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ID:9803862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10

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_第1页
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_第2页
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引言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在新的世纪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战略决策。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是在全面总结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教训、积极应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要求、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键词:传统工业化新型工业化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正文一、传统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简单的说,工业化就是用机器体系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也即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2、,也是人类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社会财富和财富快速积累的过程,是人类历史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按照进入工业化的时间顺序及其阶段性特征,可将工业化分为三种模式:早起工业化——英国模式;中期工业化——美国模式;晚期快速工业化——日本模式。但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工业化概念已有传统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之分。人们通常将20世纪9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一级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所走的工业化道路,称为“传统工业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逐渐兴起和发展,发达国家以基本迈入了信息化社会,产业结构开始向新型服务业转化。人们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推动

3、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称为“新型工业化”。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一是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当今世界的发展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诸多产业,如信息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软件业等等。同时,信息技术以极强的渗透性进入其他产业,并在各行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降低了生产成本。二是科技创新是新型工业化的第一推动力。工业是一个集各种高新技术于一身的行业,脱离了科技创新就谈不上新型工业化。在全球市场的作用下,只有以产品的质量好,价格低等的竞争力才能打开国内和国际市场,争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新型工业化,就必须坚持科技创新为

4、工业化的第一推动力,着重依靠先进科技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三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传统工业化是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达国家为自己在早期工业化中的行为付出了相应的代价。虽然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但我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消耗量大,如果我们不注重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那么这必将造成惨痛的后果。四是符合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以人为本”的特征。工业化的进程必将伴随着城市化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工业化和扩大就业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矛盾。特别是我国人力资源极其丰富,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比任何国家都要大

5、。但同时,这也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和巨大优势。因此,充分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妥善处理好工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矛盾,不仅是扩大内需、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也是发挥我国独特优势,保持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三、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背景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开始走出了需求低迷的低谷,新需求推动的产业升级开始成为中国经济新动力的背景下,面对经济增长形成的再投资能力和产业结构快速发展,有一个对中国未来的产业模式的选择问题。第二,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在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进行投资的背景下,面对全球化分工,面对中国出现的这样一些新变数和增量,也需

6、要我们有新战略和新对策。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思考为什么跨国公司对中国这样感兴趣?中国的开放战略面临着一个新的调整,我们就不能够延续使用20年里一贯使用的开放战略来对待新的发展格局。第三,中国经济增长遇到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瓶颈,也要求中国经济必须在新的发展情况下,探讨新发展模式。第四,目前在中国尚未建立起现代制造业体系的同时,中国有面临着一个新经济发明的挑战。如何应对传统制造业与新经济挑战的协调发展,是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对的难题。对于中国是先搞制造业发展,还是要先搞新经济,在十六大之前国内就有争论,两者的支持都有,我觉得中央的决策非常有道理,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

7、道路就是一条统筹传统制造业与高新技术协调发展的问题,换句话说,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解决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结合的问题。中国制造要解决的是中国经济实力的问题,而中国创造所要解决的是中国竞争力的问题。而我国在解决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结合问题上,强调的中国制造多,对中国创造的认识不够。四、中国该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然现阶段中国存在诸多问题,而新型工业化道路又具有这些优势,那我们该如何来实现新型的工业化呢?首先,建立新型的工业化企业,奠定中国走新型工业化的微观基础,是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工作;是启动中国新经济需求的动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