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997640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维持治疗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疗效观察及随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维持治疗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疗效观察及随访【摘要】目的探讨以维持PaO2及SaO2的正常,维持心率、血压及脑灌注压的正常,维持血糖电解质平衡以及控制惊厥,控制颅内压增高,控制脑干症状为内容的“三维持”“三对症”综合疗法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三维持”“三对症”综合疗法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95例,并与采用常规治疗的46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病例进行了比较。结果观察组存活率91.01%,病死率8.99%。对照组存活率76.74%,病死率23.2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具有可比性。1.3出血类型两组新生儿颅内出
2、血临床类型见表2,经统计学χ2检验,两组出血类型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15,P>0.05),二者具有可比性。1.4治疗方法观察组:使用维生素K�1的基础上给予“三维持”“三对症”治疗:①维持充分的通气,保持PaO2及SaO2的正常。给予双鼻管吸氧,青紫或呼吸不规则者给予持续呼吸道正压(CPAP);②维持心率、血压及脑灌注压的正常。给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各5~10μg/(kg•m)微量注射泵输入,心率缓慢者给予东莨菪碱;③维持血糖和电解质平衡。10%葡萄糖60~805ml/(kg•d)均匀输入
3、,葡萄糖的速率约5mg/(kg•m),使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④控制惊厥。惊厥发作者首次给予鲁米那20mg/kg缓慢静脉注射,若不能控制,�1h�后可加10mg/kg。12h后给维持量5mg/kg•d[1];⑤颅内压增高者给20%甘露醇0.5g/kg静脉注射,6~8h1次,连用3~5d。严重者速尿每次1mg/kg静注;⑥控制脑干症状。对昏迷,呼吸节律不齐、减慢或暂停者,每次给予纳洛酮0.1mg/kg,每日1~2次。对照组:常规治疗(加强护理;安定0.1~0.3mg,2~3次/d,鲁米那负荷量10mg/kg
4、,维持量2.5~4mg/(kg•d);止血剂;地塞米松1~2mg静脉滴注等[2])。2结果2.1转归观察组95例中治愈68例,好转13例,放弃治疗6例,死亡8例,存活率为91.01%,病死率为8.99%。对照组46例中治愈28例,好转5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10例,存活率为76.74%,病死率为23.26%。经秩和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存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病死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类型颅内出血的转归见表3。2.3随访5对观察组治愈和好转出院的81例中的45例
5、进行了随访,发通知或打电话来院复查,失访36例。随访年龄5个月~36个月。随访内容:①神经系统体查,必要时做CT检查;②智能筛查。CT检查的42例中6例尚存在脑外积水(SAH所致的5例,SAD所致者1例,无明显的神经系统后遗症),3例有轻~中度脑室扩张(IVH所致者2例,2例均脑性瘫痪及癫痫发作。IPH所致者1例,脑性瘫痪及癫痫发作),脑萎缩1例(SAD所致,脑性瘫痪及智能低下),2例有脑软化(SAH所致者1例,智能低下;另1例为IVH所致,癫痫发作)。30例进行了贝利(Bayley)婴儿发育量表测试。智能发育指数(MDI)和
6、运动发育指数(PDI)均高于90者25例;80~89之间者1例;70~79之间者2例;MDI和PDI<69者2例。3讨论�新生儿颅内出血(ICH)的治疗长期以来以保持患儿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搬动,止血,地塞米松及控制惊厥为主要治疗手段,而对维持治疗重视不够。本院采用维持良好通气,保持PaO2及SaO2的正常,维持心率、血压及脑灌注压的正常,维持血糖电解质平衡以及控制惊厥,控制颅内压增高,控制脑干症状为内容的“三维持”“三对症”综合治疗。本组95例,治愈68例,好转13例,放弃治疗6例,存活率达91.01%,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7、均高于文献报道的64.6%[3]和71.23%[4]。本组中37例惊厥发作的患儿均给一次负荷鲁米那(20mg/kg),12~24h再给维持量(55mg/kg)后,3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率达94.6%,与文献报道的95.7%基本一致[5]。对脑水肿的患者使用小剂量甘露醇(0.25~0.5g/kg)为宜,小剂量甘露醇能持续缓慢降低颅内压,减轻颅内压的波动,减少再出血的机会。当缺氧存在血管渗透性增加时,大量甘露醇输注可暂时增加颅内水含量[6]。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可降低β-内啡肽水平,可解除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对脑心呼吸
8、中枢及交感肾上腺素受体的抑制作用;纳洛酮还能抑制中性粒细胞释放超氧阴离子,抑制花生四稀酸代谢和血小板聚集;恢复Na+-K+-ATP酶的功能而解除钙剂超载达到稳定细胞膜,防止缺血性再灌注损伤,抑制全身炎症反应及纠正内环境失衡的目的。因此,对昏迷、中枢性呼吸衰竭、惊厥及腹胀的I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