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3单元第9课说“木叶”教案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3单元第9课说“木叶”教案1

ID:43127061

大小:4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6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3单元第9课说“木叶”教案1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3单元第9课说“木叶”教案1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3单元第9课说“木叶”教案1_第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3单元第9课说“木叶”教案1_第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3单元第9课说“木叶”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3单元第9课说“木叶”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说“木叶”》教案【学习目标】1、读懂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2、培养学生筛选课文屮的主要信息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3、了解屮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学习重难点】1、理解“树叶”和“木叶”以及“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从而明确“木叶”的艺术特征,把握其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教学方法】1.以学定教,以学生的阅读发现为线索,教师的阅读提示为指导,培养学生整合阅读信息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认识。2.采

2、用感知、品读鉴赏、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白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观点。3.点拨法。在关键处,教师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为学生的思考导航。【教学时间】一课时【教材助读】一、走近读者:林庚(1910—2006),著名学者,诗人。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1910年2月出生于北京。他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193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九俞平伯在为《夜》所作的序言中称之为“异军突起”。此后,林庚陆续出版了《春夜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林庚诗选》等诗集和诗、论合编的《问路集》及诗性哲理随笔《

3、空I'可的弛想》。林庚先生在中国文学史研究领域也有突出的贡献,先后出版了《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中国历代诗歌选》等著作。此外,林庚在楚辞、唐诗研究、明清小说等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二、写作背景:本文选自《唐诗综论》一书。作者林庚,既是一位诗人,又是一位学者。他从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中,发现了诗人极少用“树叶”一词而大多用“木叶”一词。从这一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细微用语中的差别入手,作者展开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艺术欣赏的大门,令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貌似平常的简单用语的后面,是生动感人的艺术形彖,是诗人的感

4、情,是诗人精心遣词用语的良苦用心。本文作者在“木叶”上所下的功夫,对我们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它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该怎样欣赏古诗词,推而广之,启发我们去思考该怎样欣赏文学作品。在古典诗词中,类似“木叶”这样的意象的事物不在少数,本文作者的分析,促使我们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各位同学,正式上课之前我想先给大家复习一个成语叫“一字千金”,相信大家对这个成语的意思非常熟悉了。那“一字千金”是从哪个故事来的呢?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做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

5、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历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洋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儿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太大,谁也没有必胜的

6、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学问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为《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便流传至今。文

7、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二、整体感知,重难点突破:1、教师检查学生预习课文情况,耍求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结构。明确:第一部分(1-一3)列举了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第二部分(4-6)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一一暗示性。第一个特征是“它本身就含有一

8、个落叶的因素”第二个特征是“木”暗示了它的颜色。第三部分(7)总结。说明诗歌屮“一字Z差”,在艺术形象领域的差别儿乎是“一字千里”的。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有关''树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