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伐他汀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匹伐他汀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ID:9988466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19

匹伐他汀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_第1页
匹伐他汀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_第2页
匹伐他汀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_第3页
匹伐他汀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_第4页
匹伐他汀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匹伐他汀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匹伐他汀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应用他汀类药物降低患者血浆胆固醇水平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并可改善其预后。自1987年第一个他汀---洛伐他汀获准上市以来,之后又有6个他汀陆续应用于临床。最近又一个新的他汀--匹伐他汀在中国上市,新他汀的出现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为使临床医师更充分了解并合理使用匹伐他汀,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组织全国相关领域专家起草了本共识。一、匹伐他汀钙的化学结构、药代动力学特征1.化学结构匹伐他汀化学名称为:(+)-顺式{(3R,5S,6

2、E)-7-[2-环丙基-4-(4-氟苯基)-3-喹啉基]-3,5-二羟基-6-庚酸}钙。                                 匹伐他汀钙的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50H46CaF2N2O8分子量:880.98Da2.吸收与分布   匹伐他汀口服后在小肠迅速吸收,空腹0.5~0.8小时即可达血药浓度峰值,在给药后第3-4天血浆浓度达到稳态。匹伐他汀吸收率80%,绝对生物利用度大于60%,半衰期为11小时。匹伐他汀在肝脏中的浓度最高,其次是肾、心脏组织

3、,在血液、骨骼肌和大脑中浓度相对较低[1]。3.代谢及药物相互作用   细胞色素P450系统(CytothromeP450system,CYPs)是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其介导的药物代谢与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密切相关,约有50%以上的临床药物通过CYP3A4代谢。匹伐他汀不通过CYP3A4代谢,极少部分经过CYP2C9代谢,因而该药基本不受通过这两种途径代谢的药物的影响。肝脏摄取匹伐他汀时,90%以上是经过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2(OrgananionTransportPolypeptides2,OATP2)进行的。环孢霉

4、素A、胆汁酸盐、硫酸盐、甲状腺素、甲氨喋呤等影响OATP2介导的匹伐他汀转运,应尽量避免匹伐他汀与这些药物的合用[1]。4.清除   匹伐他汀在体内代谢很少,代谢途径包括:内酯化、侧链β氧化、氮萘环的羟基化作用及喹啉环水解等。匹伐他汀主要以原型存在,其少量的代谢物主要为匹伐他汀内酯。匹伐他汀原型及其内酯代谢物均通过胆汁排入小肠,大部分通过粪便排出体外,部分可被重吸收,即存在肠肝循环,这是其消除半衰期较长和生物利用度高的主要原因。匹伐他汀和匹伐他汀内酯从尿中排泄的不足2%[1]。二、匹伐他汀的作用机制   匹伐他汀为3-羟基-3-

5、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使甲羟戊酸合成减少,从而降低胆固醇合成的数量。匹伐他汀主要作用于肝脏,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使肝细胞内胆固醇浓度降低,促进浓度依赖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密度上调及活性增强,加速LDL的分解代谢,并能减少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合成,使VLDL转化成LDL减少,从而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1]。三、匹伐他汀的临床研究1.对LDL-C的影响   匹伐他汀对于降低LDL-C的效应呈剂量依赖性,日本的一项入选264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用匹伐他汀治疗的剂量探索研究

6、,治疗持续时间为12周,结果显示匹伐他汀每日1mg、2mg和4mg分别降低LDL-C达34%、42%和47%[2]。韩国的一项为期8周的临床研究(95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匹伐他汀2mg降低LDL-C达38%,同对照组辛伐他汀20mg的效果相似[3]。在欧洲的一项为期12周入选821例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型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匹伐他汀2mg和4mg降低LDL-C分别达到38%和45%,效果分别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10mg和20mg相似[4]。2.对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的影响   一项针对43例

7、低HDL-C血症患者所进行的研究显示,匹伐他汀应用12个月可使HDL-C水平从36.0mg/dL升高到40.5mg/dL(p<0.001),ApoA-I水平从108.4mg/dL升高到118.7mg/dL(p<0.01)[5]。另一项比较匹伐他汀2mg和阿托伐他汀10mg升高HDL-C效应的随机临床研究(入选患者207例高胆固醇血症和糖耐量异常)中,用药52周后,匹伐他汀升高HDL-C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8.2%vs.2.9%,p=0.031),匹伐他汀组升高载脂蛋白(Apo)A-I水平也优于阿托伐他汀(5.1%vs.0.6%,

8、p=0.019)[6]。   对TG水平在150mg/dL以上的患者所进行的研究显示,匹伐他汀2mg治疗12周可以降低血清TG水平约23%[7]。在一项II期临床研究中,匹伐他汀4mg治疗8周可以降低TG约42%[8]。3.对其它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的影响33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