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9课 说木叶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5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9课 说木叶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5

ID:9891468

大小:9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14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9课 说木叶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9课 说木叶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9课 说木叶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9课 说木叶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9课 说木叶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9课 说木叶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说木叶一、课内双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D )A.袅袅(niǎo) 得鱼忘筌(shuān)疏朗(shū)翩翩起舞(piān)B.皎皎(jiǎo)窸窸窣窣(suō)褐绿(hè)缠绵悱恻(mián)C.灼灼(shuó)四处漂泊(bó)触及(chù)空气湿润(rùn)D.寒砧(zhēn)冉冉升起(rǎn)凄清(qī)笑声爽朗(shuǎnɡ)【解析】 A.“筌”读quán;B.“窣”读sū;C.“灼”读zhuó。2.下列句子中,选出语言最得体的一项( B )A.医生刘某回复病人,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又没有

2、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B.在向导师提出自己的意见时,小康说:“望您对我的意见有所损益。”C.淮海路上一家手机经销店正在搞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一下几款名牌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D.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解析】 A最后一句太生硬,太肯定,不当。C“垂询”不当。D“责成”不当。3.这篇文章实际上是谈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为什么把“说‘木叶’”作为标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把标题定为“说‘木叶’”

3、,就可以把古诗中的意象“木叶”作为论题,围绕它展开全文。B.作者先排除古代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探寻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蕴含有落叶的因素,最后从中得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并加以阐发。C.从现象谈到本质,从个别谈到一般,从具体谈到抽象,既深入浅出地阐发了理论,又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D.如果把题目定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也无不可。因为作者考虑到读者是中学生,力求写得浅显易懂,深入浅出,所以采用这个标题。【解析】 作者写本文时并未想到它被收入课本,也不是专为中学生写的。84.下列对文章1-4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4、是( C )A.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B.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C.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叶”字。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D.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解析】 关键在于“木”字。5.捕捉文中信

5、息,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B )A.“木叶”这个独创性的词语,源出于屈原《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之所以成为历代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对象,是因为历代诗人们受到屈原诗的影响和启发。B.“落木”这个独创性词语,源出于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杜甫创造出了千古流传的形象鲜明的诗句。使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C.“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桑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诗中的“落叶”是碧绿柔软的,是春夏之交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屈原诗中的“木叶”是窸窣飘零透些微

6、黄的叶子。二者的颜色、质感、密度、动感都有所不同。D.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诗中的“黄叶”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飘零之意,而且颜色湿黄而非枯黄。“木叶”是风中飘零的枯叶,属于风而不属于雨,是典型的清秋性格。【解析】 “使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错,这是屈原《九歌》中的意境。二、文本精品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8题。8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

7、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

8、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