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202593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1
《如何把握语文教学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把握语文教学原则09语教2班09231206陈玉燕摘要:任何学科教学,都得遵从教学的四个基本原则,主动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践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基本素养与情感态度相结合的原则、身心发展与学习规律相结合的原则,语文教学也不例外,那如此,语文教学又是如何与其他学科教学区分,他的个性原则又包括哪些方面呢?我们又该如何把握语文教学原则呢?关键词:教学原则语文教学个性原则把握教学原则发源于教学实践,语文教学原则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得到升华,得到语文教学界公认,成为语文教学实施的前提。如今,语文摆脱了政治的附庸,但仍有很多人认为语文就是语文
2、,只管语言不管内容,以至在当今语文教学中,不少老师往往是通过知识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却忽略了思想教育。语文教学需要用真善美去教育学生,使他们受到感染,从而激发他们追求美好事物的兴趣、热爱祖国的情感和热爱生活的热情。文以载道,古今皆是,语文教学的个性原则之一就是语文训练与思想陶冶的统一。在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既而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借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因文悟道”,深入钻研课文,抓住闪光点;分析典型形象,树立学习榜样。例如在进行《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这篇课文教
3、学时,让学生分析体现在树身上的精神是什么,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一致回答,体现在树身上的是无悔的奉献精神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学生从这棵树身上吸取精神力量,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因道释文”,在指导学生把握课文“道”的基础上,再回过头来启发学生品味课文的写法运用和语言运用之妙。如教学生学习契诃夫《变色龙》一文,在学生理解了沙皇统治下的黑暗之后,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六次判案对小狗的态度,通过语言、动作刻画得淋漓尽致。语文课程的思想教育,是通过一篇篇课文的讲读,使学生在思想修养。道德品质等方面受到陶冶,所以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只有在培养
4、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同时,通过揭示文章的思想内容即“因文解道”,引导学生“因文悟道”,把课文所特有的思想情感渗透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切切实实的做好“润物细无声”。过去有关文道关系之争、读与写谁重要之争,讲练比重之争、语言因素与文学因素之争,唯独很少涉及语言与思维各自地位与联系,而语文教学的个性原则之二就是语言学习与思维发展同步。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是盐与水,而不是水与油。按学生思维发展的心理特征规律来训练语言与思维,让他们从现实环境出发来设计语言和思维发展的训练。听说读写是一种借助语言的思维活动,要让学生在听话中训练、在说话中训练、在阅读中
5、训练、在写作中训练。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既包括听说能力,也包括适应各种语境以及运用非语言手段的能力。语言教学中,必须遵循三者协调发展的原则,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语文教学的个性原则之三就是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协调发展。语文教学按阶段目标,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个体的差异,来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进行全面训练。在训练口语交际的同时,要设计与生活相符的交际情境,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便会主动参与,自觉走进交际情境中去体验。在切身
6、的体验中,学会表达、交流,学会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分享快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由此语文教学的个性原则之四就是语文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辅相成。语文学科教学,首先教师要实现新的角色定位,即从过去的“教书匠”式的“传授型”转向“研究型”教学方式上,从传统的“搬运工”式的“师讲生受型”转向“师生互动型”;要突破狭隘的学科课程疆域,把目光投向课堂之外,投向社会和其他学科。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内教学有计划、有指导,内容集中规范的优势,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把课内所学迁移
7、于课外,在课外能独立的跌富有个性地学习、研究。任何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都需要通过训练形成技能,但事实证明,语法知识、修辞知识、逻辑知识、文学知识并不必然构成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在“熟能生巧”口号的掩护下的机械训练,也形成不了真正的语文能力。其实正确的方式应该是首先要从教学内容上保证能力的培养,其次才是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能力的培养。如此,语文教学的个性原则之五就是语文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整合。新课标根据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提出了新的语文知识技能要求,并且在表达上较多地使用了“基本的”“常用的”“必要的”和“初步”等限定词语。这正说明新
8、的课程观不再着眼于知识本身,而是着眼于学习和运用知识的人,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正是语文训练与思想陶冶的统一、语言学习与思维发展同步、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