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
8、化的灵魂。 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和历史的演进是同步的,文史资料中就有记载,炎黄时期就产生人文精神的萌芽,经过夏、商、周至春秋末期,人文精神才以系统而完整的理论形式出现,这要归功于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他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人文精神,使之系统化、理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