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903852
大小:4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30
《八、多收了三五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九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教案八、多收了三五斗教材分析:叶圣陶先生创作的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反映的是20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国农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双重剥削、压迫而日益凋敝的黑暗现实,通过“旧毡帽”朋友“希望——失望——愤懑——产生反抗”意识的心理刻画,真实反映了中国农民真实而可感的独特形象。作者反映这一独特的社会现实,是将其放在“多收”这一特定情景中去表现,这样小说的主题表达就更新颖,更深刻;作家塑造这一群性格鲜明而真实的人物形象,是通过其群体对话和心理变化来表现,可谓匠心独运。特别是小说中反复叙述的“另一批人又从船埠头跨上来”“第二天又有一批敞口船来到这里停泊
2、,镇上便表演着同样的故事”,含蓄地说明故事反映社会的广泛性和典型性。通过小说读懂人生,读懂作者,同时也读懂自己,这就是本文给我们最大的收获。学情分析:本文教学的起点,要从搜集相关资料,熟悉小说情节,了解人物性格开始。根据文章本身文字障碍不大,故事情节生动,场景相对集中,矛盾冲突鲜明等特征,可指导学生将课文改编为三幕话剧,并全班公演,将全班学生按自由组合原则分为三大组,每组分别承担一幕剧的创作、表演任务,这样既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又可通过写剧本、指导表演、演出等环节的推动使学生了解背景、熟悉课文、揣摩人物性格、抓准矛盾冲突的实质,从而把握小说主题,认识社会实质,
3、也为下学期戏剧单元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朗读课文,理清小说情节。2.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特征。3.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及其表达效果。过程与方法1.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品味人物心理变化,概括人物性格特征。2.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认识造成农民悲剧的社会根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认识旧中国农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悲惨命运。教学重、难点重点1.揣摩人物心理活动。2.梳理小说情节,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3.学习小说对农民群像的塑造手法及其效果。难点1.把握小说内容和主题,通过分析人物对话概括人
4、物独特性格特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布置学生预习,了解戏剧创作的有关资料。5张家港市双山学校初三语文组2006年10月30—31日九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教案◇学生准备查字典,看注释,扫除阅读障碍,了解文章基本情节和人物。通过多种途径查找20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旧中国农村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剥削、压迫的相关资料,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为准确把握小说主题,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做好准备。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2.学生介绍叶圣陶的情况。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教育家。他
5、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半个世纪来一直被选为语文教材。1.我们刚刚为“在烈日和暴雨下”苦苦挣扎的城市人力车夫祥子的不幸命运而感叹不已,耳边又传来了江南农村“旧毡帽朋友们”,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发出的叹息、无奈与愤懑。现在让我们共同来注视一下他们的命运,触摸一下他们颤动的心脏,听一听他们的呐喊吧!2.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本文作者叶圣陶的情况?3.简单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代,尤其是在江南农村,那里的农民生活更加悲惨。二、角色朗读,整体感知学生活动教师活
6、动1.分角色朗读,思考变化过程。2.评价朗读情况。3.学生交流变化过程。1.运用对话描写是本文的显著特点,随着对话的逐步展开,小说的故事情节也一步步地推向高潮,旧毡帽的心理或行为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今天我们先来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旧毡帽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过程,最好分别用两个字概括。2.评价学生朗读情况。3.引导学生交流变化过程。进而明确:小说以旧毡帽朋友满怀希望前来占卜命运开始对话,得知米价后,“美满的希望突然一沉,一会儿大家都呆了。”希望变成了失望,话语中表现出了愤激的心理。接着“先生,能不能抬高一点儿?”5张家港市双山学校初三语文组2006年10月3
7、0—31日九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教案又表现出了农民的哀求心理,彻底失望后只能贱卖。热闹的街道上,旧毡帽朋友的愤懑之情随着他们的话语奔涌而出;最后的船头议论体现出了自发的反抗意识。三、精读课文,理清思路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学生回答:时间顺序。2.学生阅读课文,在书上划出层次,并概括段意。第一部分(第l—70段),写江南小城旧毡帽朋友们被迫贱价粜米的故事。第二部分(第7l段),写同样的故事还会到处发生,揭示其普遍性。 3.讨论后明确:第一层(第l—34段)写米行粜米;第二层(第35—44段)写街头购物;第三层(第45—70段)写船上议论。4.指名学生回答。明确: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