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50467
大小:5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4
《picc置管术并发症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PICC置管术并发症的护理经外周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经被临床广泛应用,然而,目前插管中和插管后也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本研究收集成功置入PICC管并成功带管至治疗结束的30例患者的数据,对其发生并发症的护理进行总结,以减少临床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和减少患者的痛苦。1临床资料收集整理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在本病区收治的成功置入PICC患者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8—70岁,病种有直肠癌、结肠癌、胃癌。入选标准:(1)患者神志清楚,愿意接受PICC置管;(2)年龄在38—70岁、导管
2、保留时间60—120天;(3)无明显上肢及胸廓畸形,无其他已存在的胸腔内或血管内留置器材或肿瘤压迫,肋间隙等宽、两侧对称;(4)有X线显示导管定位,导管尖端显示清晰;(5)患者头颈关节活动正常,动作配合。排除标准:成功置管并带管至治疗结束无并发症发生的患者。选择静脉:贵要静脉18例,肘正中静脉8例,头静脉4例。所发生的并发症:穿刺点渗血26例、送管困难10例、机械性静脉炎4例、导管自由进出体内4例、导管异位4例、皮肤过敏1例。2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2.1穿刺点渗血(1)原因:凝血机制异常;导管自由进出穿刺点频繁
3、;穿刺位置不好;位置压迫不正确。(2)护理对策:穿刺后24小时内有少量出血是正常现象,渗血量不能被敷料所吸收时是不正常的,如果出血不止,应该立即通知医师。置管后24小时内减少置管侧手臂的活动,避免手臂弯曲,过度活动;用弹力绷带或绷带加压包扎,施压于穿刺点上方而不是恰好位于穿刺点处;妥善固定导管,置管期间做好健康教育。2.2送管困难(1)原因:选择的血管细小,静脉瓣多;血管痉挛;静脉屈曲、分支,解剖异常;置管时患者体位摆放不当;由于以前静脉置管、静脉手术或静脉损伤导致的瘢痕或管腔缩窄;插管鞘脱出静脉;导管误进入侧支
4、。(2)护理对策:置管前先了解相关信息;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贵要静脉穿刺,穿刺时妥善固定插管鞘,使之不脱出血管,当导管尖端到达肩部时,嘱患者头转向穿刺侧,下颌靠近肩部;送管遇阻力时,向后退出导管少许后再送,调整送管的角度和方向,边送管边推进生理盐水,送管时动作要轻柔;判断导管是碰到静脉瓣还是进入了侧支。2.3机械性静脉炎(1)原因:导管的型号与血管的粗细不相符;导管的材料过硬;静脉内膜、静脉瓣损伤;静脉及穿刺部位的选择;置管侧肢体过度活动。(2)护理对策;常发生在置管后一周,好发于穿刺点上方8—10厘米。预防:
5、应根据血管选择材料、大小合适的导管,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送管过程要动作轻柔,尽量匀速送管,置管成功后牢固固定导管。置管24—48小时后温水湿热敷,每天3次,每次30分钟。处理:抬高患肢,减少活动,避免肘关节活动。冰敷/隔湿热敷,每次30分钟,休息30分钟后再敷、涂抹软膏。2.4导管自由进出体内(1)原因:导管没有固定好;患者特别瘦、皮肤太皱或穿刺点在肘关节处,使导管不好固定;活动不当。(2)护理对策:脱出体外的导管不可重新送入体内,需重新做X线定位,若还在上腔静脉,要重新消毒并牢固固定好导管,做好相关的健康教育。
6、导管自由进出体内以预防为主,根据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穿刺点,选择在肘关节弯上下两指的地方穿刺,穿刺时可先往皮下再进血管,避免直接进血管,能有效控制渗血,也可帮助固定导管,贴膜时排除贴膜中的空气,贴牢导管,使用思乐扣固定导管,外留导管摆放S或L型弯曲,胶布蝶型交叉加强固定连接管,再以胶布横固定肝素帽并做好健康教育。2.5导管异位(1)原因:置管时患者体位不对;上肢剧烈运动。(2)护理对策:导管进入颈静脉或无名静脉时,将导管退出,帮助患者调整正确的体位后再调整角度重新置入。置管中早期简便判断导管是否异位,注入冰生理盐水
7、后询问患者耳后是否有冰凉感或咕噜声,若有冰凉感或咕噜声时要退出部分导管重新送管。X线透视确定导管在正确位置后强化导管固定并做好健康教育。2.6皮肤过敏(1)原因:过敏体质,对敷贴或导管材质过敏。(2)护理对策:更换敷料种类,选择抗过敏的贴膜,使用皮肤保护剂。3结果本组30例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全部得到有效改善,并成功带管至治疗结束后顺利拔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