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05284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5
《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留下的历史困惑之哲学理论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留下的历史困惑之哲学理论论文同学们,为您整理了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留下的历史困惑之哲学理论论文,希望帮助您提供多想法。认知科学目前的理论困境和实践困难就在于它业已形成的图灵意义下的算法概念只能模拟认知和智能活动中的显序部分、形成构成论的原子抽象,或者按我们的说法叫经典的结构信息,它不能完全解释人类心智活动的内在机制及其体现出的灵活性、选择性和自涌现性。吴学谋的泛系理论不是简单地依靠逻辑和图灵机算法,而是把结构信息作为要素的集合与关系的集合(交换信息:五互八筹)构成的复杂大系统来模拟人类智能,以冲破目前所做的只求系统的局部一致性的狭隘途径;
2、而王德奎探索用三旋生物、物理的途径和黄展骥的放弃逻辑的人工手段寻求大逻辑的自然机制,以及周礼全先生在语境和隐涵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自然语言进行成功交际的图式(《逻辑--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的理论》),都反映了中国学者们力图解决认知科学的深层问题的阶段性成果。我们相信,沿着这一系列探索,结合近年来人工生命、进化计算某领域的新成果,将会产生认知科学新的研究纲领。关键词:认知科学可能世界交换信息新的研究纲领(信息范型)一、引论:历史之谜20世纪的逻辑学家根据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观念,再进一步严格化、精确化,建立起完整的模态逻辑语义理论--可能世界语义学。使我们可以
3、从多元的角度去看待和探讨逻辑问题,也包括我们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去探讨逻辑问题并建立各种认知逻辑系统。与上述过程极为相似的是,十七世纪的哲学家莱布尼茨在三百年前用两个记号0和1的二进制算术来评注和阐述中国古代伏羲图的意义过程中,终于发现六十四卦图中的64个六爻排列恰好与从0到63的二进制数字一一对应。这一发现使他异常兴奋,立即用法文修改和补充1679年的文章手稿,并将这一法文文稿送交法国科学院院报。(朱伯--主编的《国际易学研究》第5辑第201页)在某种意义上,莱布尼茨是把易图的可能世界严格化,精确化了。但他如何把卦变图和爻变图演变成二进制算术、在走向符号化的同
4、时,又不得不丢失易图的生生之易却是很少为人深究的。董光璧先生在《易学与科技》的易卦分类原理中指出:易图中的两仪、四象、八卦就是阴爻和阳爻两个元素的无限重集的排列数。(第85页)这里对卦变图所蕴含的卦变理论,早被莱布尼茨所揭示:令人惊奇之处,是这种用0和1进行的算术竟然包含着一个叫做伏羲的古代的国王和哲人所作的线段的奥秘中国人丢失了卦或伏羲的线形的意义或许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他们对(卦)作了诸多评注,却找到了我不知道离得多远的意义。最后它的真正解释竟然是从欧洲人那里来的。事情是这样的:大约两年多前,我写信告诉了当时住在北京的著名法国耶苏会士、尊敬的白晋神父,我的
5、用0和1的计算方法,他立即就看出这便是解开伏羲图的钥匙。于是,他于1701年11月14日写信给我,并给我寄来了这位哲学君王的伟大图形,一直到64;这使人对我们的解释的真理性毫无怀疑余地,以至于可以说,这位神父借助于我们告诉他的解开了伏羲之谜。因为这些图形或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科学丰碑,经过这么长时间后,又重新找回它们的意义,确是显得稀奇无比。(转引自朱伯--主编,《国际易学研究》第5辑,第205页)但为什么被外国学者视为稀世瑰宝的卦变图,却为我国古代的一些学者视之为臆说呢?明董守谕说:变卦之例,杂而不一者,各持师说也。愚之言变必欲与卦辞相符,此非愚臆也。(董守
6、谕,《卦变考略》卷上,第660页)清胡渭认为李、邵为先天之学,既失《参同》之旨,又非《彖传》之意。(胡渭,《易图明辨》卷九,第778页)。其实,董、胡的看法是透露了承接莱布尼茨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现代认知逻辑系统固有弊端的征兆。1、莱氏用0和1的计算方法是否解开了伏羲图的钥匙。伏羲图形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科学丰碑,如果仅仅是六十四卦图的数字结构,或者说二元算术(后人称二进制数字)即数字是用0和1两个基本符号组合去表示任意数字的方法,更具体说,它是满2进1的数系。那么它流传中国几千年也就不会成为众经之首。2、六十四卦可用来表征六十四种可能出现的事或物。古代中国,人们
7、用它去预测自己在生产活动与生活中将要发生的事情。从数学的概率论观点说,如果64卦代表对预测事物可能出现的64个答案,而每卦又有6爻,这就又出现了六类不同答案,按照概率独立事件出现的概率公式知,预测的命中概率应为1/64或1/646=1/384,这是近代概率论的数学理论。3、中国宋代邵雍曾对八卦顺序进行量化:乾七子,兑六子,离五子,震四子,巽三子,坎二子,艮一子,坤全阴,故无子。这一八卦量化顺序,表明邵氏已给出了十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方法,但没有达到莱氏的显化阶段,更无法像莱氏那样应用于计算机的设计,今天的高速电子计算机,以及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机器人、人工智能
8、理论,也许人们只想到莱氏的可能世界,但却忘记了这也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