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944958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6
《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简介目前全球有22%~25%的人患有过敏性疾病,随着环境压力,精神压力的增加,估计到2010年患病率将达到40%·。依此推算,我国到2010年将有4—5亿人可能患上如: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鼻炎及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已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常见的有2000—3000种,医学文献记载接近2万种,它们通过吸入,食人,注射或接触等方式使机体产生过敏现象,由于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增加等生理变化也可产生自身组织抗原引起过敏反应。在过敏发生过程中,过敏介质起着直接的作用,组织胺即是重要
2、的过敏活性药物介质,当机体接触特异性抗原物质(过敏原)后,体内即发生体液或细胞免疫,组织胺从肥大细胞等细胞内被激发释放,并作用于靶器官表面受体,引起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改变,血压下降,休克等组织损伤和病变,即速发型超敏反应。正常人体含一定量的组织胺酶,对过敏反应中释放的组织胺具有破坏作用,但对于部分缺乏组织胺酶的人即可引发过敏症状。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取:1.组织胺拮抗剂(如:扑尔敏,息斯敏,异丙嗪等);2.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3.钙剂;4.免疫抑制剂(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以上治疗方法单一的效果并
3、不理想,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是由经病毒灭活处理的人免疫球蛋白,磷酸组织胺复合而成,能刺激机体产生抗组织胺抗体,属于变态反应病的特异性免疫生物制剂,当体内组织胺分泌增加时,能与之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消除内源性组织胺的致病作用,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从1974年开始研制,并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通过临床论证,对14种过敏性皮肤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77.78%,具体病种有:荨麻疹,急性荨麻疹,白色皮肤划痕,多型红斑,环形红斑,痒疹,湿疹,神经性皮
4、炎,过敏性瘙痒疹,离位性皮炎,难治性多发性粉刺,离位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等。使用方法:本品仅供皮下注射,严禁静脉输注,临用时将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20~25℃灭菌注射用水2ml注入本品瓶内,充分溶解后皮下注射。每次使用一瓶,每个疗程注射3~5次,通常成人每次间隔4—7天,儿童每次间隔6~10天,观察一个月,若效果不显著时,可按上述用法重复1—2个疗程。为维持效果可每3~4个月皮下注射一次。一般无不良反应,只有少数过敏体质病人,注射本品可能发生哮喘症状加剧,或荨麻疹,变态反应性鼻炎等
5、症状,这些症状是一过性的,第二次注射时可以减量继续治疗。若哮喘明显加剧则应停止使用。1.使用激素类药物,哮喘剧烈发作期,荨麻疹伴发喉头水肿,月经期,孕妇及极度衰弱的病人忌用。2.对人免疫球蛋白过敏者或有其他严重过敏史者忌用。1.过敏体质病人,首次注射的剂量适当减少,然后逐次增加。2.IgG缺乏的患者慎用。贮藏:于2~8~C避光保存和运输。有效期:48个月肺炎球菌疫苗简介肺链炎球菌也称肺炎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常寄居于正常人的鼻咽腔中,儿童从出生第1个月即开始带菌,鼻咽部带菌率为5%~10%,随着年龄的增长,鼻咽
6、部带菌率可达24%~32%,而学校、托幼机构儿童的鼻咽部带菌率更高,达27%。58%,成人的鼻咽部带菌率为10%~30%,军队服役人员的鼻咽部带菌率可高达50%一60%,。带菌持续时间从几周到一年以上不等,某些血清型在儿童中的携带时间显著延长。120多年来,肺炎球菌一直是全球范围肺部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第一位。据估计,全世界每年至少100万人死于肺炎球菌肺炎。在我国院外获得性肺炎中,肺炎球菌性肺炎可达46%_。76%。儿童的免疫器官发育不全,老年人群免疫功能衰减,一旦感染肺炎球菌性肺炎其死亡率急
7、剧上升,60岁以上老人病死率至少为30%,70岁以上则达50%。同时,肺炎球菌感染早期,细菌可通过淋巴管进入血液,约20%~30%的病例发生菌血症,继而引起婴幼儿的中耳炎、脑膜炎、鼻窦炎、菌血症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于1996年开始研制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001年获得临床观察批件,2005年1月正式获得国家新药证书,2006年4月获得国家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20060029),2006年7月通过国家GMP认证。成都所生产的蓉生@惠益康“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疫苗生化指
8、标,生物学指标以及临床反应和血清学指标完全达到国外同类产品质量,能有效预防肺炎球菌的感染。l蓉生0惠益康“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免疫效果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含有高度提纯的、流行最广泛、最具侵袭性的23个血清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不同型别的处荚多糖的免疫原性是独立的,互相没有干扰,有良好的免疫原洼。接种后2~8周抗体达最高水平,在以后6~12月下降至1/3—1/2水平,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