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226563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0
《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随着村镇规划建设知识理论、实践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村镇环境风貌、基础设施、公共资源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村镇规划建设本身具有复杂性、差异性、可变性等特点,使得村镇规划建设存在了诸多的问题,有必要对村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便提出具有可行性、有效性的对策,优化村镇规划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环境、文化的和谐统一及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村镇规划建设问题解决对策一、村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1、村镇体系规划与居民点规划脱节。村镇规划建设的两个阶段村镇体系规划和居民点规划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是村镇规划建设中不或缺的部分。72
2、、村镇规划建设与村镇规划管理脱节。目前,村镇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村镇规划存在着短命性现象,往往随着上级领导的更改而变化,使原规划方案很难连续实施,再加上村镇规划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较低,规划意识淡薄,执法水平不高,管理方式粗放,更加剧了村镇规划与管理的脱节,使村镇规划无法正确指导村镇建设,造成了村镇建设的混乱无序性。3、村镇规划建设与村镇环境保护脱节。多数村镇规划建设中没有考虑到环境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在工厂的规划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市场调查,加上规划理念的不合理,先进设备缺乏,造成了污染问题严重。4、村镇用地规模扩大,人均耕地减少。随着村镇人口规模的增加,
3、要求相应的用地规模也随之增加,往往村镇规划建设中以旧区向周围拓展用地方式为主,而用地指标又以人口规模来划定,这一做法无疑侵占了村镇周围的良田,从而使人均耕地减少,这是村镇规划建设中规模简单扩大的结果。二、村镇规划建设策略分析事实上,从细化来看,村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还有许多,以上只是笔者总结出来的主要问题,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村镇规划建设需要以人本原则、经济效益原则、土地有效使用原则、人口规模容量原则、环境保护原则等作为理论指导,然后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为村镇规划工作者提供参考。1、坚持以人为本7村镇规划建设应以人的活动需求、景观需求、空间需求作为出发点,突出“以人为本
4、”的规划原则,提倡住户参与精神,一切从住户舒适的生活需要出发。村镇规划不但要使各项设施布局合理,为居民创造方便、合理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应使它具有景观观赏功能,给人们提供整洁、文明、舒适的居住环境。2、理顺规划体系村镇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很强的工作,它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密切相关,只有与这些综合性规划相互衔接、相互协调,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为此,村镇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同时,村镇规划内部的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各个层次要相互协调,各个阶段的规划也要相互衔接。3、充实村镇规划内
5、容根据目前村镇规划情况,应对现有村镇规划的内容进行充实,具体可从人居体系、产业体系、空间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四个方面入手。7(1)居民点体系。村镇居民点体系规划是村镇规划的重要环节。尊重福建省现有的镇、村两级设置,再进一步对居民点的类型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由于乡镇合并,镇区可划分为中心镇区、片区或者办事处等多种类型,村也可分为重点村和一般村。针对当前村镇经济不强、镇(乡)域范围大、人口聚集程度较低且服务设施配备不是很齐全的情况,应该在镇(乡)域范围内选出经济实力较强、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村庄作为重点村规划,完善其公共服务设施,为附近村庄居民服务。在此基础上,还要确定镇区的性质
6、和发展方向,落实镇区规划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规划发展的控制范围,同时确定各个村的位置,结合村民意愿,提出村庄的建设调整设想。根据居民点等级和类型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合理配置,营造宜居的环境。(2)产业体系。可根据“三集中”的原则及镇村布局规划中的二、三产业向镇区集中,第一产业向村庄集中的原则,结合大区域的产业布局,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明确村镇产业重点及布局规划。在镇区可结合当地有利条件地域设置工业园区,充分利用镇区接近农产品产地的优势,积极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构建循环经济链条。对待第三产业要重点发挥其乡村物资交易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的功能,同时注重旅游资源等特色
7、资源的整合利用。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城乡统筹的目的之一,村镇规划应将村庄的布点规划与都市型宜农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大力提倡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农业。7(3)空间体系。具体包括引导村镇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利用等先进技术手段划分镇域各种用地类型。依据镇域空间的特征和功能,对城镇建设用地、乡村建设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生态用地、农业生产用地等功能类型空间进行范围界定,并相应提出建设管治要求及空间发展的优先次序,使村镇建设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得以协调进行。(4)基础设施体系。通过规划促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