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急救预防及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的急救预防及护理体会

ID:9651178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4

产后出血的急救预防及护理体会_第1页
产后出血的急救预防及护理体会_第2页
资源描述:

《产后出血的急救预防及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产后出血的急救预防及护理体会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住院40例产后出血患者,本院分娩36例,外院分娩转入我院4例,年龄20岁~38岁,平均年龄28岁,剖宫产18例,顺产22例,出血量500~800ml29例,800~1600ml8例,>1600ml3例;出血的原因:子宫收缩乏力31例,占77.5%,胎盘因素6例,占15%,软产道损伤3例,占7.5%,无凝血功能障碍,全部治愈出院。2出血原因2.1精神过于紧张:有些产妇在分娩时精神过于紧张,导致子宫收缩力不好,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在正常情况下

2、,胎盘从子宫蜕膜层剥离时,剥离面的血窦开放,常见有些出血,但当胎盘完全剥离并排出子宫之后,流血迅速减少。但是,如果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及其他原因,造成子宫收缩不好,血管不得闭合,即可发生大出血。  如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程过长,使用过长,使用镇静药过多,麻醉过深,也可造成胎盘收缩无力,出现大出血。  又如羊水过多、巨大儿、多胎妊娠时。由于子宫过度膨胀,使子宫纤维过度伸长,产后也不能很好收复;生育过多过频,使子宫肌纤维有退行性变,结蒂组织增多,肌纤维减少而收缩无力等等,也是造成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2.2胎盘滞留,也是造成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3、包括胎盘剥落不全、胎盘粘连等,都可造成大出血。  2.3凝血功能障碍:产妇患有血液病,重症肝炎,其后果也很严重,必须高度注意。分娩时应到有条件的医院,以免发生意外。  所以,产妇必须做好产前检查,对有产后出血史,患有出血倾向疾病如血液病、肝炎等,以及有过多次刮宫史的产妇,应提前入院待产,查好血型,备好血,以防在分娩时发生万一。产后出血有时候很难预先估计,往往突然发生,所以做好保健很重要:如子宫收缩无力引起出血,应立即按摩子宫,促进子宫很快收缩,或压迫腹主动脉,以减轻出血量。3治疗措施3.1一旦病人出现产后出血,迅速召集抢救小组人员立刻到位

4、,由抢救小组组长负责指挥,其他人员分工合作,按照产房内张贴的产后出血抢救流程图进行,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得心应手。3.4保持呼吸通畅,有效及时地吸氧,因失血使全身脏器血液灌流量减少,组织缺血缺氧,采用双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流量为4~6L/min,密切观察面色,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通畅,机体缺氧是否得到改善,休克症状是否缓解。3.5产后出血来势快,猛,护理人员一定要边抢救,边积极密切配合医生查找出血原因,迅速止血,作到争分抢秒。根据出血发生的时间,出血的特点,通过各种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及原因,若因子宫收缩乏力造成的出血,加强宫缩最迅速

5、有效的方法:子宫按摩,宫缩剂的应用,填塞宫腔,结扎子宫动脉或骼内动脉,必要时行子宫次全切术;若为软产道操作造成的出血,及时准确地修补,缝合;若为胎盘因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迅速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出血。4产后出血的预防护理4.1妊娠期:加强产前检查,早期发现贫血并纠正治疗。对双胎.4.2分娩期:4.2.1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程,胎心音,宫缩的情况,定期肛查了解宫口开大和胎先露下降情况,及时排空膀胱,绘制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使用宫缩剂要专人守护严密监测。保证产妇的能量需要及休息,避免产妇的衰竭状态,必要时给

6、予安定静推促休息。作好术前及预防大出血的准备。4.2.2第二产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适时适度做会阴侧切术;胎头,胎肩娩出要慢,一般相隔3分钟左右;胎盘娩出后立即肌注或静脉滴注缩宫素及舌下含服米素(除有禁忌症),以加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4.2.3第三产程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牵拉脐带或粗暴揉挤子宫,正确处理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4.2.4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至少2小时,胎儿娩出后,立即将集血盆置于产妇臀下收集阴道出血。如果2小时阴道出血超过200ml应积极查找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

7、体征.面色及全身情况,检查宫缩和阴道流血,特别要警惕识别产妇大出血发生,休克早期的症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