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第8课《寻访大红袍》

人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第8课《寻访大红袍》

ID:16576933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2

人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第8课《寻访大红袍》_第1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第8课《寻访大红袍》_第2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第8课《寻访大红袍》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第8课《寻访大红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教案设计寻访“大红袍”教学要求:1、理清课文线索,概括寻访过程,了解“寻访”之路也是一条“诗路”的内涵,从而进一步感受中国茶文化的美丽与精髓。2、理解文章“烘云托月”“水张船高”的写作方法,领会作者目标在“茶”而重点内却放在“寻访”的用意。3、体会课文语言的优雅从容和特有的诗性之美,在诵读中品味中国古典文化的身后意蕴。重点难点:1、重点:是本文的文学性挖掘,体会文章的诗性之美、古典情怀。通过分析诗歌意境来解读作者的情感,重点分析体会其中一段的景物描写的好处。还可以让学选择自己喜欢的

2、语句或段落欣赏分析。2、体会“烘云托月”“水张船高”的写作手法。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茶向来是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文人喜欢饮茶、咏茶和赞茶,文的轻灵、风趣,寓意深刻的特征与茶的清灵飘逸,丰富的内涵相契合,使文人在品饮之际,文思泉涌。课文叙写了一行人寻找“大红袍”的过程,目的在茶,重点却在“寻访”,一路行来,不仅欣赏了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美景,而且穿越了一道道意蕴深长的文化长廊。而大红袍化为一杯解渴的甘泉,一首清新的诗行,一份悠远的情怀,一段精神的旅程。今天我们就跟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去品尝福

3、建武夷山的“大红袍”吧。二、走近作者:王充闾,辽宁盘山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兼任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出版有《清风白水》、《当代散文大系·王充闾散文随笔选集》、《沧浪之水》、《何处是归程》、《淡写流年》、《一生爱好是天然》、《碗花糕》等十几种散文随笔集和诗词集《鸿爪春泥》,学术著作《诗性智慧》等。散文集《春宽梦窄》先后获“东北文学奖”一等奖、中国作家协会首届鲁迅文学奖;《柳荫絮语》、《沧桑无语》分别获辽宁省第一届、第二届文学创作“丰收杯”一等奖和特

4、等奖;《面对历史的苍茫》获辽宁省“辽河杯”散文奖一等奖。三、初读课文1、词语积累叱咤风云(chìzhà)佼佼者(jiǎo)萦(yíng)回迂(yū)曲徜徉(chángyáng)斜日曛曛(xūn)流水琮琮(cóng)江渚(zhǔ)静谧(mì)迥然不同(jiǒng)岩壑(hè]唼喋(shàzhá)氤氲(yīnyūn)脍炙人口(kuàizhì)石罅(xià)呷(xiā)汲水(jí)尉(Yù)迟清洌(liè)虔诚(qián)苔藓(xiǎn)品啜(chuò)佳茗(míng)叱咤风云: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

5、威力极大。萦回迂曲:回旋环绕,曲折绕远。氤氲: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3人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教案设计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陶醉于某事物当中。脍炙人口: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斜日曛曛:落日的余光。2、自由阅读圈点“寻踪”提示:九龙窠茶园茶亭3、探究课文线索与寻访过程提示:课文线索清晰,按照“说茶”“访茶”“观茶”“品茶”“辞茶”的循序,写出一行人寻访武夷山人间仙品——“大红袍”的过程。四、品读课文1、风光如画(1)行进在“九龙窠”的过程中,作者写了哪

6、些景物?提示:幽谷、峰峦、峭壁、云雾、溪涧(2)请圈点并概括所写景物的特点。提示:峰峦屏列清溪曲折天籁盈耳雾雨弥漫2、诗情怡人作者在寻访过程中大量引用中国古典诗词,随手拈来,自然融入文章之中,丝毫不露痕迹,使文章呈现一种诗性之美。作者将寻访之路变成了一条诗路。请摘录诗句并注明作者、出处。说说引用诗句的妙处。提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积香寺》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张旭《山中留客》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苏轼《汲

7、江煎茶》这些诗歌都巧妙地融合在武夷山的山间美景与作者一行人的诗意感受里,有感而发,触景生情,风景因为诗而变得灵动多情,诗也因美丽的风景而绘声绘色,诗与景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幅变换多姿的风景画廊。3、传说动人请生动地讲述故事:状元郎饮茶除病4、茶艺醉人五、个性解读1、作者他们一行人没有品尝到“大红袍”这种人间至味,但他们还会兴致高昂、心境悠然吗?2、体会“烘云托月”“水涨船高”的写作手法:作者意在寻访“大红袍”,却花了大量笔黑去描写“九龙窠”的美景,又写了寻访中的几次“误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提示:描写武

8、夷山“九龙窠”的深邃、神秘,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大红袍”茶叶的飘逸、空灵。三次“误识”(1、丹凤水仙;2、铁罗汉;3、小红袍)后,最后露出庐山真面目,后面关于大红袍的神话传说,更是把大红袍的身世渲染得无以复加。这就是典型的“烘云托月”“水涨船高”的写法,前面的所有一切都是为后面大红袍的出现做准备,而一步一步的探寻,一次一次的失望,也使得人们对大红袍的出现更多的期待,从而更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