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关键词】痴呆血管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VD)是发生在脑血管病基础上的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为主,或伴有语言、视觉空间技能及情感或人格障碍的获得性智能的持续性损害[1]。随着社会老龄化人口的增多,其发病率日渐增高。2005-06—2007-02,笔者采用奥拉西坦联合益智汤治疗血管性痴呆46例,并与尼莫地平治疗4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6例均为我院内二科住院及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
2、男22例,女24例;年龄52~79岁,平均(64.2±2.11)岁;平均病程(10.2±2.1)个月。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53~78岁,平均(52.2±2.91)岁;平均病程(10.7±1.1)个月。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痴呆及其程度判定采用美国精神病学会(APA)《精神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第Ⅳ版(DSM-Ⅳ)的诊断标准[2],且全部患者经脑CT诊断为脑梗死。根据长谷川痴呆量表(HDS)[2]、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
3、MSE)确定智力障碍程度[1]。用HDS检查法,询问11项,满分32.5分,>31分为正常,22~30.5分为轻度痴呆,10.5~21.5分为中度痴呆,<10分为重度痴呆;MMSE19项<27分为异常,24~27分为轻度认知障碍,19~23分为中度认知障碍,0~18分为重度认知障碍。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尼莫地平(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4983,20mg/粒)20mg,每日3次口服。 1.3.2治疗组奥拉西坦胶囊(石家庄第一制药
4、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1033,400mg/粒),每次800mg,每日3次口服。同时口服中药益智汤。药物组成:石菖蒲、远志、川芎、人参、炙黄芪、制何首乌、山茱萸、熟地黄、益智仁、郁金、丹参、生山楂各15g,胆南星20g,制半夏12g,水蛭6g。兼肝阳偏亢者加钩藤(后下)10g、石决明(先煎)30g;兼阳虚者加淫羊藿15g、肉桂6g;兼阴虚者加女贞子15g、生地黄15g;兼肝郁者加柴胡10g、制香附12g。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2次服。 1.3.3疗程及其他2组均6个月为1个疗程
5、。2组均积极治疗基础病,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应用脑保护剂。合并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者运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1.4疗效标准[1]显效:治疗后比治疗前MMSE评分增加>3分;有效:治疗后比治疗前MMSE评分增加1~2分;无效:治疗后比治疗前MMSE评分增加<1分。 2结果 2.12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2组疗效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2
6、组治疗前后MMSE积分比较见表2。 表22组治疗前后MMSE积分比较(略)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2可见,治疗组MMSE积分值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2组治疗后CT、MRI情况比较治疗组CT、MRI明显改善12例,占26.0%,表现为梗死面积和梗死灶数目缩小或减少,脑萎缩未加重;恶化6例,占13.0%,表现为梗死灶数目或梗死面积均增加,或脑萎缩加重;无变化28例,占60.9%。对照组改善4例,占1
7、0.0%;恶化12例,占30.0%;无变化24例,占60.0%。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血管性痴呆是由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3]。主要是大脑皮质和(或)皮质下神经元因缺血缺氧等因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损伤所致[3]。病因主要是缺血性和(或)出血性脑血管病,是65岁以上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痴呆[3]。流行病学资料显示,5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16%~31.6%,其发病率和患病率仅次于AlzhEimer病[3]。 痴呆指患者意识清楚为前提的
8、脑慢性功能不全,表现为影响个体的社交行为、职业和经济等活动的一组综合征[3]。血管性痴呆的特点为:既往有1次脑血管病史,且在最近一次脑血管病史后出现智力减退、智能低下,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自制力和理解力减退消失,社会职业能力和社交能力明显减退;具有人格解体;脑CT可见多发性脑梗死及脑皮质萎缩;不经治疗,痴呆呈渐进性加剧;有脑动脉硬化症等[3]。多数学者认为,VD的发生常与皮质病变,尤其是左侧皮质缺血及丘脑、海马缺血改变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