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血液回输应用的临床观察

自体血液回输应用的临床观察

ID:9659024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自体血液回输应用的临床观察_第1页
自体血液回输应用的临床观察_第2页
自体血液回输应用的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自体血液回输应用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自体血液回输应用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液回输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选择41例手术出血较多的患者分为试验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试验组采用术中自体血回输,对照组使用异体输血。比较两组病例的异体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值、肝肾功能变化、输血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平均输入人异体血(182±40.2)ml,对照组患者平均输入异体血(785±65.5)ml,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术后血红蛋白值、肝功能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肾功能手术前后均正常;试验组中仅应用自体血回输技

2、术的患者中无任何输血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手术,采用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可以明显减少异体输血量,节约血源,而且安全有效,是输血技术的补充和完善。【关键词】自体输血;异体输血;外科手术;并发症异体输血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用于临床已有多年,但并发症仍时有发生,包括:过敏、溶血和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梅毒等疾病的传播。而且,临床用血需求量的增多,使血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由于自体血具有异体血所无法比拟的明显优势,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月期间,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

3、研究,旨在探讨其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月期间,共41例患者,病人分别来自骨科、神经外科、普外科。所有病人均为非肿瘤病人,术前无感染、发热。按输血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n=21)和对照组(n=20)。1.2方法试验组采用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自体血不足时根据血红蛋白值酌情补充异体血;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异体输血。术中自体血回输使用美国Haemoics公司CellSaver5型血液回收机,血液收集采用负压吸引,术中的引流血及洗涤带血纱布的生理盐水在常温下经

4、过过滤、离心、清洗程序,弃去组织颗粒、凝血块、破碎的红细胞、抗凝剂、血浆,得到的红细胞悬液立即回输给患者。回顾两组患者输血后的异常反应并记录;统计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异体输血量、引流量、术前及术后第1、7天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结果。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2结果2.1两组病例中失血、术后引流量及异体输血量见表1。试验组21例患者中有15例(71.4%)仅使用自体血就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其余6例(28.6%)接受异体输血平均(182±40

5、.2)ml;对照组异体输血量平均为(785±5.5)ml。两组间比较异体输血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1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自体、异体输血量注:组间比较异体输血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2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相点的血红蛋白、肝功能比较见表2、表3。肾功能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相点均在正常值范围。2.3并发症试验组中接受异体输血的患者未见任何输血后并发症,而两组中接受异体输血的患者中共5例出现输血后并发症荨麻疹3例(试验组1例,对照组2例),寒战、高热反应2

6、例(均为对照组),两组中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溶血、输血后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及其微生物感染等并发症。表2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相点的血红蛋白值比较注: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3两组患者生化结果注: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LP:碱性磷酸酶;ALT:谷丙转氨酶;TP:总蛋白;DBIL:直接胆红素;TBIL:总胆红素3讨论由于血源紧张,医疗用血供需日趋突出,另外,输异体血还可能传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1,2],故术中血液的自体回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量实践证实,自体血液回输有突出的

7、优越性,在美国等已广泛应用[3,4]。我国拥有12亿人口,肝炎发病率很高,为解决血源问题和减少输血所致传染病,大力推广自体血液回输技术有特殊意义。术中引流血回输技术操作简单,不影响手术和麻醉,而且最直接地针对术中失血、补充血容量、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增加了血液的氧携带能力。过滤去除了大的杂质,离心去除了血浆成分,洗涤则显著减少了残留的污染物,包括抗凝剂、游离血红蛋白、钾离子、血小板激活或溶解产物等,最终得到45%~65%的红细胞盐水悬浮液。研究表明[5],用同位素标记回收后的红细胞,结果显示其活力正常,与库血

8、相比,抗渗透压性溶血能力更强,2,3-DPG含量正常,因此大量输血时安全性更好。本研究中,对于出血量较大的外科大、中型手术21例采用该方法,平均回收血液(752±55.5)ml/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极大地减少了异体血的用量,从而节约了血源,降低了异体输血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术后血常规肝功能各项指标恢复亦满意,肾功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