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学分制与课程体系

浅谈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学分制与课程体系

ID:9737880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7

浅谈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学分制与课程体系_第1页
浅谈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学分制与课程体系_第2页
浅谈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学分制与课程体系_第3页
浅谈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学分制与课程体系_第4页
浅谈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学分制与课程体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学分制与课程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学分制与课程体系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就业导向;学分制;课程体系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是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办学思想,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分制和课程体系。  学分制作为深化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新的切人点,以其管理制度灵活、教育选择方式多元、能力培训过程自主等特点,顺应了职业教育改革大趋势,因而也愈加引人关注。实施学分制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而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是实施学分制管理的重中之重。一、试行学分制的必要性1.学分制的界定学分制

2、是19世纪末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教学制度,是对传统学年制的一种根本革命,因而与学年制有着本质的不同。学年制是规定学生的学习年限、统一的必修课数量、学习总时数及强调对教学过程和目标的集中统一管理,是一种刚性课程管理制度。学分制是一种弹性管理制度,它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自主选修课程,以修满规定的下限学分为学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基本条件的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它以量化的分值形式,通过学分来记录学生在相应的课程领域成长经历,以及所达到的发展程度。学分是计算学生完成课业的必要时间及成效的单位,是学生获得学业证书的主要依据

3、,也是学校组织教学的依据。2试行学分制的必要性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但当前中职各专业课程设置由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构成,几十门课程由学校统一时间按步就班地进行,学生毫无自主权。而实行学分制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就业志向,将时间与精力重点花在自己所需的课上,一般的课只要达到一定的学分即可,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必然各有所长,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是建立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性发展需要的更灵活、更开放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有

4、利于知识的及时更新和补充;有利于推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有利于推进职业教育管理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手段的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满足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需求。实行学分制既是现代教育思想对职业学校的要求,也是中等职业学校适应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要求。二、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学分制专业课程体系1.课程设置试行学分制的中等职业学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厅[2001]3号)和《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试

5、行学分制和改革学籍管理办法意见》([2001]156号)文件精神,按照教育部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在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要求为依据的前提下,依专业大类重新制订学分制教学计划。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分为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必修课是为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规格和质量,学生必修的课程。包括文化基本课程、主干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其中规定各专业都应统一开设的文化基础课程为德育、语文、数学、外语、计算初应用和体育。必修课尸般为考试科目。限定选修课是指学生在专业业务范围内,按社会和个人需求选修的深化、拓宽专业有关知

6、识和技能的课程。此类课程体现了专业特色,在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应以“组合菜单”或“专门化(群)”等方式设置,并明确规定该专业学生在限选“菜单”或“模块”中应选修的课程数目和相应的限选课程学分总数。限选课程“菜单”中的课程数目,应多于计划规定的限选课程的数目,以使学生有一定的选择余地(专业方向),同时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限定选修课可以为考试科目,也可以为考查科目。任意选修课是为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需要自主选择的课程。实施性教学计划中要提供较多的备选课程,鼓励学生自主选修。低年级的任选课一般以拓宽普及

7、类课程为主,高年级的任选课一般以培养、提高创新意识和职业能力为主。任意选修课一般为考查科目。2.课程的选修与学分计算(1)课程选修。选课是学分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发挥引领作用,适时指导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按照实施性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选课。为均衡学生学习分量,保证人才培养规格,学生一学期所修课程的学分总量一般不应低于24学分(最后一个学期除外),最高不超过40学分。(2)学分计算。学分的计算以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教学和训练课时数为主要依据,以16一18个课时为1学分。全学期开设的课程,以学期的周课时数作为该门课程的学分数。独立开

8、设的人学教育、军训、公益劳动、毕业教育、社会实习等,以32--36学时为1学分;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以课堂形式教授的实验操作课按正常课时计算学分。现行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