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卵巢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误诊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卵巢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误诊原因分析作者:栾春民单位: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关键词:恶性肿瘤作者对赞比亚大学教学医院(UTH)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经CT及B-型超声波诊断为卵巢良性肿瘤6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其中有17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卵巢恶性肿瘤,误诊率27.4%(17/62)。现将误诊病例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以增强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1 资料与方法本组17例误诊病例,年龄26~70岁,平均45岁。临床主要以腹痛就诊6例,腹部包块9例,阴道少量出血2例。所有病例均有CT及超声检查资料。CT采用PHILIPSAURA单螺旋机,扫描范围自耻骨联合至膈顶
2、,130kV,100mA,层厚5~7mm,距阵5.2×5.2,扫描前2小时给口服造影剂600~800ml。CT增强扫描采用肘前静脉注射优维显(62.3%w/v)80~100ml。超声使用PHILIPSSO-NO100E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检查前适当充盈膀胱,常规盆腔及腹腔联合扫查。CT结合超声给出影像诊断意义。2 结果17例被误诊的卵巢恶性肿瘤,最大25cm×17cm×12cm,最小4.2cm×3.8cm×3.6cm。左侧7例,右侧6例,双侧4例。病理诊断:浆液性囊腺癌8例(47%),黏液性囊腺癌4例(23.5%),内膜样癌
3、2例(1118%),未成熟畸胎瘤2例(11.8%),颗粒细胞癌1例(5.9%)。本组病例影像表现均无腹水,未见肝脾、大网膜及腹腔淋巴结转移或肿瘤直接侵犯邻近器官。肿块有完整包膜、囊壁及分隔薄而规则,无典型乳头状突起,囊内密度或回声均匀。其中4例混合性肿块实性部分规则均匀,影像学提示为卵巢良性肿瘤,但建议术中做快速冰冻病理,以明确性质。本组17例卵巢恶性肿瘤的CT及超声影像表现与病理诊断对照关系见表1。3 讨论卵巢肿瘤无论良性、恶性早期少有症状,一旦出现腹痛,下腹包块甚至腹水等,多属良性肿瘤有并发症或恶性肿瘤的晚期。B型超声波可以明确卵巢肿瘤的物理性质,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其物理性质确定肿瘤的病理
4、性质,为临床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CT显示盆腔内的结构比超声更为详尽直观,对卵巢肿瘤侵犯邻近器官、腹膜腔、大网膜及有无腹腔、盆腔淋巴结转移均可显示清楚,有助于临床制订治疗计划。卵巢肿瘤的组织形态复杂,早期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这使卵巢肿瘤的定性诊断尤其是对早期卵巢肿瘤的良、恶性判断具有很大挑战性。卵巢恶性肿瘤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为:①盆腔肿块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结构分界不清。②肿块质地不均,实性部分不规则成菜花样,乳头样实性突起或厚薄不均的分隔。③卵巢肿瘤约30%伴有腹水,因其不是漏出液,故CT值常偏高,甚至可大于60HU。④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主要见于主动脉周围及髂外、髂总淋巴结转移,最
5、多见的远处器官转移为肝转移。本组62例影像检查提示为卵巢良性肿瘤的病例,有17例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误诊率为27.4%。误诊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卵巢肿瘤的组织结构复杂给影像学定性带来困难。例如浆液性囊癌腺是最常见的卵巢恶性肿瘤,占所有卵巢肿瘤的40%,而其多由其他良性浆液性肿瘤恶变而来。本组有8例浆液性囊腺癌误诊为良性肿瘤,占47.1%(8/17)。②肿块以囊性变为主,壁薄、分隔细缺乏以上恶性肿瘤常见表现。本组囊性病变13例,其中单房8例,多房者5例;手术病理诊断浆液性囊腺瘤8例,两例为小于40岁的育龄妇女。黏液性囊腺癌4例,内膜样癌1例。据报道有三分之二的卵巢癌是囊性的,25%的为双侧,而
6、85%无内分泌功能。绝经后妇女卵巢单房,无回声,小于5cm的薄壁肿瘤,恶性平均为3.3%。由此可见,绝经后妇女的卵巢肿块,即使临床或影像表现符合良性肿瘤的特点,也很有可能是卵巢恶性肿瘤,在诊断时应当慎重。③腹部影像检查的技术限制。B型超声波虽然能较好的显示盆腔肿瘤的全貌,而对较大肿瘤的来源判断较困难。由于卵巢位置较深,膀胱充盈不良或过度充盈,肥胖以及肠道气体干扰,对于较小的卵巢肿块的形态、内部结构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往往显示不清。CT增强扫描静脉造影剂用量不足,胃肠口服造影剂盆腔肠管充盈为满意,使囊性病变囊壁的结构显示不清,从而影响对病变性质的判定,易于导致误诊。总之,确定卵巢肿瘤良、恶性质不
7、能单凭影像表现,但一些征象如实性肿块,厚壁有分隔,或有乳头状结节隆突,可以提示恶性的可能。超声对肿块质地的判定具有很大优越性。增强螺旋CT检查能较好地显示肿瘤实性成份,肿瘤的分隔或壁结节,在确定肿块的良、恶性方面更有价值。密切结合患者年龄、病史及临床表现,充分的检查前准备,对不典型病例加用薄层扫描等有利于减少误诊的发生。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