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44974
大小:6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4
《相声话语中认知框架偏离类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相声话语中认知框架偏离类型研究相声话语中认知框架偏离类型研究 引言 相声.L.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相声的核心功能是使人发笑,这一功能是借助笑料实现的,用传统术语来说,就是包袱。相声话语可以说是由一个一个包袱嵌套而形成的。 当我们阅读相声的书面文本时,也能开怀大笑,因此我们对相声话语结构的分析,可以暂不考虑表演的场景、演员形象、表情、动作等因素,单从相声的语言形式进行观察。我们发现,笑的心理机制在相声话语中是依托语言结构实现的,主要表现为包袱的建构和抖露:系包袱和抖包袱。 一相声话语与认知模式 如果语言的生命完整无缺,如果其
2、中没有凝固的东西,如果语言是不能分裂为若干互不相干的部分的一个完整的机体,它就将跟和谐一致的有如平静无波的水面的心灵那样,不致成为滑稽的事物了。因此,从语言学的观点看,相声话语幽默效果的取得,主要是通过表现言语或思维方式的机械性,通过制造听众的期待心理落差,使话语与人们常规的认知、语用模式发生偏离而实现的。 认知模式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人们在经常性的感知、学习、认识的过程中,即人的经验在与外界互动的思考、观察、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世界进行表征的心理结构。在一定的时期内,这一结构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因此,当我们注意一些日常场景时,我们对可能呈现的目标具有非常清晰的期待。
3、换言之,听众(或观众)对话语的理解不是被动的,即并非消极地接受信息、等待信息的填充和塑造。相反,我们在理解话语时,是以自身已有的认知模式与所接受的话语进行比对,判断新的模式对我们已有的模式是进行了延伸、扩展还是有所偏离。如果发生了延伸或扩展,那么就是获得了新的信息,我们会将其储存于短时记忆中,或用其改造已有的认知模式。与此相应,有的话语在理解时,偏离了我们已有的认知模式,但并不带来或其目的不在于提供新的信息,而是在所提供的认知模式和我们的常规模式的比较中,以偏离的制造本身为目的。例如,以俗语词汇表达在习惯上应该用另一种语体表达的思想、观点。这就是幽默、笑话的基础。 因此,相声话语与
4、笑的心理机制之间的关系就是:利用所提供的认知模式中的概念、事件、语境等信息之间的不协调,使观众在常规认知模式下的期待落空,从而产生突然之间的会意或感悟,由刺激而导致笑的舒泄。 本文述及的认知模式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认知框架、脚本、认知域、心理空间等方面。本文对认知模式偏离与相声话语之间的关系探讨,拟从认知框架的角度进行,分析相声演员或创作者如何在提供某一框架的过程中,偏离观众理解的常规模式,从而制造幽默的效果。 二认知框架偏离 认知框架是人们根据经验建立起来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是认知与外界交互作用的产物,是语言使用者所预设的关于情景和社会观念等的稳定的静态的
5、数据结构,该结构是根植于一定语境中的范畴体系,可表征各类客体、事件及行为在典型场景中的特征。认知框架在构成要素之间建立起固定联系,其构成要素和内部联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反复同现,因此,激活了其中的某一个,就激活了其他关联部分。认知框架内部显著度高的要件可以激活认知框架内其他的要件。 我们在理解话语时依据某一固定框架进行,但框架并不是一个实体性结构,而是一种抽象的心理表征,在认知框架中有一些空位或插槽(slot),需要理解者填充变量进行框架赋值,在正常的情况下,可以得到一个默认值(defaultvalue),默认值随主题、语境的不同而调整。 明斯基(王寅:2000)认为,各种幽默最
6、常见的组成部分就是出乎意料的框架替代,即先从一个角度来描写一种场景,随之形势陡然一变(经常是由一个词引起的),受话人不得不从另一完全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所有的情景要素。 相声话语中包袱.L.构成的策略之一,正是利用了常规的认知框架对人们读解话语的基础性功能:在提供一个框架之后,对其中的范畴进行替换,即将一个关联概念换为一个不相关联的,将严肃的替换为琐屑的等。框架构建的过程即铺包袱的过程,而框架偏离之处正是抖开包袱引发笑的反映之时。 以框架偏离结构包袱既包括借助一定的手段从一个框架引到另一个框架,使无关的框架A和B联系起来,引起两个框架之间的对立: 框架A:范畴X、Y、Z等; 框架
7、B:范畴1、2、3等。 也包括在同一个框架中制造范畴之间的对立,使该框架发生认知偏离。如在一个框架A中,根据常识其相关范畴有XYZ等,而当选用典型性较低甚至不相关的成员时,亦会引起对主体行为机械性的识解,由常规期待的落空而激发幽默: 框架A:典型范畴X、Y等非典型范畴E、F等。 1框架形成中的框架偏离 在日常生活中,交流的正常进行以双方就某一认知框架达成一致为前提,即一方提出某一框架而对方予以默认,或者经过话轮的转换,双方最终认可某一框架,然后由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