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所有其屋

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所有其屋

ID:9931709

大小:6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16

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所有其屋_第1页
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所有其屋_第2页
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所有其屋_第3页
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所有其屋_第4页
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所有其屋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所有其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所有其屋     [摘要]由于住房是居民的最主要财产,住房性收入是居民的最主要财产性收入,所以住房调节应是财产调节的重要途径,住房收入调节应是收入调节的重要措施;让更多居民拥有自己的房产,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必要内容。使居民尽量拥有自有住房,需要抑制对住房的投资需求从而控制房价水平,把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和经济适用房制度改为政府为低收入家庭建房制度,发展住房合作组织和集资合作建房,解决好非户籍常住人口的住房问题。  [关键词]住房;财产性收入;居者有其屋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

2、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如何“创造条件”?我国理论界探讨了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途径,主要建议有:提高较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并使之转化为财产,从而获得财产性收入;壮大具有一定财产的中等收入者阶层;维护资本市场秩序,使居民从资本市场安全获利;增加金融产品,使居民获得更多投资渠道;实行长期稳定的物价政策,防止通货膨胀剥夺老百姓的财产;从法律和产权制度上保证广大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赖以获得收入的财产,如农民的土地、城镇居民的房屋等;为纠正和防止财产性收入增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马太效应,对金融房产等财产性收入实行并加大累进税征收等等。笔者认为,这些措施

3、一般而言作用不大,且所提途径不够全面,例如理论界未能重视使更多劳动者拥有财产必须尽量让居民普遍拥有自有住房。  一、让居民尽量拥有自有住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理论界一般认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应由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组成,也有不少人认为应取消经济适用房,对于众多的中等收入家庭,政府首先应通过调控市场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同时通过金融支持来提高这些家庭的支付能力。专家学者一般认为,住房保障要保障人人有房住而不是做到人人有房产,一些人还提出保障性住房应采用只租不售的形式。我们认为,这些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1.住房是居民的最主要财产,住房性收

4、入是居民的最主要财产性收入  房屋财产是家庭财产的最主要部分。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以2002年家庭调查的数据为基础,对农村、城市和全国居民个人财产的分配状况所作的一个概括性分析,居民财产构成中房产价值占57.88%,其中农村占43.01%,城镇占64.39%。[1]另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和广东调查总队课题组研究,城镇居民房屋财产占家庭财产的比重,2007年略升至66%。[2]  住房收入是最主要的个人财产性收入。2005年,在我国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中,人均年出租房屋收入占58%,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出租房屋收入占

5、全部财产性收入的51.8%。2008、2009年江苏省居民财产性收入中二分之一为出租房屋收入,四分之一为以房屋买卖收益为主的其他投资收入。但以上统计都没有包括房产增值收入和自有住房的隐形房租收入。  房产增值收入和自有住房的隐形房租收入远大于统计的房产收入。考虑到消费物价指数没有包括房价变动,储蓄和债券利率实际上低于物价上升幅度,有可能战胜通胀的股市却会使绝大多数人亏多赢少,而房产除可能获得房租收入外,还最具可靠的保值增值和获得自有住房隐形房租收入的功能。假设拥有40万元一栋自有住房,除可省掉房租(可能上万元)外,房子本身还会增值,即便每年增

6、值5%,就是2万元,相当于2009年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或相当于苏南私营企业雇员平均年收入。(统计上的人均财产性收入,2009年江苏城镇只有区区382元。)更不要说那些购买多套住房的人和房价暴涨时期。随着房价上涨,没有住房而只有少数存款者其货币价值不断向有房者转移,而使自己持续处在愈益不利的境地。因此,拥有房产的多少不仅是贫富差距的重要表现,更是扩大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  2.住房调节应是财产调节的重要途径,住房收入调节应是收入调节的重要措施  决定收入差距的最重要因素是财产差距。一般的收入分配调节和再分配政策对于削减贫富鸿沟作用

7、有限,调节财产占有差距才能使收入差距受到根本制约,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实行财产调节政策。其实财产调节早已有所实施,如资本主义国家支持私有企业职工持股,征收财产税特别是力度很大的遗产税等等。我国如果缺乏财产调节,作为收入分配差距大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大国,财产差距很容易超过资本主义国家。十七大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实际上明确了财产调节政策的必要性。  在财产差距中,房产差距首当其冲。据赵人伟(2007)研究,在各项财产中,房产的分布是最不均等的。人均财产最多的20%的人口拥有65.84%的房产,而人均财产最少的20%的人口

8、则仅有1.05%的房产,两者的比率为62.7:1,而且,人均财产最少的10%的人口,其房产净值是负数,即其房产总值还抵偿不了尚未偿还的住房债务。在各项资产中,对总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