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职业院校教师同情心

简析职业院校教师同情心

ID:9703386

大小:5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05

简析职业院校教师同情心_第1页
简析职业院校教师同情心_第2页
简析职业院校教师同情心_第3页
简析职业院校教师同情心_第4页
简析职业院校教师同情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析职业院校教师同情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简析职业院校教师同情心论文摘要:职业院校教师同情心是职业院校教师有效教学的基础,有多种因素妨碍着职业院校教师同情心的生成与维系,培养并保障职业院校教师同情心需要教师充分理解职业教育、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以及学生的职业学习,丰富对关系的认知,与学生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需要健全职业院校相关制度。  论文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师同情心;师生关系    引言  在平凡而琐碎的日常教育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因为种种原因逐步丧失对学生的同情心。当前,教师缺乏同情心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中小学,有人对315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48%的小学生、36%的中学生、18%的高中生表

2、示,教师在批评他们的时候使用过“整天跟白痴似的”、“不要脸”、“没脑子”等歧视性语言。语言暴力是教师缺乏同情心的一种外在表现,教师刻意疏离学生也是缺乏同情心的一种表现,北京某职业学校的教务主任告诫新来的年轻教师,“不要对学生抱有多少期望,什么时候学生见了你躲着,你就是成功教师。”  同情心或称同情感,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及对其行动的关心、赞成、支持的情感。它能够使人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困惑、痛苦和需要,并采取积极的、有建设性作用的助人行动,能够给他人自主发展提供情感和道义上的支持。  一、同情心是职业院校教师有效教学的基础  同情心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孟子曾指出人皆有“恻隐之心”,

3、这里所指的正是现代意义上的同情心。教师作为人类的特殊一员,同样具有同情心,事实上,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同情心是其有效工作的基础。教师同情心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感情,它与教师的意志以及由意志主导下的有意识的教育教学行为密不可分,它包含充分的能动力量,能够产生有意义的教育教学行为、有意义的师生互动等。在这个意义上,教师的同情心可以作为教师职业伦理的基础,是师生构建有意义关系的基础。如果说传统上提倡的尊师重教从社会层面、国家角度对教师社会地位以及师生关系等做了规定,那么教师的同情心则从教师内在人文素养的角度对师生关系和教育教学提出了要求。  现代教育学显示,有效的教育教学需要具备良好的师生

4、关系,而教师富于同情心的言行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都拥有独特的个性,因而每个学生都是值得敬畏的,需要教师怀着敬畏的心理,尊重每个学生,同情每个学生,看到不同学生身上存在的差异,并充分尊重这一差异,敏感地体察到学生携带的经验、曾经经历过的伤痛,充分理解他们因外部原因造成的“偏差行为”,并真诚地与学生对话,在对话交流中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这对于职业院校教师格外重要,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少职业院校的学生相对而言在知识掌握、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存在一些不足,“职业学校近年低分数段新生中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大面积存在。”职业院

5、校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拥有同情心,同情心不是教师高高在上的施舍,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缺乏同情心的职业院校教师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甚至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职业院校教师的同情心并不能自动产生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也不能自动转化为学生的技能,但是深层次的同情心是职业院校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将职业院校中的知识技能教学比喻为知识技能在不同河床之间有规划的流动,同情心则是这条河流赖以顺畅流淌的保护性、预防性力量,它影响、塑造着知识技能之流的流向和流速,决定了其能否平稳运行。没有它的约束和引导,知识技能之流就会丧失方向,甚至有决堤泛滥的危险。没有同情心的教师,不会敏感地觉察到学生的需求和

6、细微的变化,更不会积极主动地关爱所谓的“问题学生”,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因而就不能和学生建立积极的、建设性的师生关系,也不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而单纯的因知识传授需要形成的功利性或者准确的说功能性师生关系并不能保证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多种因素妨碍着职业院校教师同情心的生成与维系  妨碍职业院校教师同情心的因素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既有主观因素也存在客观因素。职业院校教师同情心的生成与维系受办学取向、教师所授科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办学取向的职业院校,影响教师同情心的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受社会大环境影响,部分职业院校在办学中或隐或显地坚持以升学为取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强调对知识的识

7、记和掌握,期间尽管没有明文规定不能有感情的交流,但是感情无疑处于次要地位,需要为“分数”让步,为升学服务,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较差,教师通常采取压缩学生休息、锻炼时间的方式,强化文化基础课教学,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时间和机会减少,教室和校园越来越缺少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互动的空间,因而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同情心似乎也就可以理解了。但是问题在于,脱离开富有同情心的互动交流,知识和技能很难在学生心里扎下根,更难以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以就业为导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