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诗歌鉴赏题及解析

2010高考诗歌鉴赏题及解析

ID:15664521

大小:108.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8-04

2010高考诗歌鉴赏题及解析_第1页
2010高考诗歌鉴赏题及解析_第2页
2010高考诗歌鉴赏题及解析_第3页
2010高考诗歌鉴赏题及解析_第4页
2010高考诗歌鉴赏题及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高考诗歌鉴赏题及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高考诗歌鉴赏题及解析1(2010全国冲刺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送别杜审言①宋之问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②①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②《晋书。张华传》:“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豫章雷焕曰:”宝剑之气,上彻于天。‘华问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即补焕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是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与杜审言的贬谪

2、地吉州同属江西。(1)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嗟”字用得好,说说诗人嗟叹什么?(2)试分析此诗末联用典手法。【解析】(1)一是惜别,因同知己离别而怅惘;二是伤怀,为故人被贬而感伤;三是慨叹,由友人被贬而感慨宦海沉浮,宠辱无常。(2)作者在此用龙泉剑被埋没的故事,分明是喻友人的怀才不遇,用龙泉剑终于被有识之士发现,重见光明,喻友人也终将脱颖而出,再得起用,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2(2010全国冲刺卷Ⅱ)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白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1)、在

3、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4分)(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解析】(1)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2)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3.(2010安徽模拟卷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4、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⑴从本诗看,隐居者有怎样的人生情趣?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本诗作者对王昌龄的隐居是怎样的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齐梁隐士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而常建说王昌龄“隐处唯孤云”。你是怎样理解本诗中“孤云”这一意象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⑴隐居者有清高的人生情趣,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从其屋前有松、屋边种花、院里莳药可以看出来。诗人对王昌龄的隐居很认可并表示自己也将归隐。  ⑵白云孤,更见隐者之清高。清人徐增说:“唯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这种说法也有道理。(不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即可。)4.(2010安徽模拟卷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苦寒行 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①来不来?夜长甲

6、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②,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③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注]①敕使:奉皇帝命令办事的使者。②热官:指有权有势的大官僚。③幛箔:帐幔和帘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初冬边疆骤冷,战士衣寒难睡;后四句为第

7、二层,写京城官僚暖床醉酒,长睡不起。  (2)诗人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既表现出他对战士们的同情,又表现出对达官贵人的不满,从而反映出自己的爱国思想。 6.(2010安徽模拟卷九)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 尤袤    万里江天杳霭,一村烟树微茫。    只欠孤篷听雨,恍如身在潇湘。    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  ⑴第一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第二首诗中的“安得”二字反映了诗人内心怎样的矛盾?如此作结,有何妙处?  答: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